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7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车门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焊接在汽车翻斗的外侧面,L型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有两个匹配设置的上螺母和下螺母,且上螺母位于L型板的上表面,下螺母为与L型板的开口内,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弹簧的回弹力下,对装置产生的振动起到了一定的抵消效果,并且通过伸缩杆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使得滑杆在移动时更加平稳,减少了勾环从挂钩上脱落的现象,提升了装置影响安全性能,减少了损失的风险,并且在L型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匹配设置的防护板,从而保护了调节缓冲机构,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了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
本技术自卸车门锁
,具体为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活塞杆运动,后向倾翻较普遍,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而其门锁则是开关的旋钮,现有的自卸车门锁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卸车其挂钩位置,对其进行调节安装,然而在使用使用时,因自卸车的颠簸,常常会导致勾环从挂钩上脱落,从而会导致其车厢自动打开,影响安全性能,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解决了因自卸车的颠簸,常常会导致勾环从挂钩上脱落,从而会导致其车厢自动打开,影响安全性能,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焊接在汽车翻斗的外侧面,L型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自上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包括L型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4)焊接在汽车翻斗的外侧面,L型板(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有两个匹配设置的上螺母(10)和下螺母(8),且上螺母(10)位于L型板(4)的上表面,下螺母(8)位于L型板(4)的开口内,并且下螺母(8)和L型板(4)的下内壁之间套有调节缓冲机构,所述调节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环(16)、滑杆(14)和圆形缓冲板(15),所述固定环(16)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环(16)之间固定连接有圆形缓冲板(15),且两个固定环(16)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14),所述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门锁结构,包括L型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4)焊接在汽车翻斗的外侧面,L型板(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有两个匹配设置的上螺母(10)和下螺母(8),且上螺母(10)位于L型板(4)的上表面,下螺母(8)位于L型板(4)的开口内,并且下螺母(8)和L型板(4)的下内壁之间套有调节缓冲机构,所述调节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环(16)、滑杆(14)和圆形缓冲板(15),所述固定环(16)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环(16)之间固定连接有圆形缓冲板(15),且两个固定环(16)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14),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2),固定套筒(2)的外侧设有勾环(1),勾环(1)的两端均固定有螺纹筒,且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匹配设置的转轴(3),并且转轴(3)贯穿固定套筒(2)且与固定套筒(2)滑动连接,并且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1),并且转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程李帮均明国余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至喜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