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风伦专利>正文

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轮辋,所述轮辋的两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圆形吸盘与防滑齿,所述轮毂本体的前端外表面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包括辐条、中心孔、定位孔,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圈,所述轮毂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滑汽车轮毂,通过在轮辋表面和挡圈表面设置有圆形吸盘与防滑齿,可以增加轮胎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圈,可以防止辐条变形,使得轮毂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设置有防护网,可以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飞溅的石子穿过辐条与轮毂之间的间隙而损伤刹车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汽车轮毂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汽车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所谓“轮胎”就是车“轱辘”当中的橡胶部分,它本身是软体的,所以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现有的轮毂,在行驶过程中容易造成受力不均,轮毂发生碰撞时候,辐条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容易造成轮毂容易断裂,其次,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飞溅的石子时,石子容易穿过轮毂与辐条之间的间隙,损伤到内侧的刹车盘,另外,现有的轮辋都是非常光洁的与轮胎进行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容易造成轮胎滑脱,会对行驶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滑汽车轮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轮辋,所述轮辋的两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轮辋(2),所述轮辋(2)的两侧设置有挡圈(3),所述挡圈(3)的内表面设置有圆形吸盘(4)与防滑齿(5),所述轮毂本体(1)的前端外表面连接圈(6),所述连接圈(6)包括辐条(61)、中心孔(62)、定位孔(63),所述连接圈(6)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圈(7),所述轮毂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轮辋(2),所述轮辋(2)的两侧设置有挡圈(3),所述挡圈(3)的内表面设置有圆形吸盘(4)与防滑齿(5),所述轮毂本体(1)的前端外表面连接圈(6),所述连接圈(6)包括辐条(61)、中心孔(62)、定位孔(63),所述连接圈(6)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圈(7),所述轮毂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2)设置于轮毂本体(1)的外表面中心处,所述轮毂本体(1)、轮辋(2)、挡圈(3)之间通过铝合金铸造而成,且轮毂本体(1)、轮辋(2)、挡圈(3)之间互为一体,所述圆形吸盘(4)、防滑齿(5)与挡圈(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轮辋(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圆形吸盘(4)与防滑齿(5),所述圆形吸盘(4)、防滑齿(5)与轮辋(2)之间也为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吸盘(4)与防滑齿(5)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圆形吸盘(4)与防滑齿(5)呈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圈(7)呈环状,所述加强筋圈(7)嵌入辐条(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风伦
申请(专利权)人:郝风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