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3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缸支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腔,通腔内设置有四菱形肋框,四菱形肋框的四角分别与通腔的四个内侧面固定连接,通腔的上方设置有装配部,装配部的前端面开设有装配孔,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的支撑臂一。该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在使用时,由于安装板的开设有通腔,降低了安装板的的重量,再通过设置于通腔内的四菱形肋框对安装板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固,从而在保证了安装板刚度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安装板的重量,从而提高了油缸支座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油缸支座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
本技术涉及油缸支座
,具体为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活塞杆运动,后向倾翻较普遍,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少数双向倾翻,自卸车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增加,道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工程自卸车使用日益增多。现有的现有的转向动力油缸支座通常是拼焊件、铸件或锻件,其中,拼焊件结构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而铸件和锻件油缸支座结构笨重,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解决了现有油缸支座结构笨重,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腔,通腔内设置有四菱形肋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包括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安装板(2)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腔(3),通腔(3)内设置有四菱形肋框(5),四菱形肋框(5)的四角分别与通腔(3)的四个内侧面固定连接,通腔(3)的上方设置有装配部(7),装配部(7)的前端面开设有装配孔(12),安装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的支撑臂一(9),两个支撑臂一(9)的上端通过连接段一(11)与装配部(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社设置的支撑臂二(8),支撑臂二(8)的上端通过连接段二(10)与装配部(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包括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安装板(2)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腔(3),通腔(3)内设置有四菱形肋框(5),四菱形肋框(5)的四角分别与通腔(3)的四个内侧面固定连接,通腔(3)的上方设置有装配部(7),装配部(7)的前端面开设有装配孔(12),安装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的支撑臂一(9),两个支撑臂一(9)的上端通过连接段一(11)与装配部(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社设置的支撑臂二(8),支撑臂二(8)的上端通过连接段二(10)与装配部(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油缸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菱形肋框(5)内设置有肋板一(4),肋板一(4)的两端分别与四菱形肋框(5)内侧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程李帮均明国余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至喜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