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28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3
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柱、转爪、拨片、弹簧、掀板、活动铰链和手拧螺栓;定位柱的中心形成钢筋滑孔;定位柱的一侧壁形成第一嵌槽,定位柱的另一侧形成第二嵌槽;转爪嵌入设置于第一嵌槽内;拨片嵌入设置于第二嵌槽内,拨片的顶端两侧通过第二转轴与定位柱实现转动,弹簧的一端与支承杆固定设置,弹簧的另一端与拨片的侧壁固定设置;掀板的一侧与定位柱的顶端一侧通过活动铰链实现可转动设置;手拧螺栓设置于掀板的侧壁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体积小,适合大量携带使用;可对预埋钢筋进行等距间隔设置,提高了施工工艺效率。

A kind of equidistant reinforcement auxiliary device for embedded reinforcement in building flo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结构对需要采用预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楼板处进行筑模、配筋等过程,其中对楼板敷设的钢筋有受力筋、分布钢筋和构造钢筋,作为楼板主体的主要的承载力拉结构件,钢筋的配筋需要对钢筋的直径尺寸和敷设间距进行严格把控,使钢筋预埋件达到规定的校核强度。但现有的施工工艺中,建筑施工人员在楼板配筋敷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将钢筋结构直接放置于楼板表面的木模上,并将钢筋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经纬设置,但对每相邻两个钢筋之间的敷设间距把控,则一般采用目测或卷尺测量的方式进行控制,设置的间距一般存在偏差,无法实现等距离配筋,影响楼板结构的强度要求;且钢筋进行配筋经纬铺设后,需要对钢筋的交错点底侧设置钢筋马镫进行支撑,使钢筋处于混凝图结构的中层部位,但钢筋铺设后处于与木模直接接触的状态,施工人员在安放钢筋马镫时需要对绑扎后的钢筋网进行向上提拉,并于钢筋网底端塞入钢筋马镫,现有的施工方式施工人员提拉过程费力且不易于钢筋马镫的安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柱、转爪、拨片、弹簧、掀板、活动铰链和手拧螺栓;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钢筋滑孔;所述定位柱的侧壁面顶端两侧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呈内螺纹状;所述定位柱的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钢筋滑孔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嵌槽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嵌槽的两侧壁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柱的另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与所述钢筋滑孔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嵌槽的底端设有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嵌槽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爪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嵌槽内,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转爪的一侧,并与所述转爪呈可转动设置;所述拨片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内,所述拨片的顶端两侧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定位柱实现转动,所述拨片的一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拨片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贴合支撑于所述转爪的端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杆固定设置,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拨片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掀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面,所述掀板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柱的顶端一侧通过活动铰链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掀板的表面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读数孔,所述掀板的底侧与所述定位柱的顶面之间呈空隙状,形成标尺活动槽;所述手拧螺栓设置于所述掀板的侧壁两侧,所述手拧螺栓与所述定位孔呈螺纹固定,实现所述掀板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截面呈“门”字形结构,所述钢筋滑孔贯穿所述定位柱的中心面,所述钢筋滑孔的顶端呈半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侧壁面底端两侧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对称设置于所述钢筋滑孔的两侧,所述定位柱的底端两侧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包括本体块、侧板块和插接凸块,所述本体块的顶面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本体块顶槽,所述本体块的侧壁面呈曲面状;所述侧板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块的壁面两侧,并与所述本体块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插接凸块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板块的内壁,并与所述侧板块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插接凸块滑动嵌入所述插接槽内,所述侧板块贴合于所述定位柱的侧壁面,所述本体块贴合所述钢筋滑孔的侧壁面,实现所述插接块与所述定位柱插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呈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嵌槽的高度长于所述第一嵌槽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转爪包括转爪架、转爪片和连接杆;所述转爪片的数量为两个,呈两侧对称设置,每片所述转爪片的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嵌槽的内壁,每片所述转爪片呈月牙形状,且每片所述转爪片的圆弧呈向上设置;所述转爪架连接固定于两侧所述转爪片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连接两侧所述转爪片的端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设置,所述扭簧的侧端抵合于所述转爪架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拨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嵌槽的宽度相适应,所述拨片的底端呈向外翻折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拨片的弯折处的外壁呈固定设置;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壁呈锯齿状结构,形成支撑块锯齿,所述支撑块锯齿与所述连接杆呈摩擦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掀板一侧截面呈“S”形结构,所述掀板的一侧可转动贴合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面,所述掀板的一侧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掀板的一端可转动贴合于所述定位柱的一侧顶端。进一步的,所述读数孔呈矩形结构,所述读数孔呈横向设置于掀板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掀板的两侧设有箭头,所述箭头对称设置于所述读数孔的两侧,且所述箭头印刻于所述掀板上,每侧所述箭头的指向于所述读数孔的中心点,且与所述钢筋滑孔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方向。进一步的,所述标尺活动槽的顶端设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固定于所述掀板的底面,并设置于所述读数孔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对楼板预埋钢筋进行等距间隔定位的装置,该装置可设置于楼板预制的木模上,通过卷尺与定位柱之间快速压合装配,并对卷尺的读数,可将定位柱进行横向快速定位设置,再将定位柱与钢筋之间进行穿孔插接,实现对钢筋的等距设置,装置结构小巧,便于施工携带,与卷尺或其他量具配合,均为施工现场常用的测量用具,装置使用具有较强的便利性,实现了对钢筋快速的等距设置,保证了钢筋预埋工艺的标准,保证了建筑楼板的结构强度。本装置的定位柱通过拨片形式,可对定位后的钢筋进行自动下落,钢筋下落敷设后定位柱结构的组件可快速复位,且施工人员可直接将定位柱结构进行拾取,施工的工艺流程效率高,施工便利性强。本装置的定位柱与不同尺寸的插接块进行插接,实现定位柱两侧装配的插接块之间具有不同的夹缝宽度,满足不同直径的钢筋精准的落入钢筋滑孔的中心位置,钢筋与定位柱取消夹持后的定位精准性强。本装置的定位柱结构在对钢筋进行等距设置时,同时对钢筋实现托举作用,可是钢筋处于滞空状态,可方便施工人员对钢筋的交错点进行托底设置钢筋马镫,省去了对钢筋的托起过程,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避免了对钢筋二次托起造成的钢筋移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流程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定位柱装配有插接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定位柱1;钢筋滑孔1-1、定位孔1-2、第一嵌槽1-3、第一转轴1-4、第二嵌槽1-5、支承杆1-6、第二转轴1-7、插接槽1-8;转爪2;转爪架2-1、转爪片2-2、连接杆2-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1)、转爪(2)、拨片(3)、弹簧(4)、掀板(5)、活动铰链(6)和手拧螺栓(7);/n所述定位柱(1)的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钢筋滑孔(1-1);所述定位柱(1)的侧壁面顶端两侧设有定位孔(1-2),每个所述定位孔(1-2)呈内螺纹状;所述定位柱(1)的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一嵌槽(1-3),所述第一嵌槽(1-3)与所述钢筋滑孔(1-1)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嵌槽(1-3)内设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嵌槽(1-3)的两侧壁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柱(1)的另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二嵌槽(1-5),所述第二嵌槽(1-5)与所述钢筋滑孔(1-1)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嵌槽(1-5)的底端设有支承杆(1-6),所述支承杆(1-6)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嵌槽(1-5)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爪(2)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嵌槽(1-3)内,所述第一转轴(1-4)贯穿所述转爪(2)的一侧,并与所述转爪(2)呈可转动设置;所述拨片(3)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1-5)内,所述拨片(3)的顶端两侧通过第二转轴(1-7)与所述定位柱(1)实现转动,所述拨片(3)的一端设有支撑块(3-1),所述支撑块(3-1)与所述拨片(3)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块(3-1)的侧壁贴合支撑于所述转爪(2)的端部;所述弹簧(4)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1-5)内,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杆(1-6)固定设置,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拨片(3)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掀板(5)设置于所述定位柱(1)的顶面,所述掀板(5)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柱(1)的顶端一侧通过活动铰链(6)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掀板(5)的表面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读数孔(5-1),所述掀板(5)的底侧与所述定位柱(1)的顶面之间呈空隙状,形成标尺活动槽(5-2);所述手拧螺栓(7)设置于所述掀板(5)的侧壁两侧,所述手拧螺栓(7)与所述定位孔(1-2)呈螺纹固定,实现所述掀板(5)与所述定位柱(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1)、转爪(2)、拨片(3)、弹簧(4)、掀板(5)、活动铰链(6)和手拧螺栓(7);
所述定位柱(1)的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钢筋滑孔(1-1);所述定位柱(1)的侧壁面顶端两侧设有定位孔(1-2),每个所述定位孔(1-2)呈内螺纹状;所述定位柱(1)的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一嵌槽(1-3),所述第一嵌槽(1-3)与所述钢筋滑孔(1-1)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嵌槽(1-3)内设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嵌槽(1-3)的两侧壁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柱(1)的另一侧壁呈镂空状结构,形成第二嵌槽(1-5),所述第二嵌槽(1-5)与所述钢筋滑孔(1-1)的侧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嵌槽(1-5)的底端设有支承杆(1-6),所述支承杆(1-6)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嵌槽(1-5)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爪(2)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嵌槽(1-3)内,所述第一转轴(1-4)贯穿所述转爪(2)的一侧,并与所述转爪(2)呈可转动设置;所述拨片(3)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1-5)内,所述拨片(3)的顶端两侧通过第二转轴(1-7)与所述定位柱(1)实现转动,所述拨片(3)的一端设有支撑块(3-1),所述支撑块(3-1)与所述拨片(3)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块(3-1)的侧壁贴合支撑于所述转爪(2)的端部;所述弹簧(4)设置于所述第二嵌槽(1-5)内,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杆(1-6)固定设置,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拨片(3)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掀板(5)设置于所述定位柱(1)的顶面,所述掀板(5)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柱(1)的顶端一侧通过活动铰链(6)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掀板(5)的表面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读数孔(5-1),所述掀板(5)的底侧与所述定位柱(1)的顶面之间呈空隙状,形成标尺活动槽(5-2);所述手拧螺栓(7)设置于所述掀板(5)的侧壁两侧,所述手拧螺栓(7)与所述定位孔(1-2)呈螺纹固定,实现所述掀板(5)与所述定位柱(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截面呈“门”字形结构,所述钢筋滑孔(1-1)贯穿所述定位柱(1)的中心面,所述钢筋滑孔(1-1)的顶端呈半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楼板施工用预埋钢筋的等距配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侧壁面底端两侧设有插接槽(1-8),所述插接槽(1-8)对称设置于所述钢筋滑孔(1-1)的两侧,所述定位柱(1)的底端两侧设有插接块(8),所述插接块(8)包括本体块(8-1)、侧板块(8-2)和插接凸块(8-3),所述本体块(8-1)的顶面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本体块顶槽(8-1-1),所述本体块(8-1)的侧壁面呈曲面状;所述侧板块(8-2)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块(8-1)的壁面两侧,并与所述本体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