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7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模块、箱体组件以及第一粘接构件。箱体组件具有容置腔,电池模块位于箱体组件的容置腔。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池,第一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箱体组件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位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一侧。壳体的外表面包括靠近连接部的第一表面,第一粘接构件连接第一表面和连接部。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和第一粘接构件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2MPa·cm≤B·C≤500MPa·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不同领域。电池包通常包括箱体组件和收容于箱体组件内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电池单体。在现有技术中,电池模块通过设置端板和侧板固定多个电池单体,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组件上,而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并没有与箱体组件相互连接,因此电池模块整体的刚度较低。当电池模块震动时,处于电池模块中间位置的电池单体容易因夹持力不足而无法完全固定,从而引发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和车辆,其能保证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和电池与箱体组件的连接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模块、箱体组件以及第一粘接构件。箱体组件具有容置腔,电池模块位于箱体组件的容置腔。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池,第一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且电极组件包括两个扁平面,两个扁平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者,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且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箱体组件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位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一侧。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通过第一粘接构件与连接部相连接。第一表面的面积A和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满足关系式:0.02cm2/MPa≤A/B≤9cm2/MPa。第一表面的面积A和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满足关系式:0.06cm2/MPa≤A/B≤4cm2/MPa。第一表面的面积A为50cm2-600cm2,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为150MPa-800MPa。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和第一粘接构件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2MPa·cm≤B·C≤500MPa·cm。第一粘接构件的厚度C为0.05cm-0.5cm。第一粘接构件为粘接胶,且所述粘接胶选自环氧树脂、聚氨脂以及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电池模块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尺寸。第一粘接构件与第一表面的接触面积为S1,壳体的外表面的总面积为S2,S1/S2的值大于6%。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二表面和两个第三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两个第三表面沿水平方向相互面对。第一表面的面积、第二表面的面积均大于第三表面的面积。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一电池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并且第二电池位于第一电池靠近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粘接构件,第二粘接构件连接第二表面和第二电池。壳体包括绝缘层和基体,所述绝缘层位于基体的外侧并且与第一粘接构件接触。所述箱体组件包括上箱盖和下箱体,上箱盖与下箱体固定连接。连接部为下箱体的底壁,第一粘接构件设置于下箱体的底壁,并且第一表面通过第一粘接构件与下箱体的底壁相连接;或,连接部为上箱盖的顶壁,第一粘接构件设置于上箱盖的顶壁,并且第一表面通过第一粘接构件与上箱盖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箱体组件包括上箱盖、下箱体和固定板,上箱盖与下箱体固定连接,连接部为固定板。固定板位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上侧,并且与上箱盖固定连接,第一粘接构件设置于固定板,并且第一表面通过第一粘接构件与固定板相连接;或,固定板位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下侧,并且与下箱体固定连接,第一粘接构件设置于固定板,并且第一表面通过第一粘接构件与固定板相连接。车辆包括车辆主体以及所述电池包,电池包位于车辆主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池由第一粘接构件固定到箱体组件,从而增大电池模块与箱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第一电池的固定,降低在电池包振动时安全风险。本申请将第一表面的面积A和第一粘接构件的弹性模量B综合考虑,当满足0.02cm2/MPa≤A/B≤9cm2/MPa时,可以同时保证第一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和第一电池与箱体组件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分解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电极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第一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在第一电池膨胀前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在第一电池膨胀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虚线框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图6的壳体的示意图。图9为电池在剪切强度测试中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模块11第一电池111电极组件111a第一极片111b第二极片111c隔膜111d扁平面111e窄面112壳体112a第一表面112b第二表面112c第三表面112d第四表面113顶盖组件113a顶盖板113b电极端子12第二电池2箱体组件21上箱盖22下箱体23固定板3第一粘接构件4第二粘接构件5第三粘接构件6夹具7检测头8金属板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竖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有附图中箭头X所指方向为长度方向,箭头Y所指方向为宽度方向,箭头Z所指方向为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既可以是长度方向X也可以是宽度方向Y。另外,水平方向不仅包括绝对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竖直方向不仅包括绝对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此外,本申请描述的“上”、“下”、“顶”、“底”等方位词均是相对于竖直方向Z来进行理解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1)、箱体组件(2)以及第一粘接构件(3);/n所述箱体组件(2)具有容置腔,所述电池模块(1)位于所述箱体组件(2)的所述容置腔;/n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池(11),所述第一电池(11)包括电极组件(111)和壳体(112);所述电极组件(111)收容于所述壳体(112)内;/n所述箱体组件(2)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池模块(1)沿竖直方向(Z)的一侧;/n所述壳体(112)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112a),所述第一表面(112a)通过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n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弹性模量B和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n2MPa·cm≤B·C≤500MPa·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1)、箱体组件(2)以及第一粘接构件(3);
所述箱体组件(2)具有容置腔,所述电池模块(1)位于所述箱体组件(2)的所述容置腔;
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池(11),所述第一电池(11)包括电极组件(111)和壳体(112);所述电极组件(111)收容于所述壳体(112)内;
所述箱体组件(2)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池模块(1)沿竖直方向(Z)的一侧;
所述壳体(112)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112a),所述第一表面(112a)通过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弹性模量B和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
2MPa·cm≤B·C≤500MPa·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2a)的面积A和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弹性模量B满足关系式:
0.06cm2/MPa≤A/B≤4cm2/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2a)的面积A为50cm2-600cm2,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弹性模量B为150MPa-80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厚度C为0.02cm-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的厚度C为0.05cm-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为粘接胶,且所述粘接胶选自环氧树脂、聚氨脂以及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构件(3)与所述第一表面(112a)的接触面积为S1,所述壳体(112)的外表面的总面积为S2,S1/S2的值大于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2)的外表面包括第二表面(112b)和两个第三表面(112c),所述第一表面(112a)和所述第二表面(112b)沿竖直方向(Z)相互面对,所述两个第三表面(112c)沿水平方向相互面对;
所述第一表面(112a)的面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东洋金海族杨瑞胡飞王鹏曾毓群林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