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36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包括进料仓和混合仓,进料仓设于混合仓上方,进料仓包括进料仓体,进料仓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仓体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导料板头端分别向下倾斜,混合仓包括混合仓体、中轴、顶板和驱动电机,顶板设于所述混合仓体的上部,所驱动电机设于顶板上,中轴上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中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混合仓体的下部设有排料轮,排料轮上设有排料叶片,排料轮下方设有出料口,解决了料斗在落料口处容易堵塞,通槽需要人工搅拌疏通,这样操作不但费力,而且容易对料斗造成损害,同时原料与添加剂混合不均匀,导致挤出塑料性能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
本技术属于改性塑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
技术介绍
在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塑料原料通过挤出机高温熔融挤出,塑料熔体从挤出机模头出来时呈现为一根根的线条状,熔融状态的塑料经过水槽冷却后成为线条状的硬质塑料,此时塑料已从熔融状态凝固成固态,再送入切粒装置切成块状小粒。在改性型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添加剂与原料混合,原料与添加剂通过料斗输送到挤塑机,现有技术中的料斗在出料口处容易堵塞,通槽需要人工搅拌疏通,这样操作不但费力,而且容易对料斗造成损害,同时原料与添加剂混合不均匀,导致挤出塑料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料斗在落料口处容易堵塞,通槽需要人工搅拌疏通,这样操作不但费力,而且容易对料斗造成损害,同时原料与添加剂混合不均匀,导致挤出塑料性能降低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包括进料仓和混合仓,进料仓设于混合仓上方,进料仓包括进料仓体,进料仓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仓体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导料板头端分别向下倾斜,混合仓包括混合仓体、中轴、顶板和驱动电机,顶板设于混合仓体的上部,驱动电机设于顶板上,中轴上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中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混合仓体的下部设有排料轮,排料轮上设有排料叶片,排料轮下方设有出料口。进一步的,导料板与进料仓体内壁的夹角为60°。进一步的,顶板为镂空板。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上方设有倒置锥形防护罩。进一步的,中轴与螺旋叶片之间为焊接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进料仓和混合仓组合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塑料原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在进料仓体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对原料和添加剂进行导向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初步混合的效果,原料和添加剂顺着导料板落入混合仓,驱动电机驱动中轴带动螺旋叶片旋转,对原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排料轮上的排料叶片在下落的原料重力作用下旋转,将原料和添加剂排出出料口。本技术通过采用进料仓和混合仓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原料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同时能够很好的避免料斗出料口堵塞的问题,工作效率高,对生产的品质和性能都有很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仓、2-混合仓;11-进料仓体、12-进料口、13-导料板、21-混合仓体、22-中轴、23-顶板、24-驱动电机、25-螺旋叶片、26-排料轮、27-排料叶片、28-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进料仓1和混合仓2,进料仓1设于混合仓2上方,进料仓1包括进料仓体11,进料仓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2,进料仓体11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13,导料板13头端分别向下倾斜,混合仓2包括混合仓体21、中轴22、顶板23和驱动电机24,顶板23设于混合仓体21的上部,驱动电机24设于顶板23上,中轴22上端与驱动电机24连接,中轴2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25,混合仓体21的下部设有排料轮26,排料轮26上设有排料叶片27,排料轮26下方设有出料口28。其中,导料板13与进料仓体11内壁的夹角为60°,顶板23为镂空板,驱动电机24上方设有倒置锥形防护罩,中轴22与螺旋叶片25之间为焊接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采用进料仓1和混合仓2组合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塑料原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在进料仓体11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13,对原料和添加剂进行导向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初步混合的效果,原料和添加剂顺着导料板13落入混合仓2,驱动电机24驱动中轴22带动螺旋叶片25旋转,对原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排料轮26上的排料叶片27在下落的原料重力作用下旋转,将原料和添加剂排出出料口28。本技术通过采用进料仓1和混合仓2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原料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同时能够很好的避免料斗出料口28堵塞的问题,工作效率高,对生产的品质和性能都有很大提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仓和混合仓,所述进料仓设于所述混合仓上方,所述进料仓包括进料仓体,所述进料仓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仓体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头端分别向下倾斜,所述混合仓包括混合仓体、中轴、顶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混合仓体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中轴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中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混合仓体的下部设有排料轮,所述排料轮上设有排料叶片,所述排料轮下方设有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塑料挤塑进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仓和混合仓,所述进料仓设于所述混合仓上方,所述进料仓包括进料仓体,所述进料仓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仓体内壁左右两面对称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头端分别向下倾斜,所述混合仓包括混合仓体、中轴、顶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混合仓体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中轴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中轴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混合仓体的下部设有排料轮,所述排料轮上设有排料叶片,所述排料轮下方设有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飞王瑞王雨丁萍
申请(专利权)人:泗阳联欣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