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2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47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与外轮辋之间通过相间布置的轮辋螺栓和轮毂螺栓固定,所述内轮辋具有凸缘状的第一安装法兰,外轮辋处具有凹状的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的外圆面形成止口,第一安装法兰的凸缘端面与第二安装法兰的凹状端面相贴合,第二安装法兰中套接在第一安装法兰的止口处,以传递径向载荷;所述第一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的方向凸出,第二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凹陷,以增大轮辋安装端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偏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
本公开属于电动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及电动轮。
技术介绍
电动轮技术也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该电机也称轮毂电机,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整合一起到轮毂内,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相比其他驱动形式,具备传动链短、传动效率高、布置灵活等居多优势。采用电动轮技术的电动车辆在车辆总布置、动力性表现和控制等性方面的明显优势使其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普遍关注。专利技术人认为,其在先申请的一种轮毂轮辋结构、电动轮及车辆中,该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由内轮辋的止口和夹紧螺栓共同承载径向载荷,具有止口尺寸较小、留有安全系数不足及轮辋安装偏距较小、不利于轮距减小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能够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与外轮辋之间通过相间布置的轮辋螺栓和轮毂螺栓固定,所述内轮辋具有凸缘状的第一安装法兰,外轮辋处具有凹状的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的外圆面形成止口,第一安装法兰的凸缘端面与第二安装法兰的凹状端面相贴合,第二安装法兰中套接在第一安装法兰的止口处,以传递径向载荷;所述第一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的方向凸出,第二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凹陷,以增大轮辋安装端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偏距。作为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法兰在远离外轮辋的一侧具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用于配合轮辋过渡盘的端面;所述轮辋过渡盘的边缘处具有沿圆周方向的一圈螺孔,所述螺孔用于穿过轮毂螺栓。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轮,包括上述的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所述轮辋过渡盘通过螺栓连接件与二级行星架固定连接。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动轮。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采用内轮辋的外圆和夹紧螺栓共同承载径向载荷,强度更高,同时因为第一安装法兰与第二安装法兰均朝着远离车轮的方向伸出,增加了轮辋的安装孔侧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轮辋的大偏距安装,有利于减小车辆的轮距。(2)采用一组轮辋螺栓连接完成内轮辋、外轮辋非承载状态下定位和紧固,组成完整轮辋,实现可靠紧固;并在轮辋螺栓连接同一圆周上相间位置均布一组轮毂螺栓连接,实现车辆行驶时行星减速器电机动力、机械制动力和地面载荷的可靠传递,以及内外轮辋的螺栓紧固力较非承载状态增加一倍以上。在更换轮胎时只需解除轮毂螺栓即可将内轮辋、外轮辋整体拆下;在车辆行驶时两种螺栓共同作用于内轮辋和外轮辋,保证了力传动结构可靠性和轮辋维修方便性。内轮辋与外轮辋之间采用止口的配合,内轮辋体外圆充当止口,外轮辋体位于内轮辋体外圆上,止口接触长度及面积增加,轮辋传递的径向载荷由外轮辋体传递到内轮辋体上,强度相比增大,提高了安全系数。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内轮辋与外轮辋等部分结构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剖面视图。图中,1、内轮辋;2、外轮辋;3、密封圈;4、轮辋螺栓;5、气门嘴;6、轮辋螺母;7、轮辋过渡盘;8、轮辋螺母;9、轮毂螺栓;10、二级太阳轮;11、二级行星轮;12、二级行星架;13、止口。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公开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包括内轮辋1和外轮辋2,内轮辋1与外轮辋2之间通过相间布置的轮辋螺栓4和轮毂螺栓9固定,所述内轮辋1具有凸缘状的第一安装法兰,外轮辋2处具有凹状的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的外圆面形成止口13,第一安装法兰的凸缘端面与第二安装法兰的凹状端面相贴合,第二安装法兰中套接在第一安装法兰的止口13处,以传递径向载荷。所述第一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的方向凸出,第二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凹陷,以增大轮辋安装端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偏距。所述内轮辋1与外轮辋2在同一圆周处均布安装有两组彼此相间的螺栓孔,两组螺栓孔分别用于安装轮辋螺栓4及轮毂螺栓9。所述第一安装法兰在远离外轮辋2的一侧具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用于配合轮辋过渡盘7的端面;所述轮辋过渡盘7的边缘处具有沿圆周方向的一圈螺孔,所述螺孔用于穿过轮毂螺栓9。所述轮辋螺栓4用于连接内轮辋1与外轮辋2,所述轮毂螺栓9用于连接内轮辋1、外轮辋2及轮辋过渡盘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孔设置在轮辋过渡盘7靠近第一安装法兰的端面处,所述轮辋过渡盘7中设置有气门嘴孔。可以理解的是,在气门嘴孔中应该安装有气门嘴5。进一步,所述外轮辋2与内轮辋1处的螺栓孔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用于容纳螺母或螺栓的螺头。具体的,轮毂螺栓处的螺纹为轮毂螺母8,轮辋螺栓处的螺母为轮辋螺母6。所述轮辋过渡盘7中设置有扩口,所述扩孔用于穿过轮辋螺栓4。具体的,轮辋螺栓虽然穿过轮辋过渡盘,但是因为轮辋螺栓与扩口不是螺纹连接,因此不会实现轮辋螺栓与轮毂螺栓的固定。此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参照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专利文献,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密封,在第一安装法兰与第二安装法兰相贴合的端面分别设置环形槽,在环形槽中设置密封圈3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仅是需要将车轮轮胎与轮毂进行分离时,只需要拆卸轮毂螺栓9即可,当需要将车轮轮胎从轮辋的外圆侧面拆除时,才需要拆卸轮辋螺栓4,因此,在拆卸前,需要对两种螺栓进行有效的区分。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毂螺栓9与轮辋螺栓4的规格不同。具体的,可以采用二者的螺头或者螺母的尺寸或形状不同的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轮辋螺栓4与轮毂螺栓9处进行符号标记的方式以实现两种螺栓的区分。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轮,包括所述的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所述轮辋过渡盘7通过螺栓连接件与二级行星架12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说明书附图中,电动轮还提供了二级行星轮11、二级太阳轮10等结构形式,该部分属于除轮辋轮毂之外的结构,不属于本方案的改进内容,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2中所述的电动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与外轮辋之间通过相间布置的轮辋螺栓和轮毂螺栓固定,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轮辋具有凸缘状的第一安装法兰,外轮辋处具有凹状的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的外圆面形成止口,第一安装法兰的凸缘端面与第二安装法兰的凹状端面相贴合,第二安装法兰中套接在第一安装法兰的止口处,以传递径向载荷;/n所述第一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的方向凸出,第二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凹陷,以增大轮辋安装端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偏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与外轮辋之间通过相间布置的轮辋螺栓和轮毂螺栓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轮辋具有凸缘状的第一安装法兰,外轮辋处具有凹状的第二安装法兰,第一安装法兰的外圆面形成止口,第一安装法兰的凸缘端面与第二安装法兰的凹状端面相贴合,第二安装法兰中套接在第一安装法兰的止口处,以传递径向载荷;
所述第一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的方向凸出,第二安装法兰朝向车轮外凹陷,以增大轮辋安装端面与轮辋中心面之间的偏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辋与外轮辋在同一圆周处均布安装有两组彼此相间的螺栓孔,两组螺栓孔分别用于安装轮辋螺栓及轮毂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轮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法兰在远离外轮辋的一侧具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用于配合轮辋过渡盘的端面;所述轮辋过渡盘的边缘处具有沿圆周方向的一圈螺孔,所述螺孔用于穿过轮毂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宏斌朱学斌杨圣俊万存才马元修李阳董宜振田勇王倩倩张攀赵娜杜志宇邱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