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9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包括:夹持机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的底部左右两侧;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的内侧底部;超声波铆焊机,所述超声波铆焊机螺钉连接于安装板的顶部;焊枪,所述焊枪与超声波铆焊机电性连接,且焊枪放置于夹持机构上;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的顶部后侧;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挡板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工件铆焊时,能对焊点标记,避免造成漏焊的现象,保证工件的质量,而且,机械夹持定位省时省力,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便于工件批量铆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铆焊机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铆焊机
,具体为一种超声波铆焊机。
技术介绍
超声波焊机是由发生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递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当震动停止,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成完美的焊接。广泛应用于玩具业、电器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工件批量铆焊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焊枪对工件多个点进行焊接,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中,身体逐渐疲惫,不能对焊点标记,很容易造成漏焊的现象,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手动把持工件费时费力,难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铆焊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焊点标记容易漏焊和工件固定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包括:夹持机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的底部左右两侧;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的内侧底部;超声波铆焊机,所述超声波铆焊机螺钉连接于安装板的顶部;焊枪,所述焊枪与超声波铆焊机电性连接,且焊枪放置于夹持机构上;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的顶部后侧;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挡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与挡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且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挂环,所述挂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前侧,且焊枪放置于挂环内;电机,所述电机螺钉连接于底座的右侧中部,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底座的内腔;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丝杠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左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于底座的内腔前后两侧;丝杠螺母,两个所述丝杠螺母分别螺接于丝杠的外壁左右两侧,且丝杠螺母套接于导杆的外壁;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丝杠螺母的顶端中部,且连接柱贯穿第一滑道的内腔;阻挡单元,所述阻挡单元可拆卸设置于连接柱的顶部,且两个阻挡单元相对于底座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后侧与挡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四周开设有插槽;灯板,所述灯板螺钉连接于外壳的顶部;模板,所述模板插接于插槽的内腔,所述模板的顶部从前至后均开设有定位光孔;支座,两个所述支座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外壳的前侧两端;滑杆,所述滑杆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支座的内腔;弹簧和滑块,所述弹簧和滑块从上至下套接于滑杆的外壁;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可拆卸设置于滑块的内侧,且遮光板与外壳的前侧接触。优选的,所述阻挡单元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连接柱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端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二滑道;插板,所述插板插接于限位板的内腔;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均螺接于插板的顶部右侧,且螺栓与限位板的顶部接触对插板制动;夹板,所述夹板可拆卸设置于插板的左侧。优选的,所述丝杠的外壁左右两侧螺纹为正反螺纹。优选的,所述遮光板的表面积大于外壳的前侧开口处面积。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螺帽宽度大于第二滑道的内腔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超声波铆焊机,通过夹持机构可对工件夹持定位,避免工件在点焊时由于震动产生位移,而且阻挡单元能根据工件的大小不同调整夹板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工件的夹持定位,通过定位机构可使光线照射在工件的焊点上,进行焊点的标记,防止工作人员点焊时出现遗漏,且能根据工件更换相匹配的模板,从而在对工件铆焊时,能对焊点标记,避免造成漏焊的现象,保证工件的质量,而且,机械夹持定位省时省力,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便于工件批量铆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夹持机构正面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阻挡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定位机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分解图;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图。图中:2、夹持机构,21、底座,22、第一滑道,23、挂环,24、电机,25、丝杠,26、导杆,27、丝杠螺母,28、连接柱,29、阻挡单元,291、限位板,292、第二滑道,293、插板,294、螺栓,295、夹板,3、支撑板,4、安装板,5、超声波铆焊机,6、焊枪,7、挡板,8、定位机构,81、外壳,82、插槽,83、灯板,84、模板,85、定位光孔,86、支座,87、滑杆,88、弹簧,89、滑块,810、遮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包括夹持机构2、支撑板3、安装板4、超声波铆焊机5、焊枪6、挡板7和定位机构8,两个支撑板3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底部左右两侧,安装板4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3的内侧底部,安装板4对超声波铆焊机5支撑,超声波铆焊机5螺钉连接于安装板4的顶部,焊枪6与超声波铆焊机5电性连接,且焊枪6放置于夹持机构2上,通过焊枪6对工件进行点焊,挡板7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顶部后侧,挡板7不仅能对定位机构8支撑,还能对工件进行限位,定位机构8可拆卸设置于挡板7的顶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夹持机构2包括底座21、第一滑道22、挂环23、电机24、丝杠25、导杆26、丝杠螺母27、连接柱28和阻挡单元29,底座2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底座21的顶部后侧与挡板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且底座21的顶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道22,通过第一滑道22为连接柱28预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挂环23固定连接于底座21的前侧,且焊枪6放置于挂环23内,挂环23用于焊枪6的固定使用,电机24螺钉连接于底座21的右侧中部,且电机24的输出端延伸至底座21的内腔,通过电机24驱动丝杠25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丝杠25的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丝杠25的另一端与底座21的左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导杆26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于底座21的内腔前后两侧,导杆26对丝杠螺母27限位,确保丝杠螺母27可保持水平左右移动,两个丝杠螺母27分别螺接于丝杠25的外壁左右两侧,且丝杠螺母27套接于导杆26的外壁,连接柱28固定连接于丝杠螺母27的顶端中部,且连接柱28贯穿第一滑道22的内腔,阻挡单元29可拆卸设置于连接柱28的顶部,且两个阻挡单元29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机构(2);/n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底部左右两侧;/n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3)的内侧底部;/n超声波铆焊机(5),所述超声波铆焊机(5)螺钉连接于安装板(4)的顶部;/n焊枪(6),所述焊枪(6)与超声波铆焊机(5)电性连接,且焊枪(6)放置于夹持机构(2)上;/n挡板(7),所述挡板(7)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顶部后侧;/n定位机构(8),所述定位机构(8)可拆卸设置于挡板(7)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2);
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底部左右两侧;
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3)的内侧底部;
超声波铆焊机(5),所述超声波铆焊机(5)螺钉连接于安装板(4)的顶部;
焊枪(6),所述焊枪(6)与超声波铆焊机(5)电性连接,且焊枪(6)放置于夹持机构(2)上;
挡板(7),所述挡板(7)可拆卸设置于夹持机构(2)的顶部后侧;
定位机构(8),所述定位机构(8)可拆卸设置于挡板(7)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铆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
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21)的顶部后侧与挡板(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且底座(21)的顶部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道(22);
挂环(23),所述挂环(23)固定连接于底座(21)的前侧,且焊枪(6)放置于挂环(23)内;
电机(24),所述电机(24)螺钉连接于底座(21)的右侧中部,且电机(24)的输出端延伸至底座(21)的内腔;
丝杠(25),所述丝杠(25)的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丝杠(25)的另一端与底座(21)的左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导杆(26),两个所述导杆(26)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于底座(21)的内腔前后两侧;
丝杠螺母(27),两个所述丝杠螺母(27)分别螺接于丝杠(25)的外壁左右两侧,且丝杠螺母(27)套接于导杆(26)的外壁;
连接柱(28),所述连接柱(28)固定连接于丝杠螺母(27)的顶端中部,且连接柱(28)贯穿第一滑道(22)的内腔;
阻挡单元(29),所述阻挡单元(29)可拆卸设置于连接柱(28)的顶部,且两个阻挡单元(29)相对于底座(2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飞徐敖奎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宁辉锂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