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包括与汽车底盘相固定的电池箱和电池组,电池箱的上端开口设置且电池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箱盖,电池箱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为上放置腔和下操作腔,上放置腔中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与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放置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条形口,条形口中设置有电池夹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电池组安装结构其整个安装过程快速、便捷,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过螺栓对电池组进行安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自动散热装置能够无需在电池箱内部设置电能驱动的风扇也可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其结构新颖、能量转化利用率高、散热效果优异、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并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制造的的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都是以电池组为动力源,将电能输送给电机从而驱动车辆行驶。目前,绝大部分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或机仓中,其中螺栓的连接方式不仅使得整个电池组的拆装过程过于复杂,而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主要分以快速充电和快速更换电池两种方式运营,如果以快速更换电池这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续航,其电池组以螺栓式连接会导致后续更换电池组麻烦、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充电站更换电池组的效率。另外,电池组以螺栓式连接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弊端,即当对螺栓拧紧力过大时容易对电池组造成损伤,而频繁更换无形中缩短了使用寿命。例如专利号为CN111430615A的专利技术就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安装结构,其包括端盖,端盖的底端连接有电池箱,电池箱的内壁设置有上限位板,上限位板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的内壁固定有下连接杆,上限位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扣,且上限位板与卡扣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槽,上限位板与卡扣的内部位于卡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该锂电池安装结构在将端盖和电池箱进行固定时通过多个螺栓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作用,其不仅繁琐电池组的更换步骤,而且整个安装结构没有缓冲机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螺栓拧紧力过大对电池组造成损伤,同时其电池箱的内部热量无法散出,长时间工作会进一步缩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中通过螺栓实现电池组的固定所导致的一些列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电池组的电池组安装机构是一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中通过螺栓实现电池组的固定所导致的一些列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电池组的电池组安装机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包括与汽车底盘相固定的电池箱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箱的上端开口设置且电池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箱盖,所述电池箱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为上放置腔和下操作腔,所述上放置腔中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中设置有电池夹持板,位于所述条形口前后两端的放置板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凸轴,所述电池夹持板的下端与凸轴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电池夹持板下端之间的凸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电池夹持板下端相连接,所述电池夹持板的顶端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电池组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对每个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放置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中转动设置有导轮,所述放置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弹性条板,所述弹性条板的下端连接有倒梯形限位块,位于所述倒梯形限位块正下方的隔板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限位插口;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池箱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中设置有顶脱杆,位于所述下操作腔内部的顶脱杆端部连接有与倒梯形限位块对应的楔形推块,所述顶脱杆的外端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与电池箱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操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座上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杠,且左右两个丝杠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每个所述丝杠上均设置有一个丝杠螺母,每个所述丝杠螺母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连接有防脱推块,所述防脱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位于每个所述丝杠正上方的隔板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前侧的电池箱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内端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杆伸出电池箱的外端连接有拧帽;所述箱盖的顶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三弹簧,若干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共同连接有压紧板,所述电池箱与箱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电池箱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若干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固定在隔板上,且所述活塞筒的上端伸入上放置腔中、下端伸入下操作腔中,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伸入对应活塞筒的端部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活塞筒的下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上放置腔中设置,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密封活塞和排气管之间的活塞筒后侧面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出电池箱设置,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伸出电池箱的端部与制冷源向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软质橡胶垫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池箱的下端外表面上连接有若干与汽车底盘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连接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装置为锁紧扣或锁紧螺栓其中的一种。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在对电池组进行安装时只需要打开箱盖,将电池组摆正位置放在放置板上,并向下施加一定压力,其放置板在其自身重力和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在放置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两端转动连接的电池夹持板受到导轮的作用向电池组处转动,直至转动至垂直时夹持板端部连接的凸块会快速卡入电池组上开设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同时放置板下表面连接的弹性条板和倒梯形限位块会穿过隔板上的限位插口进入下操作腔中,然后在转动拧帽并通过传动作用使得防脱推块沿着滑轨向倒梯形限位块处移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对倒梯形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最后在盖上箱盖即可,整个安装过程快速、便捷,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过螺栓对电池组进行安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本专利技术中电池组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不平的地段行驶时,能够有效降低因汽车上下颠簸对电池组的损伤;另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的自动散热装置能够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上下颠簸的动能转化成制备散热气体的能量,其散热气体与制冷源相连接,使得整个电池组安装机构无需在电池箱内部设置电能驱动的风扇也可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其结构新颖、能量转化利用率高、散热效果优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箱盖闭合后的电池箱内部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箱盖打开后的电池箱内部平面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包括与汽车底盘相固定的电池箱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箱的上端开口设置且电池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为上放置腔和下操作腔,所述上放置腔中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中设置有电池夹持板,位于所述条形口前后两端的放置板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凸轴,所述电池夹持板的下端与凸轴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电池夹持板下端之间的凸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电池夹持板下端相连接,所述电池夹持板的顶端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电池组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对每个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放置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中转动设置有导轮,所述放置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弹性条板,所述弹性条板的下端连接有倒梯形限位块,位于所述倒梯形限位块正下方的隔板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限位插口;/n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池箱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中设置有顶脱杆,位于所述下操作腔内部的顶脱杆端部连接有与倒梯形限位块对应的楔形推块,所述顶脱杆的外端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与电池箱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操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座上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杠,且左右两个丝杠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每个所述丝杠上均设置有一个丝杠螺母,每个所述丝杠螺母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连接有防脱推块,所述防脱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位于每个所述丝杠正上方的隔板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前侧的电池箱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内端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杆伸出电池箱的外端连接有拧帽;/n所述箱盖的顶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三弹簧,若干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共同连接有压紧板,所述电池箱与箱盖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机构,包括与汽车底盘相固定的电池箱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箱的上端开口设置且电池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为上放置腔和下操作腔,所述上放置腔中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中设置有电池夹持板,位于所述条形口前后两端的放置板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凸轴,所述电池夹持板的下端与凸轴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电池夹持板下端之间的凸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电池夹持板下端相连接,所述电池夹持板的顶端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电池组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对每个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放置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中转动设置有导轮,所述放置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弹性条板,所述弹性条板的下端连接有倒梯形限位块,位于所述倒梯形限位块正下方的隔板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限位插口;
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池箱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中设置有顶脱杆,位于所述下操作腔内部的顶脱杆端部连接有与倒梯形限位块对应的楔形推块,所述顶脱杆的外端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与电池箱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操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座上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部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杠,且左右两个丝杠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每个所述丝杠上均设置有一个丝杠螺母,每个所述丝杠螺母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连接有防脱推块,所述防脱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位于每个所述丝杠正上方的隔板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尚嘉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