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检测仪吸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0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酶免检测仪所使用的吸液泵。它包括步进电机和缸体,缸体的上侧内部安装有丝杆轴和推板,丝杆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相连,下端与推板固定;推板的下方连接有若干根活塞杆,活塞杆置于下侧缸体的内部垂直通道之内,垂直通道的上端为粗径端,内部安装有由压圈、弹簧座、弹簧、滑套、密封座和密封圈组成的加压密封机构,下端的外口安装快速气接头,用于与酶免检测仪的加样针相连。该吸液泵吸液精度高、密封效果好,可实现多位同步工作,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酶免检测仪,尤其是酶免检测仪的吸液装置,特别为全自动酶免检测仪所使用的吸液泵。
技术介绍
人体微量和痕量物质常常利用酶联免疫反应的方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国内外许多厂商研究开发出多种酶免检测仪,其中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开发大约已有15年的历史。与生化分析自动化不同,酶联免疫反应是在预先包被了试剂的多孔酶标板上进行,加样速度越快,则每个标本孵育时间的一致性就越高,孔间差异就越小。因此,医疗器械厂商不得不开发独立的、8~12通道的全自动样本处理机来满足这一技术要求,这就是“前处理设备”概念的由来。另一方面,对比生化分析仪的试验反应过程,酶联免疫试验是十分复杂的,这就要求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具备多任务平行处理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自由任务——资源管理系统,以保证随时增加任务菜单和急诊插入,并且要求酶免实验过程不受加样处理的影响。也就是说,“后处理设备”必须相对独立于“前处理设备”,以实现最优反应过程(实验质量)和最大化分析生产力(throughput)。第一代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单/双针加样系统与酶标板处理系统一体化,多数孵育位置少于4块板。由于加标本将占用较长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酶免检测仪吸液泵,包括电机、缸体、快速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面,电机底座通过电机盖和缸体盖与缸体相连;缸体的上侧为空洞结构,内部安装有丝杆轴和推板,丝杆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相连,丝杆轴的下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在推板的下方连接有若干根活塞杆,每根活塞杆置于设置在下侧缸体的内部垂直通道之内,该垂直通道的中间主体部位的内径与活塞杆的外径之间呈滑动配合,垂直通道的上端为粗径端,内部安装有密封机构,活塞杆穿过该密封机构而进入垂直通道的中间主体部位,垂直通道的下端外口安装快速气接头,用于与酶免检测仪的加样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王振明张永明秦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