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11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45
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3)和一对外部电极(4)。主体部(3)的电介质薄膜(1)与金属膜(2)被层叠,并且具有一对相对置的第1面(3a、3b)、将一对第1面(3a、3b)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3c、3d)、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3e、3f)。一对外部电极(4)位于第1侧面(3c、3d)。第2侧面(3e、3f)被绝缘性的覆盖层(5)覆盖。薄膜电容器在第2侧面(3e、3f)与覆盖层(5)之间,具有包含绝缘性的润滑脂的润滑脂含有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本公开涉及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例如具有:将聚丙烯树脂薄膜化的电介质薄膜、和通过蒸镀在该电介质薄膜的表面所形成的金属膜。金属膜被用作为电极。通过这种结构,即便在薄膜电容器中,在电介质薄膜的绝缘缺陷部产生短路的情况下,缺陷部周边的金属膜由于短路的能量而蒸发、飞散,使得绝缘化,电介质薄膜的绝缘缺陷部被绝缘化。薄膜电容器具有这种的自我恢复性,不容易绝缘击穿。这样,薄膜电容器不容易发生电路短路时的着火或者触电。因此,近年来,薄膜电容器的用途正在扩展到LED(LightEmittingDiode)照明等的电源电路、混合动力汽车的马达驱动、太阳能发电的逆变器系统等。薄膜电容器的构造被分类为卷绕型和层叠型。卷绕型薄膜电容器多数使用圆筒形状或者椭圆筒形状的薄膜电容器。作为层叠型薄膜电容器,使用长方体状的薄膜电容器,由于能够小型化,因此层叠型薄膜电容器也在增加。在层叠型薄膜电容器的情况下,多数是切割长条状的层叠体来制作单片的主体,需要提高切割面的绝缘性。为了提高切割面的绝缘性,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对在主体的切割面露出的金属膜不施加电压的构造的金属膜图案。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主体的切割面设置绝缘树脂层的方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153998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06-2368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电介质薄膜与金属膜被层叠,并且具有一对相对置的第1面、将该一对第1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一对外部电极,位于所述第1侧面;以及绝缘性的覆盖层,覆盖所述第2侧面,在第2侧面与覆盖层之间,具有包含绝缘性的润滑脂的润滑脂含有部。本公开的连结型电容器具备多个薄膜电容器、以及将该多个薄膜电容器连接的汇流条,所述薄膜电容器包含上述的薄膜电容器。本公开的逆变器具备包含开关元件的桥电路、以及被连接于该桥电路的电容部,所述电容部包含上述的薄膜电容器。本公开的电动车辆具备电源、被连接于该电源的逆变器、被连接于该逆变器的马达、以及通过该马达进行驱动的车轮,所述逆变器是上述的逆变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将图3的虚线部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连结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逆变器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图。图7是表示电动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具备:薄膜电容器主体部3、以及作为一对外部电极的第1外部电极4a、第2外部电极4b。以下,有时将薄膜电容器主体部3也简称为主体部3。主体部3是第1电介质薄膜1a、第1金属膜2a、第2电介质薄膜1b以及第2金属膜2b被层叠而成。主体部3为长方体状,在电介质薄膜与金属膜被层叠的方向、即层叠方向具有一对相对置的第1面3a、3b,在第1面3a、3b之间,具有将第1面3a与3b连接的一对第1侧面3c、3d、以及一对第2侧面3e、3f。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容易说明而夸张了各部位的相对的尺寸,各部位的实际的厚度相对于主体部3的大小非常小。第1外部电极4a通过金属喷镀而被设置于主体部3的第1侧面3c,第2外部电极4b通过金属喷镀而被设置于主体部3的第1侧面3d。绝缘性的覆盖层5被设置于主体部3的第2侧面3e、3f。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2所示的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A的主体部3是在第1电介质薄膜1a的面1ac具备第1金属膜2a的第1金属化薄膜6a、在第2电介质薄膜1b的面1bc具备第2金属膜2b的第2金属化薄膜6b被交替层叠而成。第1金属膜2a在主体部3的第1侧面3c被电连接于第1外部电极4a。第2金属膜2b在主体部3的第1侧面3d被电连接于第2外部电极4b。如图1所示,将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所在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x,将覆盖层5所在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y。此外,将第1电介质薄膜1a以及第2电介质薄膜1b的厚度方向、即层叠方向设为第3方向z。所谓第1金属化薄膜6a,是在第1电介质薄膜1a的面1ac上形成有第1金属膜2a而得到的金属化薄膜。第1金属化薄膜6a在面1ac上的侧面1af近旁,具有未形成第1金属膜2a的、即第1电介质薄膜1a露出的部分在第2方向y连续存在的所谓绝缘空白部7a。所谓第2金属化薄膜6b,是在第2电介质薄膜1b的面1bc上形成有第2金属膜2b而得到的金属化薄膜。第2金属化薄膜6b在面1bc上的侧面1bf近旁,具有未形成第2金属膜2b的、即第2电介质薄膜1b露出的部分在第2方向y连续存在的所谓绝缘空白部7b。如图2所示,这些的金属化薄膜6a、6b在作为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x相互稍微错开的状态下被层叠。若在第1金属膜2a与第2金属膜2b之间存在电位差,则在第1金属膜2a与第2金属膜2b夹着第1电介质薄膜1a或者第2电介质薄膜1b而重叠的有效区域8产生静电电容。这种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A如下那样得到。使长条状的第1金属化薄膜6a与第2金属化薄膜6b在作为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x相互稍微错开而重叠,并进行层叠来制作层叠体。在所得到的层叠体的位于第1方向x的第1侧面3c通过金属喷镀来形成第1外部电极4a,在第1侧面3d通过金属喷镀来形成第2外部电极4b。将形成有外部电极4即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的层叠体在第1方向x切割从而切成各个元件。外部电极4也可以在切割层叠体之后形成于各个主体部3。层叠体被切割的切割面成为各个主体部3的第2侧面3e、3f。由于对薄膜电容器A的第1金属化薄膜6a、第2金属化薄膜6b中共同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说明,因此以下如图3所示那样,有时省略a、b的符号,简称为电介质薄膜1、金属膜2、外部电极4、金属化薄膜6等。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3的由虚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主体部3也可以如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在第2侧面3e、3f具有绝缘层9。图3以及图4中,主体部3的第2侧面3e、3f是绝缘层9的表面。覆盖层5覆盖第2侧面3e、3f即绝缘层9。在覆盖层5与绝缘层9之间配置有润滑脂(Grease)含有部10。绝缘层9是构成电介质薄膜1的有机树脂材料与构成金属膜2的金属成分混合而成的。绝缘层9通过切割层叠体时的机械冲击以及热量而形成,也被称为混炼层。对于绝缘层9,在树脂材料中分散金属成分而被绝缘化。图4所示的绝缘层9的厚度t1例如平均为0.5μm~4μm左右。图3以及图4中表示在第2侧面3e、3f具有绝缘层9的主体部3,但是第2侧面3e、3f也可以不具有绝缘层9。润滑脂含有部10是包含绝缘性的润滑脂的部位。所谓润滑脂,是在液状润滑油中分散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电介质薄膜与金属膜被层叠,并且具有一对相对置的第1面、将该一对第1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一对外部电极,位于所述第1侧面;以及绝缘性的覆盖层,覆盖所述第2侧面,/n在所述第2侧面与所述覆盖层之间,具有包含绝缘性的润滑脂的润滑脂含有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JP 2018-064800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电介质薄膜与金属膜被层叠,并且具有一对相对置的第1面、将该一对第1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一对外部电极,位于所述第1侧面;以及绝缘性的覆盖层,覆盖所述第2侧面,
在所述第2侧面与所述覆盖层之间,具有包含绝缘性的润滑脂的润滑脂含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所述润滑脂含有部包含硅酮系润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所述覆盖层包含硅酮、聚酰亚胺、聚苯硫醚、以及环烯烃聚合物之中的至少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石立也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