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03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涉及电控单元烧写,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线束只能一对一烧写的技术问题,所述烧写线束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线束、分线束,所述主线束设有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以及用于连接ECU的通讯接口,所述分线束包括多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分支线束,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通过所述主线束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通讯接口,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电控系统连接的系统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ECU对应的主线束、多个与不同电控系统对应的分支线束,可以满足多种电控系统对ECU进行烧写,在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进行混线生产时,无需频繁更换烧写线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
本技术涉及电控单元烧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
技术介绍
电控单元(ECU)是发动机的综合控制装置。它的功用是根据自身存储的程序对发动机各传感器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控制有关执行器动作,达到快速、准确、自动控制发动机工作的目的。为了使不同用途发动机能发挥其作用,需要对ECU进行烧写不同的软件程序,从而达到精准控制的要求。烧写ECU程序时,需要使用烧写线束连接烧写工具方可实现ECU数据烧写。目前,由于存在多种电控系统和用途的柴油机,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的烧写线束也不同。现有的柴油机烧写线束是使用一对一模式,即一种线束只能烧写一种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不能兼容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同时烧写,在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进行混线生产时,需要频繁更换烧写线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线束、分线束,所述主线束设有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以及用于连接ECU的通讯接口,所述分线束包括多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分支线束,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通过所述主线束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通讯接口,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电控系统连接的系统接口。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通讯接口通过CAN总线的方式进行通讯。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接口为DB9针通用性接口,其中,CAN总线通讯的CANH信号线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DB9-2插针,CAN总线通讯的CANL信号线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DB9-7插针。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接口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将所述通讯接口边缘扣紧的扣接部。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手持部。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为凸台或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主线束以及各分支线束均设有抗干扰磁环。进一步地,所述主线束以及各分支线束的外围均设有屏蔽层。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技术通过设置与ECU对应的主线束、多个与不同电控系统对应的分支线束,使烧写线束可以满足多种电控系统对ECU进行烧写,在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进行混线生产时,无需频繁更换烧写线束,有效解决不同用途及电控系统之间线束来回切换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通讯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通讯接口、B-外壳、C-扣接部、D-锁紧螺栓、E-手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3,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线束、分线束。主线束设有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以及用于连接ECU的通讯接口A。分线束包括多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分支线束,各分支线束分别通过主线束连接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通讯接口A,各分支线束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电控系统连接的系统接口。如图1所示,分线束包括分支线束1-分支线束n,各分支线束分别通过系统接口连接不同的电控系统或用途,各系统接口是与具体的电控系统或用途一一对应的。烧写时只需将分线束中对应用途及电控系统的分支线束与电控系统连接,将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连接好,并将通讯接口连接到电控单元ECU,即可对电控单元ECU进行数据烧写。在本实施例中,通讯接口A通过CAN总线的方式进行通讯。通讯接口A为DB9针通用性接口,其中,CAN总线通讯的CANH信号线连接通讯接口A的DB9-2插针,如图2中2号插针,CAN总线通讯的CANL信号线连接通讯接口A的DB9-7插针,如图2中7号插针。即分支线束1-分支线束n中的CANH信号线连接通讯接口A的DB9-2插针,CANL信号线连接通讯接口A的DB9-7插针。在本实施例中,通讯接口A设有外壳B,外壳B上设有将通讯接口A边缘扣紧的扣接部C。外壳B由上壳和下壳组成,上壳和下壳通过螺栓锁紧,上壳和下壳均设有扣接部C,上壳和下壳合一起时,现个扣接部C将通讯接口A边缘扣紧。通讯接口A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螺栓E,通讯接口A插接到电控单元ECU后,再通过锁紧螺栓E锁紧在电控单元ECU上,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外壳B上设有手持部D,用于方便插拔通讯接口A,手持部D为凸台或凹槽,方便手指使力。主线束以及各分支线束均设有抗干扰磁环,抗干扰磁环为铁氧体磁环,可以提高主线束以及各分支线束的抗干扰性。主线束以及各分支线束的外围均设有屏蔽层,主线束的屏蔽层与各分支线束的屏蔽层电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本技术通过设置与ECU对应的主线束、多个与不同电控系统对应的分支线束,使烧写线束可以满足多种电控系统对ECU进行烧写,在不同用途或电控系统的柴油机进行混线生产时,无需频繁更换烧写线束,有效解决不同用途及电控系统之间线束来回切换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线束、分线束,所述主线束设有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以及用于连接ECU的通讯接口(A),所述分线束包括多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分支线束,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通过所述主线束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通讯接口(A),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电控系统连接的系统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线束、分线束,所述主线束设有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以及用于连接ECU的通讯接口(A),所述分线束包括多个以并联方式连接的分支线束,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通过所述主线束连接所述电源接头、电源开关、点火开关、通讯接口(A),各所述分支线束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电控系统连接的系统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A)通过CAN总线的方式进行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柴油机电控单元烧写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A)为DB9针通用性接口,其中,CAN总线通讯的CANH信号线连接所述通讯接口(A)的DB9-2插针,CAN总线通讯的CANL信号线连接所述通讯接口(A)的DB9-7插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