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若干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单体电池、夹设于单体电池的最大侧面之间的隔离装置组成,相邻电池组之间设有绝热隔板,隔离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板;箱体内还包括沿单体电池对角设置的进液母管和出液母管,进液母管与出液母管之间连通设有分流支管;分流支管设于金属板之间,并与金属板紧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的绝热隔板和金属板将相邻的单体电池均相互隔离分开,一方面既能通过金属板对单体电池进行隔离,同时又能利用设于金属板内的换热结构实现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又利用绝热隔板防止相邻的电池组之间发生温度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是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人类不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欢迎,发展电动汽车,采用清洁能源,已成为城市改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的动力电池种类有很多,有根据正负极材料分类,有根据形状规格进行分类;从换热的角度来说,影响换热结构设计主要是单体动力电池的形状,根据形状,单体动力电池规格主要有圆柱体、长方体、薄片状等;其中,长方体电池的优点十分明显,其抗压能力高,不易变形,方便固定安装,在市场上的应用最为广泛;薄片状的软包电池是未来电池结构开发的热点;在动力电池的工作过程中,电池组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掉这些热量,势必将会影响电池的使用使命,对电池组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当工作温度过高是,可能引起爆炸的可能,为了减小锂电池组之间的热量积累,急需一个隔离装置对其进行隔离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单体电池、夹设于单体电池的最大侧面之间的隔离装置组成,所述相邻电池组之间设有绝热隔板,所述隔离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板;所述箱体内还包括沿单体电池对角设置的进液母管和出液母管,所述进液母管与出液母管之间连通设有分流支管;所述分流支管设于金属板之间,并与金属板紧密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金属板上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分流支管的半径相同,且凹槽的走向与分流支管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分流支管在合拢的金属板内呈蛇形管状,并从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组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紧箍于电池组上的矩形框条、多个固定设于矩形框条的长边上方的倒U形框条、一体设于矩形框条的短边下方的固定筋条,且所述固定筋条呈L形,所述电池组通过固定筋条固定设于箱体的底板上;所述倒U形框条紧密罩设于并列的单体电池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绝热隔板采用聚氨酯PU、聚乙烯PE、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中任意一种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的绝热隔板和金属板将相邻的单体电池均相互隔离分开,一方面既能通过金属板对单体电池进行隔离,同时又能利用设于金属板内的换热结构实现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又利用绝热隔板防止相邻的电池组之间发生温度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单体电池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流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池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电池组;21、单体电池;3、隔离装置;31、金属板;311、凹槽;4、绝热隔板;5、进液母管;6、出液母管;7、分流支管;8、固定装置;81、矩形框条;82、倒U形框条;83、固定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若干组电池组2,电池组2由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单体电池21、夹设于单体电池21的最大侧面之间的隔离装置3组成;这样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放置电池组的整个箱体为封闭式结构,为便于显示内部结构,在图1中仅仅画出了箱体下部分;箱体1内还包括进液母管5和出液母管6,进液母管5和出液母管6沿单体电池21呈对角设置,并且在进液母管5与出液母管6之间连通设有分流支管7;隔离装置3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板31,将分流支管7设于金属板31之间,并与金属板31紧密接触;该分流支管7在合拢的金属板7内呈蛇形管状,并从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即分流支管的一侧与设于左下角的进液母管连通,另一侧与右上角的出液母管连通;此外,进液母管、分流支管、进液母管内贯穿流通的液体采用冷媒或者液态的金属;为减少电池模组的重量,可以将分流支管的内径限制在1mm-2mm范围内,其材质可选用铝合金材料;使用时,冷媒先进入箱体内的进液母管,然后分别进入与进液母管连通的分流支管中,分流支管与两侧的金属板紧密接触,用来将金属板吸收单体电池的热量交换至冷媒中,从而产生产生对单体电池隔离散热的效果;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分流支管7的散热效果,在金属板31上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311,并将凹槽311的深度与分流支管7的半径相同,且凹槽311的走向与分流支管7保持相同;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分流支管与金属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分流支管与金属板之间的换热效率;为了便于电池组的固定,在电池组2上设有固定装置8,该固定装置8包括紧箍于电池组2上的矩形框条81、多个固定设于矩形框条81的长边上方的倒U形框条82、一体设于矩形框条81的短边下方的固定筋条83,且固定筋条83呈L形,倒U形框条82紧密罩设于并列的单体电池21上;电池组2通过固定筋条83固定设于箱体1的底板上;这样能有稳固的将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紧密的固定在一起,通过该固定结构还可以实现将电池组实现分体式的拆分,并且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组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相邻电池组之间的单体电池温度不均,容易发生相互影响,以及热量的堆积,在相邻电池组2之间设有绝热隔板4,该绝热隔板4由泡沫类绝热、阻燃、绝缘性能优异的材料构成,可以使用聚氨酯PU、聚乙烯PE、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类发泡材料;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上述设置的绝热隔板和金属板将相邻的单体电池均相互隔离分开,一方面既能通过金属板对单体电池进行隔离,同时又能利用设于金属板内的换热结构实现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又利用绝热隔板防止相邻的电池组之间发生温度影响。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若干组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由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单体电池(21)、夹设于单体电池(21)的最大侧面之间的隔离装置(3)组成,所述相邻电池组(2)之间设有绝热隔板(4),所述隔离装置(3)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板(31);所述箱体(1)内还包括沿单体电池(21)对角设置的进液母管(5)和出液母管(6),所述进液母管(5)与出液母管(6)之间连通设有分流支管(7);所述分流支管(7)设于金属板(31)之间,并与金属板(31)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若干组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由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单体电池(21)、夹设于单体电池(21)的最大侧面之间的隔离装置(3)组成,所述相邻电池组(2)之间设有绝热隔板(4),所述隔离装置(3)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金属板(31);所述箱体(1)内还包括沿单体电池(21)对角设置的进液母管(5)和出液母管(6),所述进液母管(5)与出液母管(6)之间连通设有分流支管(7);所述分流支管(7)设于金属板(31)之间,并与金属板(31)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用隔离装置及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31)上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的深度与分流支管(7)的半径相同,且凹槽(311)的走向与分流支管(7)保持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汉马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