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19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包括一定位基座与一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所述定位挡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定位基座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挡板组件内抵接有一发光体模芯,所述发光体模芯的顶端处均布有多个第一圆柱体,所述发光体模芯的底端处设有均布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模芯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发光体模芯与所述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具有提高抛光良率,便于发光体模芯安装以及加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
本技术涉及抛光工装
,特别是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LED照明发光体封装工艺使用模具的模芯部分,因为LED照明发光管要求发光体透明度无缺陷,所以模芯表面边缘平整度要求极为苛刻,但是为了满足模芯表面光洁度又必须对产品进行抛光处理,实际抛光过程中,最外圈由于受力不平衡会导致模芯外圈边缘产生塌边。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用以解决以上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具有提高抛光良率,便于发光体模芯安装以及加工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包括一定位基座与一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所述定位挡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定位基座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挡板组件内抵接有一发光体模芯,所述发光体模芯的顶端处均布有多个第一圆柱体,所述发光体模芯的底端处设有均布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模芯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发光体模芯与所述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基座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四滑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长度方向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连接处设有一缺口,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处设有一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的长度方向上。优选的,所述定位挡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三滑槽抵接,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第四滑槽可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四挡板的顶端处都设有线性均布的第二圆柱体。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顶端处到所述定位基座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顶端处到所述定位基座的最短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四滑槽围设的区域内设有均布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螺孔通过螺钉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使用定位挡板组件提高了第一圆柱体顶端面抛光的良率;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便于发光体模芯的安装放置,以及加工。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抛光工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定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发光体模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至附图4中,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包括一定位基座10与一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20。定位挡板组件20设置在定位基座10的顶端,定位挡板组件20与定位基座10可滑动连接。定位挡板组件20内抵接有一发光体模芯50,发光体模芯50的顶端处均布有多个第一圆柱体52,发光体模芯50的底端处设有均布的第一螺孔53,第一螺孔53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螺孔55,第二螺孔55设置在发光体模芯50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发光体模芯50与定位基座10可拆卸连接。定位基座10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三滑槽13与第四滑槽14。第一滑槽11与第三滑槽13设置在定位基座10宽度方向上,第二滑槽12与第四滑槽14设置在定位基座10长度方向上。第一滑槽11与第二滑槽12的连接处设有一缺口111。第一滑槽11靠近第二滑槽12的一端处设有一定位螺孔112,定位螺孔112设置在定位基座10的长度方向上。定位螺孔112内旋接螺钉时,将第一挡板21抵接。定位挡板组件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与第四挡板24。第一挡板21与第一滑槽11可滑动连接,第二挡板22与第二滑槽12可滑动连接,第三挡板23与第三滑槽13抵接,第四挡板24与第四滑槽14可滑动连接。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与第四挡板24的顶端处都设有线性均布的第二圆柱体51。定位挡板组件20为整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第二圆柱体51的顶端处到定位基座10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圆柱体52的顶端处到定位基座10的最短距离,第一圆柱体52与第二圆柱体51的表面造型相同便于第一圆柱体52的抛光,保证抛光良率。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三滑槽13与第四滑槽14围设的区域内设有均布的第一连接孔15,第一连接孔15的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6设置在定位基座10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第一连接孔15与第一螺孔53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连接孔16与第二螺孔55通过螺钉连接。先将发光体模芯50通过发光体模芯50底端的第一螺孔53与第一连接孔15通过螺钉固定,发光体模芯50底端的第二螺孔55与第二连接孔16通过螺钉固定,将定位挡板组件20抵接在发光体模芯50四周,再对第一圆柱体52进行抛光,第一圆柱体52外周使用第二圆柱体51,从而达到模芯所有表面的受力平衡,提高了抛光的良率。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基座(10)与一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20),所述定位挡板组件(20)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定位基座(10)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挡板组件(20)内抵接有一发光体模芯(50),所述发光体模芯(50)的顶端处均布有多个第一圆柱体(52),所述发光体模芯(50)的底端处设有均布的第一螺孔(53),所述第一螺孔(53)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螺孔(55),所述第二螺孔(55)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模芯(50)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发光体模芯(50)与所述定位基座(10)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基座(10)与一回字形的定位挡板组件(20),所述定位挡板组件(20)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定位基座(10)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挡板组件(20)内抵接有一发光体模芯(50),所述发光体模芯(50)的顶端处均布有多个第一圆柱体(52),所述发光体模芯(50)的底端处设有均布的第一螺孔(53),所述第一螺孔(53)水平中间位置处设有一第二螺孔(55),所述第二螺孔(55)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模芯(50)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发光体模芯(50)与所述定位基座(10)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座(10)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三滑槽(13)与第四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1)与所述第三滑槽(13)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滑槽(12)与所述第四滑槽(14)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长度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与所述第二滑槽(12)的连接处设有一缺口(111),所述第一滑槽(11)靠近所述第二滑槽(12)的一端处设有一定位螺孔(112),所述定位螺孔(112)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的长度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LED发光体模芯的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成半导体精密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