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张拉施工是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是预应力施工最关键的工序,是安全壳具备抵抗内部压力及外部冲击力功能的显著标志,为核反应堆的第三道安全屏障。海外“华龙一号”首堆预应力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单机组钢绞线用量高达2500余吨,是国内CPR1000核电机组的2倍,工程量巨大,预应力廊道净空设计尺寸为高2.900米、宽3.550米,净空低矮,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时,预应力张拉千斤顶高度为1.876米,钢绞线外露预留长度为1.250米,空间受限,施工困难,需要将千斤顶翻转倾斜,降低高度,以便钢绞线安装于千斤顶中,为此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利用廊道顶部封锚头预埋螺栓作为受力点、手拉葫芦歪拉斜拽调整千斤顶位置和翻转角度,千斤顶重量为2.8吨。施工时,因高度限制千斤顶又只能水平倒运,就位过程繁琐,位置控制困难,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位、倾斜、上升过程中共需要五个熟练操作工和四个手拉葫芦协作施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空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液压泵站(3)、手动绞盘装置(4)和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所述液压举升千斤顶(5)设置在牵引车(1)上,液压泵站(3)为液压举升千斤顶(5)提供动力,实现液压举升千斤顶(5)的举升作用;所述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之间设置有支撑转轴(6),支撑转轴(6)分别与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转动连接,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转轴(6)配套的吊装孔,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通过支撑转轴(6)吊装在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之间,并可上下翻转;所述手动绞盘装置(4)包括绞车卷筒,绞车卷筒通过牵引绳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液压泵站(3)、手动绞盘装置(4)和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所述液压举升千斤顶(5)设置在牵引车(1)上,液压泵站(3)为液压举升千斤顶(5)提供动力,实现液压举升千斤顶(5)的举升作用;所述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之间设置有支撑转轴(6),支撑转轴(6)分别与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转动连接,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两侧设置有与支撑转轴(6)配套的吊装孔,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通过支撑转轴(6)吊装在两个液压举升千斤顶(5)之间,并可上下翻转;所述手动绞盘装置(4)包括绞车卷筒,绞车卷筒通过牵引绳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连接,可通过手摇动绞车卷筒来拉拽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使其翻转;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可通过液压举升千斤顶(5)举升到规定位置,通过手动绞盘装置(4)进行翻转角度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两侧设置有钢背带(2),所述钢背带(2)上端开孔并套在支撑转轴(6)上,下端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下表面固定连接,减少支撑转轴(6)所受的剪切力,增强装置安全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背带(2)下端设置有通孔,相应的,所述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栓孔,将高强度螺栓伸入通孔与螺栓孔内,实现钢背带(2)与预应力张拉千斤顶(7)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式翻转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下方设置有两个重型平顶万向轮(8)、两个重型平顶定向轮(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耿秀伟,谷斌,朱兵,王祥德,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