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及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等3C数码产品(即计算机、通信类、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合称,也称之为信息家电)由于其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产量也节节攀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3C数码产品都需要进行一个装盒的过程。在传统技术中,3C数码产品的装盒操作大多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随着市场的发展,生产厂家迫切需要一种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可灵活切换产品的打包装盒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前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和方法,其自动化程度高,占地较少,能够灵活适用多种数码产品的装盒操作,尤其适用于比较复杂的装盒操作应用场景。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机器视觉系统、第二机器视觉系统、工控机、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以及一个装盒机器人;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器视觉系统、所述第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所述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机器视觉系统、第二机器视觉系统、工控机、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以及一个装盒机器人;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器视觉系统、所述第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所述装盒机器人信号连接;/n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于输送被任意放置在其上的待装盒电子产品的各类零部件;所述第一机器人视觉系统,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上料输送线所传输的零部件的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工控机,以供所述工控机基于机器视觉算法获取对应的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包括零部件的种类、位置、姿态、颜色和速度信息;所述工控机,还用于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机器视觉系统、第二机器视觉系统、工控机、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以及一个装盒机器人;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器视觉系统、所述第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所述装盒机器人信号连接;
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于输送被任意放置在其上的待装盒电子产品的各类零部件;所述第一机器人视觉系统,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上料输送线所传输的零部件的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工控机,以供所述工控机基于机器视觉算法获取对应的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包括零部件的种类、位置、姿态、颜色和速度信息;所述工控机,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结果,为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以及所述装盒机器人制定任务规划,向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以及所述装盒机器人发送控制指令;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用于抓取不同的零部件进行姿态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零部件传递给所述装盒机器人;所述装盒机器人,用于在设置于所述装盒机器人上方的所述第二机器视觉系统采集图像的监督下完成正确装盒,并将完成装盒的电子产品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线上,以供输送所述电子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线和所述下料输送线平行反向排列,所述至少两个分拣机器人排列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一侧,所述装盒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下料输送线的一侧;所述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呈岛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分拣机器人与所述装盒机器人的工作区域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器人与所述装盒机器人的末端均设置有能对待装盒电子产品的各类零部件进行抓取、旋转、固定或安装操作的末端执行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交换机;所述工控机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与所述第一机器视觉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征,张弓,王建,侯至丞,梁济民,杨文林,包翔宇,王卫军,韩彰秀,张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