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354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提供了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置在已架设简支箱梁前端的激光雷达测距仪与设置在架桥机的主梁下表面两侧的梁缝宽度监控仪,梁缝宽度监控仪处于待架设简支箱梁后端的上方。根据梁缝宽度监控仪采集的视频影像估算待架设简支箱梁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距离,随后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靠近已架设简支箱梁,下一步控制待架设简支箱梁缓慢下降,激光雷达测距仪开始采集待架设简支箱梁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端面的实际距离,再次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进行前移或后移与已架设简支箱梁保持设计要求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完成待架设简支箱梁的落梁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建设领域,特别设计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梁场预制的24m、32m及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4m、32m及40m简支箱梁的架设,一般采用运架分离式或运架一体机的架设方式,现有技术中的架桥机10包括主梁11,主梁11上设置有用于起吊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前吊梁小车12、后吊梁小车13,运架一体式架桥机的主梁11的前端、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车14、后车15,运架分离式架桥机的主梁11的前端、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后支腿,架设箱梁过程中前车14或前支腿皆处于已架设简支箱梁20上。待架设箱梁30架设时,运架分离式架梁方式是运梁车从预制梁场驮运预制箱梁到安装好架桥机的架梁现场,先进行喂梁,然后进行粗调对位,落梁,当梁底距离千斤顶面200mm时进行线路纵向横向的精确对位。在喂梁、落梁、对位的架梁整个过程中,每个关键位置需要安排监控人员进行监控配合,需要及时把喂梁、落梁相关信息传输到运梁车和架桥机操作人员那里,需要多人相互配合,各个过程信息必须保证传输正确,依靠团队力量才能完成整个喂梁、落梁任务。整个喂梁落梁过程耗时时间长,监控人员和操作人员交互连通频繁,需要配合人员多,架梁效率不高,一次落梁精确度不高,安全风险大。采用运架一体机进行运架高速铁路24m、32m及40m简支箱梁施工的方式,省去了运梁车,运梁和架梁采用一套装备,但整个落梁对位过程操作与运架分离式的架桥机落梁过程基本一致。两种落梁对位方式和精确对位效果均没有本质上的改观,都要经过粗调,之后人工利用三向千斤顶精调。其信息传输模式是由监控人员指挥运梁车和架桥机操作人员完成整个运梁、架梁和落梁对位过程,信号发出源多,信号发出源是辅助监控人员,运梁车和架桥机操作员被动接收到信号后被动操控架桥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在架桥机落梁时实时监控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位置情况,确保其进行精准对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已架设简支箱梁前端的激光雷达测距仪与设置在架桥机的主梁下表面两侧的梁缝宽度监控仪,所述梁缝宽度监控仪处于待架设简支箱梁后端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下表面对应待架设简支箱梁的前端、后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垫石中线监控仪。进一步的,所述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下表面的前后位置处皆设置有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梁顶中线监控仪,所述梁顶中线监控仪临近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上表面的前端位置处,所述梁顶中线监控仪镜头中心对准待架设简支箱梁上表面的中心线。进一步的,后车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音视频监控平台,所述音视频监控平台与激光雷达测距仪、梁缝宽度监控仪、垫石中线监控仪、梁顶中线监控仪及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通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在架桥机落梁时实时监控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位置情况,确保其进行精准对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待架设简支箱梁落梁前将激光雷达测距仪、梁缝宽度监控仪、垫石中线监控仪、梁顶中线监控仪及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安装固定,并使其与驾驶室内的音视频监控平台通讯连接;S2、操控人员根据梁缝宽度监控仪采集的视频影像大致估算待架设简支箱梁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距离,随后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靠近已架设简支箱梁;S3、操控人员通过垫石中线监控仪采集的视频影像判断待架设简支箱梁前端、后端支座的中线是否与桥梁墩柱上的垫石的中线对齐,随后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的前端、后端支座与桥梁墩柱上的垫石对齐;S4、操控人员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缓慢下降,激光雷达测距仪开始采集待架设简支箱梁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端面的实际距离,随后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进行前移或后移与已架设简支箱梁保持设计距离;S5、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实时采集待架设简支箱梁的梁底与桥梁墩柱的上表面的距离,到达设定距离后暂停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下降,在桥梁墩柱上布置安装辅具,同时拆除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S6、待架设简支箱梁继续下降,梁顶中线监控仪采集待架设简支箱梁上方的中线位置的视频影像,操控人员判断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中线是否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中线平齐,如果平齐则将待架设简支箱梁下降完全落梁对位,如果不平齐,操控人员再根据激光雷达测距仪、梁缝宽度监控仪、垫石中线监控仪采集的信息操控前吊梁小车、后吊梁小车调整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位置,保证待架设简支箱梁的中线与已架设简支箱梁的中线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操控人员由以往的被动操控架桥机落梁对位,变为主动操控架桥机落梁对位,操控人员主动性更强,操控架桥机的效率更高;2、落梁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光雷达测距仪、监控仪等,可一次性快速精准落梁对位,不需要二次调整,节省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3、落梁过程无需过多辅助监控人员,减少施工操作人员,节省施工成本,减少安全风险;4、落梁过程实现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符合国家对智慧化施工的定位;5、可实时方便快速传输落梁工况数据到相关监督控制中心,实现落梁施工的数字化,便于监督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中部位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部位B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主梁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0、架桥机;11、主梁;12、前吊梁小车;13、后吊梁小车;14、前车;15、后车;20、已架设简支箱梁;30、待架设简支箱梁;1、激光雷达测距仪;2、梁缝宽度监控仪;3、垫石中线监控仪;4、梁顶中线监控仪;5、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6、音视频监控平台。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已架设简支箱梁20前端的激光雷达测距仪1与设置在架桥机10的主梁11下表面两侧的梁缝宽度监控仪2,所述梁缝宽度监控仪2处于待架设简支箱梁30后端的上方。梁缝宽度监控仪2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处于主梁11的下表面两侧位置处,梁缝宽度监控仪2的光路方向朝向下方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后端,操控人员根据梁缝宽度监控仪2采集的视频影像大致估算待架设简支箱梁30与已架设简支箱梁20的距离,随后操控前吊梁小车12、后吊梁小车13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30靠近已架设简支箱梁20,下一步就可以控制待架设简支箱梁30缓慢下降,激光雷达测距仪1开始采集待架设简支箱梁30与已架设简支箱梁20的端面的实际距离,再次操控前吊梁小车12、后吊梁小车13使得待架设简支箱梁30进行前移或后移与已架设简支箱梁20保持设计要求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完成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落梁对位。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已架设简支箱梁(20)前端的激光雷达测距仪(1)与设置在架桥机(10)的主梁(11)下表面两侧的梁缝宽度监控仪(2),所述梁缝宽度监控仪(2)处于待架设简支箱梁(30)后端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已架设简支箱梁(20)前端的激光雷达测距仪(1)与设置在架桥机(10)的主梁(11)下表面两侧的梁缝宽度监控仪(2),所述梁缝宽度监控仪(2)处于待架设简支箱梁(30)后端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1)的下表面对应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前端、后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垫石中线监控仪(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下表面的前后位置处皆设置有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梁顶中线监控仪(4),所述梁顶中线监控仪(4)临近待架设简支箱梁(30)的上表面的前端位置处,所述梁顶中线监控仪(4)镜头中心对准待架设简支箱梁(30)上表面的中心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后车(15)上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音视频监控平台(6),所述音视频监控平台(6)与激光雷达测距仪(1)、梁缝宽度监控仪(2)、垫石中线监控仪(3)、梁顶中线监控仪(4)及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5)通讯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支箱梁落梁对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待架设简支箱梁(30)落梁前将激光雷达测距仪(1)、梁缝宽度监控仪(2)、垫石中线监控仪(3)、梁顶中线监控仪(4)及梁底激光雷达测距仪(5)安装固定,并使其与驾驶室内的音视频监控平台(6)通讯连接;
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衍领万鹏杨建福罗九林陆慧郭春晖蒋中明谌启发梁志新王治斌周光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