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弈好专利>正文

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3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包括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上部前侧内设有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内中部设有磁性插口,所述磁性插口内插接磁吸插头,所述手机放置槽上方铰接设有上挡盖,所述上挡盖上部铰接支撑板,所述装置盒体上部后侧设有和支撑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装置盒体后侧内设有绕线轮和绕线腔,所述绕线轮上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连接三用充电头,另一端贯通承接柱且电性连接磁性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整体小巧,收纳轻便,方便适配各种类型插孔的充电设备,为双向充电提高应用市场,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
本技术涉及充电线
,具体是指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的进步发展,当代人们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手机,频繁使用手机人们也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外出时手机没有电,却忘带充电设备或带了充电设备而附近却并无电源可供电,此时又亟需供电收接重要电话信息,或者用于付款共享充电宝,或者和朋友一同乘车一方满电一方关机的情况,的确让人尴尬,目前部分手机机型已经具备了双向充电的功能,但是适应双向充电的充电线还没普及,因此亟待出现一种双向充电用的充电线来解决以后的充电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结构合理,整体小巧,收纳轻便,方便适配各种类型插孔的充电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包括装置盒体,所述装置盒体上部前侧内设有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内中部设有磁性插口,所述磁性插口内插接磁吸插头,所述磁吸插头放置于装置盒体左端的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开口处设有卡扣连接的侧挡盖,所述手机放置槽上方铰接设有上挡盖,所述上挡盖上部铰接支撑板,所述装置盒体上部后侧设有和支撑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装置盒体后侧内设有绕线轮和绕线腔,所述绕线轮设置在绕线腔内,所述绕线轮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手动旋钮,转轴贯通且转动连接绕线腔底部,所述绕线轮顶部和绕线腔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承接柱,所述绕线轮上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连接三用充电头,另一端贯通承接柱且电性连接磁性插口,所述手动旋钮设置在装置盒体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放置槽两端分别铰接装置盒体内部,适配手机翻转的一定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磁吸插头包括LightningDock插头、Type-c插头和MicroUSB插头,适配不同的手机插孔。进一步的,所述上挡盖活动端和装置盒体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磁铁吸片,打开合上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槽设置有三个,不同的倾角。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盒体前侧靠近上挡盖处设有弧形凹槽,方便扣取打开上挡盖。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放置槽内设有橡胶垫,保护手机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盒体一侧设有电性连接磁性插口的USB插孔,可以当做可以充电的手机直接使用,直接通过充电宝或者外接电源进行充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的两端插头均可适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充电头,适用性强;设置的绕线轮可以将拉长的导线收纳起来,减少空间,方便携带;设置的支撑板和限位卡槽,可以给供电或者待充电的设备,提供手机支架的功能,方便实用。本装置结构合理,整体小巧,收纳轻便,方便适配各种类型插孔的充电设备,为双向充电提高应用市场,适宜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绕线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手机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装置盒体,2、手机放置槽,3、磁性插口,4、磁吸插头,5、侧挡盖,6、上挡盖,7、支撑板,8、限位卡槽,9、绕线轮,10、手动旋钮,11、承接柱,12、充电线,13、三用充电头,14、阻尼器,15、磁铁吸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包括装置盒体1,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前侧内设有手机放置槽2,所述手机放置槽2内中部设有磁性插口3,所述磁性插口3内插接磁吸插头4,所述磁吸插头4放置于装置盒体1左端的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开口处设有卡扣连接的侧挡盖5,所述手机放置槽2上方铰接设有上挡盖6,所述上挡盖6上部铰接支撑板7,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后侧设有和支撑板7相配合的限位卡槽8,所述装置盒体1后侧内设有绕线轮9和绕线腔,所述绕线轮9设置在绕线腔内,所述绕线轮9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手动旋钮10,转轴贯通且转动连接绕线腔底部,所述绕线轮9顶部和绕线腔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承接柱11,所述绕线轮9上设有充电线12,所述充电线12一端连接三用充电头13,另一端贯通承接柱11且电性连接磁性插口3,所述手动旋钮10设置在装置盒体1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4。所述手机放置槽2两端分别铰接装置盒体1内部,所述磁吸插头4包括LightningDock插头、Type-c插头和MicroUSB插头,所述上挡盖6活动端和装置盒体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磁铁吸片15,所述限位卡槽8设置有三个,所述装置盒体1前侧靠近上挡盖6处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手机放置槽2内设有橡胶垫,所述装置盒体1一侧设有电性连接磁性插口3的USB插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旋转手动旋钮10,释放充电线12,阻尼器14防止充电线12自转动回收,更换匹配的磁吸插头4,将一部手机放置在手机放置槽2内,另一部移动设备连接三用充电头13,完成双向充电。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包括装置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前侧内设有手机放置槽(2),所述手机放置槽(2)内中部设有磁性插口(3),所述磁性插口(3)内插接磁吸插头(4),所述磁吸插头(4)放置于装置盒体(1)左端的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开口处设有卡扣连接的侧挡盖(5),所述手机放置槽(2)上方铰接设有上挡盖(6),所述上挡盖(6)上部铰接支撑板(7),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后侧设有和支撑板(7)相配合的限位卡槽(8),所述装置盒体(1)后侧内设有绕线轮(9)和绕线腔,所述绕线轮(9)设置在绕线腔内,所述绕线轮(9)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手动旋钮(10),转轴贯通且转动连接绕线腔底部,所述绕线轮(9)顶部和绕线腔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承接柱(11),所述绕线轮(9)上设有充电线(12),所述充电线(12)一端连接三用充电头(13),另一端贯通承接柱(11)且电性连接磁性插口(3),所述手动旋钮(10)设置在装置盒体(1)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充电用充电线,包括装置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前侧内设有手机放置槽(2),所述手机放置槽(2)内中部设有磁性插口(3),所述磁性插口(3)内插接磁吸插头(4),所述磁吸插头(4)放置于装置盒体(1)左端的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开口处设有卡扣连接的侧挡盖(5),所述手机放置槽(2)上方铰接设有上挡盖(6),所述上挡盖(6)上部铰接支撑板(7),所述装置盒体(1)上部后侧设有和支撑板(7)相配合的限位卡槽(8),所述装置盒体(1)后侧内设有绕线轮(9)和绕线腔,所述绕线轮(9)设置在绕线腔内,所述绕线轮(9)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手动旋钮(10),转轴贯通且转动连接绕线腔底部,所述绕线轮(9)顶部和绕线腔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承接柱(11),所述绕线轮(9)上设有充电线(12),所述充电线(12)一端连接三用充电头(13),另一端贯通承接柱(11)且电性连接磁性插口(3),所述手动旋钮(10)设置在装置盒体(1)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4)。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弈好康敏娜裴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侯弈好康敏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