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948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包括印制板本体、接插件、环状套管和导销;接插件设置在印制板本体上,用于插接连接功能模块;环状套管设于接插件外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填充接插件与印制板本体之间的空间间隙,以平衡预紧力;导销的第一端设置于印制板本体上,第二端穿设出环形套管,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插接定位此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绑线主干和分支的缠绕、重叠导致线束复杂的问题,利用刚性印制板代替传统线束,在制导舱各个功能模块间传递信号,实现了制导舱产品的小型化,提升了装配和加工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制导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
技术介绍
大绑线是战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件,广泛应用于各型号导弹制导舱产品,相当于制导舱的“神经中枢”。近年来总体对制导舱的体积和重量要求越来越高,轻量化、小型化是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作为“神经中枢”,绑线的可利用空间逐渐被压缩;另外,随着研制型号越来越多,研制产品数量呈高速增长趋势,为满足产能需求,大绑线的制造效率也是未来的提高方向。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大绑线类型为“主干+分支”结构形式的线束绑线,这种绑线经过长期研制,性能稳定,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但此类绑线也存在着线束体积大、质量重、批产效率低的缺点,无法适应军工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和立体化组装的发展升级趋势。因此设计研发一种小型化、轻量化,兼具生产效率等要求的新型绑线结构变得刻不容缓。专利文件1:专利号:CN201210153171.9,钟洪在2012年5月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印制板连接器浮动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印制板连接器浮动结构,该专利技术只提出了连接器的结构形式,没有形成绑线结构方案。专利文件2:专利号:CN201410852875.4,里特在2014年1月的专利技术专利“用于电缆背板系统的电缆组件”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背板系统的电缆组件结构,其本质上仍属于传统线束绑线形式,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不同。专利文件3:专利号:CN201810827871.9,房华在2018年7月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三层背板机箱结构及其设计方法”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印制板结构空间布局设计方法,使用领域为模块化、通用化程度很高的机载设备,与本专利技术的使用领域特点不符合。文献1:张成刚在2015年7月在期刊“现代雷达”2015年07期中发表论文“综合背板与线束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中,将综合背板与线束相结合,应用到雷达系统布线中,但主要是从信号的完整性和抗电磁干扰角度考虑,没有具体阐述结构设计。文献2:徐光跃在2018年8月在期刊“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24期中发表论文“基于线缆替代的刚挠印制板互联技术在某型变频组件中的应用”中,在某变频组件内用刚挠性印制板替代传统线缆,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工况和结构形式都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此刚性印制板旨在解决传统绑线主干和分支的缠绕、重叠导致线束复杂的问题,利用刚性印制板代替传统线束,在制导舱各个功能模块间传递信号,实现制导舱产品的小型化,提升装配和加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该刚性印制板包括印制板本体、接插件、环状套管和导销;接插件设置在印制板本体上,用于插接连接功能模块;环状套管设于接插件外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填充接插件与印制板本体之间的空间间隙,以平衡预紧力;导销的第一端设置于印制板本体上,第二端穿设出环形套管,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插接定位。最优选的,导销包括:螺纹杆,第一端与印制板本体连接,第二端穿设出环状套管,用于固定接插件和印制板本体;短柱,第一端与螺纹杆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拧紧固定螺纹杆时,夹持在短柱上;导向插销,第一端与短柱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伸出该刚性印制板,用于插接定位该功能模块。最优选的,该刚性印制板还包括固定件,分别与螺纹杆的第一端和印制板本体连接,用于固定接插件和印制板本体。最优选的,环形套管上还设置有圆孔;螺纹杆的第二端穿设出所述圆孔与所述短柱的第一端连接。最优选的,印制板本体上设置有孔位;螺纹杆的第一端穿设孔位,以固定印制板本体。最优选的,接插件包括:多个直插接插件,水平设置于印制板本体内;多个弯插接插件,垂直设置于印制板本体边缘上。最优选的,直插接插件为五个,水平设置于印制板本体内部;弯插接插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印制板本体的顶端和底端。最优选的,该刚性印制板还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印制板本体外周,用于支撑印制板本体,并固定印制板本体与功能模块的插接安装。最优选的,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印制板本体外周设置有第一通孔;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印制板本体上的第一通孔连接。最优选的,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该功能模块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支撑框架上的第二通孔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孔连接。运用此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绑线主干和分支的缠绕、重叠导致线束复杂的问题,利用刚性印制板代替传统线束,在制导舱各个功能模块间传递信号,实现了制导舱产品的小型化,提升了装配和加工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刚性印制板大绑线在印制板内部布线,不需要传统绑线主干和分支的缠绕、重叠部分,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优点,更适用于制导舱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采用印制板替代线束,可以保证加工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不仅外型上更加整洁和美观,而且具有更好的安装精度,能够使每套产品安装到位,提高装配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采用机器加工,省去了传统线束手工布线、转接、焊接等生产环节,可实现生产效率质的提高;批量生产时,印制板的开板费及工装费等一次性费用可均摊到每套产品,通过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力资源消耗,降低综合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刚性印制板应用于制导舱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大绑线结构包括印制板本体1、接插件2、环状套管3、导销4和支撑框架5;接插件2设置在印制板本体1上,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7对接时,与功能模块上对应的接插件进行插接连接;环状套管3套设于接插件2外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7对接时,填充接插件2与印制板本体1之间的空间间隙,以平衡预紧力;导销4的第一端设置于印制板本体1上,用以将接插件2固定在印制板本体1上,第二端穿设出环形套管3,起导向作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7对接时插接定位;支撑框架5通过螺钉固定于印制板本体1外周,用于支撑印制板本体1,并固定印制板本体1与各功能模块7的插接安装,从而实现该刚性印制板大绑线结构的安装。其中,导销4为三段式结构,包括螺纹杆、短柱和导向插销;螺纹杆的第一端与印制板本体1连接,第二端穿设出环状套管3,用于固定接插件2和印制板本体1;短柱的第一端与螺纹杆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拧紧固定螺纹杆时,拧紧工具可方便稳定地夹持在短柱上;导向插销的第一端与短柱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伸出该刚性印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其特征在于,该刚性印制板包括:/n印制板本体;/n接插件,设置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用于插接连接功能模块;/n环状套管,套设于所述接插件外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填充所述接插件与印制板本体之间的空间间隙,以平衡预紧力;/n导销,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第二端穿设出所述环形套管,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插接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其特征在于,该刚性印制板包括:
印制板本体;
接插件,设置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用于插接连接功能模块;
环状套管,套设于所述接插件外周,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填充所述接插件与印制板本体之间的空间间隙,以平衡预紧力;
导销,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第二端穿设出所述环形套管,用于该刚性印制板与功能模块对接时插接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销包括:
螺纹杆,第一端与所述印制板本体连接,第二端穿设出所述环状套管,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和印制板本体;
短柱,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拧紧固定所述螺纹杆时,夹持在所述短柱上;
导向插销,第一端与所述短柱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伸出所述该刚性印制板,用于插接定位该功能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其特征在于,该刚性印制板还包括固定件,分别与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和所述印制板本体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接插件和所述印制板本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绑线结构的刚性印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管上还设置有圆孔;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穿设出所述圆孔与所述短柱的第一端连接。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张发洋刘宽耀刘亚龙黄凯朱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