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8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属于功能型粉末油脂加工技术领域。本工艺的具体步骤是:(1)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与葡聚糖溶液混合,冷冻干燥得糖化蛋白;(2)糖化蛋白溶液与没食子儿茶素溶液和共轭亚油酸溶液混合,并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处理;(3)对上述混合乳液进行射流空化处理得纳米乳液;(4)微波恒温对流干燥纳米乳液得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本工艺联合射流空化及微波恒温对流干燥技术制备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该工艺生产的粉末油脂感官品质好、亚油酸含量高、抗氧化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型粉末油脂加工
,主要涉及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粉末油脂是通过喷雾干燥、粉碎或涂层等多种方法将乳液油脂变为干燥粉末的过程,可延缓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增强贮存稳定性,减少食品品质劣变。粉末油脂作为食品配料,可提高其贮存和流通等环节的便利性,扩大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如婴幼儿配方奶粉、方便食品、固体饮料等领域。微波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操作简单,只需一道工序就可获得良好的粉末或颗粒,但干燥速度很快,且温度升高太快,不适用于热敏性材料的微囊化。因此选择合适的壁材和干燥温度对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粉末油脂是十分必要的,其特性对乳液稳定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糖化蛋白是指蛋白质和多糖之间通过共价相互作用引入多糖链的羟基,使糖化蛋白表现出糖类物质类似的亲水特性和蛋白质的大分子特性,可有效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许多研究者发现与仅用大豆分离蛋白包埋相比,糖化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粉末油脂良好的壁材。糖化大豆分离蛋白作为粉末油脂的壁材其物理稳定性、渗透性、乳化性、溶解性和稳定性好,对芯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糖化蛋白制备:称取大豆分离蛋白(纯度≥92%)和葡聚糖(70KDa)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0.1M、pH 7.0)配置质量分数为2.0-5.0%(w/v)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5-2.0%(w/v)葡聚糖溶液,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葡聚糖溶液以体积比3:1-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质,4℃冰箱中过夜(12-16h)充分水化,然后冷冻干燥并在湿度79%、60℃条件下反应12h得糖化蛋白;(2)乳液制备:配置质量分数为3.0-5.0%(w/v)糖化蛋白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0.1M、pH 7.0),室温下搅拌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亚油酸抗氧化型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糖化蛋白制备:称取大豆分离蛋白(纯度≥92%)和葡聚糖(70KDa)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0.1M、pH7.0)配置质量分数为2.0-5.0%(w/v)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5-2.0%(w/v)葡聚糖溶液,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葡聚糖溶液以体积比3:1-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质,4℃冰箱中过夜(12-16h)充分水化,然后冷冻干燥并在湿度79%、60℃条件下反应12h得糖化蛋白;(2)乳液制备:配置质量分数为3.0-5.0%(w/v)糖化蛋白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0.1M、pH7.0),室温下搅拌12h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5-3.0%(w/v)没食子儿茶素和质量浓度为1.0-2.5%(w/v)共轭亚油酸,使用高速剪切机在12000r/min转速下乳化5min,制备粗乳液;(3)分散均质:对上述粗乳液(1L)进行射流空化处理(设置射流空化温度下限为25℃、温度上限为80℃),制备纳米乳液,所述的射流空化压力为0.01-0.03MPa,射流空化时间为10-25min;(4)微波恒温对流干燥:将纳米乳液样品平铺在聚乙烯塑料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江郭增旺梁亚茹杨宗瑞徐悦郭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