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鼓和摩托车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86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鼓和摩托车变速系统。该变速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型线槽,型线槽的换挡坡度减小为30°至40°(现有技术中的换挡坡度往往大于40°,一般为50°左右),从而,在变挡时能够减轻拨叉受到的纵向力,同时增加拨叉受到的横向驱动力,从而达到避免换挡重的问题、实现轻松换挡的目的。进一步地,该变速鼓中还设置有空挡定位机构,能够起到定位空挡、增强空挡到位感的效果。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变速系统中,由于设置有上述变速鼓,从而也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鼓和摩托车变速系统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鼓和一种设置有该变速鼓的摩托车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要变换不同的挡位就必须通过变速鼓令不同的齿轮啮合,以形成不同的传动比。当摩托车发动机需要变换挡位时,用脚踩动变挡杆,使变挡杆旋转,变挡杆旋转带动变速鼓转动。变速鼓转动的同时,变速鼓通过其侧面上的型线槽推动拨叉左右移动,从而令不同的齿轮分别进入工作状态,达到换挡效果。目前,国内市场大部分摩托车发动机均存在换挡偏重的情况。而且,国内市场大部分摩托车发动机均存在空挡不易找的情况,即经常出现2挡挂空挡时直接进入1挡,或者1挡挂空挡时直接进入2挡的情况。此外,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异导致挡齿棘爪与棘爪之间间隙(可参见图8中的p)容易出现设计极限值,导致偶尔会出现两挡同时在挡的情况,引起打齿异响现象。因此,如何避免摩托车发动机换挡偏重、空挡不易找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两挡同时在挡的情况,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鼓和一种设置有该变速鼓的摩托车变速系统,能够解决换挡偏重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地还能够解决空挡不易找的问题,以及避免两挡同时在挡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型线槽,所述型线槽的换挡坡度为30°至40°。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所述型线槽的宽度为D,所述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为R,并且,D+n≥2R≥D,0≤n≤2mm。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所述型线槽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5mm至6mm,所述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的取值范围为3mm至4mm。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所述变速鼓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38mm至46mm。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所述变速鼓的直径为42mm。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所述型线槽包括用于控制左拨叉左右移动的左型线槽、用于控制右拨叉左右移动的右型线槽和用于控制中间拨叉的中间型线槽。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连续挡位换挡时交叉角度为零。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还包括空挡定位机构,所述空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鼓端部侧壁上的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凹槽适配的定位球;用于将所述定位球推送至所述定位凹槽内的压缩弹簧。优选地,在上述变速鼓中,还包括定位推杆,所述定位推杆为阶梯结构,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伸入所述压缩弹簧内,直径较大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压缩弹簧外且位于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定位球之间。一种摩托车变速系统,包括变速鼓、拨叉轴、主轴和副轴,所述变速鼓为如上文中所述的变速鼓。本技术提供的变速鼓中,换挡时拨叉的横向位移(即拨叉沿变速鼓轴向向左或向右移动的距离)不变,而换挡坡度变小。从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中,将型线槽的换挡坡度减小为30°至40°(现有技术中的换挡坡度往往大于40°,一般为50°左右),从而,在变挡时能够减轻拨叉受到的纵向力,同时增加拨叉受到的横向驱动力,从而达到避免换挡重的问题、实现轻松换挡的目的。进一步地,上述变速鼓中还设置有空挡定位机构,能够起到定位空挡、增强空挡到位感的效果。此外,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变速系统中,由于设置有上述变速鼓,从而也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上的型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的M-M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系统中的拨叉在主轴和副轴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系统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系统的组装结构侧视图;图7为图6中的Y-Y截面剖视图;图8为图6中的X-X截面剖视图。其中:1-压缩弹簧,2-定位推杆,3-定位球,4-定位凹槽,5-左拨叉,6-中间拨叉,7-右拨叉,8-变挡杆;图1中尺寸单位均为毫米(mm)。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上的型线槽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鼓。该变速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型线槽,该型线槽的换挡坡度为30°至40°。其中,本文中所说的“型线槽”,设置在变速鼓的侧壁上,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以令具有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分别啮合实现变速。可参见图1,图1中的粗线即为变速鼓上设置的三个型线槽的轮廓结构示意图。本文中所说的“换挡坡度”,是指型线槽的变挡型线与基础线之间的夹角,基础线即型线槽的基准线,变挡型线即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线槽中心线。该“换挡坡度”可参见图1中的序号e。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换挡时拨叉的横向位移(即拨叉沿变速鼓轴向向左或向右移动的距离)不变,而换挡坡度变小。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鼓中,将型线槽的换挡坡度减小为30°至40°(现有技术中的换挡坡度往往大于40°,一般为50°左右),从而,在变挡时能够减轻拨叉受到的纵向力,同时增加拨叉受到的横向驱动力,从而达到避免换挡重的问题、实现轻松换挡的目的。具体地,在上述变速鼓中,型线槽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优选为5mm至6mm,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的取值范围优选为3mm至4mm。(例如,如图1中所示,型线槽的宽度为5.5mm,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为3.55mm。)具体地,变速鼓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优选为38mm至46mm(例如42mm)。总之,在上述变速鼓中,若其型线槽的宽度为D,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为R,则满足如下条件:D+n≥2R≥D,0≤n≤2mm。具体地,在上述变速鼓中,型线槽包括用于控制左拨叉5左右移动的左型线槽、用于控制右拨叉7左右移动的右型线槽和用于控制中间拨叉6的中间型线槽。(可参见图1、图4和图8)在加工制造变速鼓上的型线槽时,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型线槽,所述型线槽的换挡坡度为30°至40°,所述换挡坡度是指型线槽的变挡型线与基础线之间的夹角,基础线即型线槽的基准线,变挡型线即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线槽中心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型线槽,所述型线槽的换挡坡度为30°至40°,所述换挡坡度是指型线槽的变挡型线与基础线之间的夹角,基础线即型线槽的基准线,变挡型线即用于控制拨叉左右移动的线槽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线槽的宽度为D,所述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为R,并且,D+n≥2R≥D,0≤n≤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线槽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5mm至6mm,所述型线槽的变挡型线和基础线连接处的倒角半径的取值范围为3mm至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鼓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38mm至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鼓的直径为4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线槽包括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民杰陈志勇徐桂林张亚志娄峰杨景吕信河柴兆炬张淑坤朱斌周围徐小飞徐凯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