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1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采用交流接触器本体外套设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所述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分别由防水法兰头处通过,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中的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靠近盖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盖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与壳体连接设置有旋钮,所述盖体和壳体由连接紧固件连接,不易分离、丢失,方便运输,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在配电领域经常需要采用接触器来进行频繁的电源分断/闭合,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与灭弧系统、辅助触头、支架或外壳等部分组成,使用时,易渗滴水进入内部,容易出现短路和金属件生锈,安全性不高,螺栓安装位置不能密封防水,绝缘性能较低,难以满足现有的新型的多功能型交流接触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和密封壳,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设置在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靠近盖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盖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两侧的滑块分别与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中部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与壳体连接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驱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的端部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与盖体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与壳体相对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和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栓紧固件。优选的是,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固定座和螺栓,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对应的盖体和壳体边缘,所述盖体上的固定座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壳体上的固定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通孔进入螺纹通孔。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紧固件设置在壳体和盖体的两侧上部边缘。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开口向上。优选的是,所述盖体上的滑槽为左高又低的斜槽,所述壳体上的滑槽与盖体上的滑槽以壳体与盖体交接处为轴线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交流接触器本体外套设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所述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分别由防水法兰头处通过,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中的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靠近盖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盖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与壳体连接设置有旋钮,通过转动旋钮,所述第一弓型连杆的端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弓型连杆带动第二弓型连杆一起运动,将盖体与壳体分开或闭合,当盖体与壳体闭合时,所述盖体与壳体相对的密封圈将整个密封壳密封,所述壳体和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将盖体和壳体进一步紧固,所述盖体和壳体由连接紧固件连接,不易分离、丢失,方便运输,所述旋钮的扭动可进一步施加盖体对壳体的密封压力,再有螺栓紧固件的紧固,所述交流接触器得到很好的防水和防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和盖体闭合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和盖体分离时结构示意图。所示附图中,交流接触器本体1,壳体2,盖体3,防水法兰头4,第一弓型连杆5,第二弓型连杆6,滑槽7,滑块8,转轴9,旋钮10,密封圈11,固定座12,螺栓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1和密封壳,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1设置在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2和盖体3,所述壳体2和盖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4,所述壳体2和盖体3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交流接触器的密封壳前、后壁上边缘,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弓型连杆5和第二弓型连杆6,所述连接紧固件设置在壳体2和盖体3的两侧上部边缘,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和第二弓型连杆6开口向上,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一端设置在壳体2靠近盖体3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3上的滑槽7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6一端设置在盖体3靠近壳体2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2上的滑槽7内,所述盖体3上的滑槽7为左高又低的斜槽,所述壳体2上的滑槽7与盖体3上的滑槽7以壳体2与盖体3交接处为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滑块8,所述两侧的滑块8分别与第一弓型连杆5和第二弓型连杆6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和第二弓型连杆6中部通过转轴9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与壳体2连接设置有旋钮10,所述旋钮10通过驱动轴与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的端部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弓型连杆6与盖体3的连接处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所述盖体3与壳体2相对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壳体2和盖体3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栓13紧固件,所述螺栓13紧固件包括固定座12和螺栓13,所述固定座12设置在对应的盖体3和壳体2边缘,所述盖体3上的固定座12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壳体2上的固定座1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13穿过通孔进入螺纹通孔,所述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分别由防水法兰头4处通过,通过转动旋钮10,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的端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弓型连杆5带动第二弓型连杆6一起运动,将盖体3与壳体2分开或闭合,当盖体3与壳体2闭合时,所述盖体3与壳体2相对的密封圈11将整个密封壳密封,所述壳体2和盖体3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栓13紧固件,所述螺栓13紧固件将盖体3和壳体2进一步紧固,所述盖体3和壳体2由连接紧固件连接,不易分离、丢失,方便运输,所述旋钮10的扭动可进一步施加盖体3对壳体2的密封压力,再有螺栓13紧固件的紧固,所述交流接触器得到很好的防水和防护功能。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和密封壳,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设置在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靠近盖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盖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两侧的滑块分别与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中部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与壳体连接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驱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的端部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与盖体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与壳体相对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和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螺栓紧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和密封壳,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设置在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水法兰头,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靠近盖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盖体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一端设置在盖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壳体上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两侧的滑块分别与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和第二弓型连杆中部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与壳体连接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驱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弓型连杆的端部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弓型连杆与盖体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与壳体相对的边缘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兴辉纪海瑞曲红杰白晓磊林延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诺豪联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