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2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包括导轨桩架、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上的下压滑架以及设于下压滑架上以对桩体进行打桩的冲击锤,还包括位于冲击锤的下方且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的滑动架和驱动滑动架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滑动架设置有对桩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桩体进行夹持固定,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
技术介绍
打桩机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桩锤依附在桩架前部两根平行的竖直导杆(俗称龙门)之间,用提升吊钩吊升。桩架为一钢结构塔架,在其后部设有卷扬机,用以起吊桩和桩锤。桩架前面有两根导杆组成的导向架,用以控制打桩方向,使桩按照设计方位准确地贯入地层。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0527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路护栏液压打桩机,包括桩架、用于支撑桩架的四轮底盘、液压锤、带动液压锤在桩架上滑动的合页式滑架和设置在四轮底盘上用于带动桩架在水平面内纵横摆动调整的伸缩机构;所述桩架包括连接板、摆臂、上导轨、下导轨、摆臂油缸和导轨油缸;所述摆臂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合页式滑架铰接;所述下导轨的上端与上导轨铰接、下端与伸缩机构铰接,所述合页式滑架与下导轨配合滑动;所述摆臂油缸的上端铰接在摆臂的中部、所述摆臂油缸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下端共同铰接在伸缩机构上;所述导轨油缸的上端铰接在上导轨上、下端下端与伸缩机构铰接,以带动上导轨和下导轨升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该设备进行打桩时,通常需要人工对桩体进行扶直校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工人持续性对桩体进行扶持,工人长时间位于液压锤的作业区域内,存在较大的安远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对桩体进行夹持固定,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包括导轨桩架、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上的下压滑架以及设于下压滑架上以对桩体进行打桩的冲击锤,还包括位于冲击锤的下方且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的滑动架和驱动滑动架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滑动架设置有对桩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桩架设置有对桩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实现对桩体进行夹紧固定使其保持竖直状态,无需工人继续对桩体进行扶持,即可解放工人的双手,冲击锤对桩体进行打桩时,工人可远离液压锤的作业区域,有效减少发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对滑动架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夹持机构对不同长度尺寸的桩体进行夹持,增大该打桩装置的使用范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于滑动架靠近桩体一侧的连接架、两根镜像设置于连接架的两侧的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且呈镜像设置的两块弧形第一夹持板和调节两块第一夹持板开合以对桩体进行夹持的液压油缸,所述连接架镜像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架靠近桩体一端的两侧的摆臂铰接耳和位于连接架远离桩体一端的两侧油缸铰接耳,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摆臂铰接耳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夹持板的外壁,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壁设置有活塞杆铰接耳,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于油缸铰接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活塞杆铰接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分别带动两块第一夹持板分别朝相背离方向摆动,两块第一夹持板之间形成供放入桩体的容纳腔,便于工人将竖起的桩体塞进两块第一夹持板之间;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分别带动两块第一夹持板分别朝靠近桩体方向摆动,实现两块第一夹持板对桩体的夹持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架绕横轴转动连接于滑动架,所述滑动架设置有驱动连接架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架转动,从而实现夹持机构转动,进行打桩前,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架转动使得两块第一夹持板的轴线处于水平方向,便于工人将横放于地上的桩体直接抬起放进两块第一夹持板之间进行夹持,无需工人将桩体竖起再放入第一夹持板之间,有效节省人力,提高打桩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横向内置于滑动架且转动连接于滑动架的转动轴和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一端的第二液压马达,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连接于滑动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马达转动带动转动轴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实现夹持机构夹持桩体时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切换,第二液压马达具有自锁功能,有效防止冲击锤进行打桩作业时桩体发生倾斜,确保桩体的垂直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架靠近连接架的端面开设有绕转动轴的轴线分布的四分之一环形限位槽,连接架凸出设置有卡接于限位槽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行程限位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触碰到限位槽位于起点位置的行程限位开关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两块第一夹持板的轴线处于水平状态,步进电机反向转动,限位杆触碰到限位槽位于终点位置的行程限位开关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第一夹持板的轴线处于竖直状态,进一步保证桩体的垂直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侧壁凸出设置有若干沿第一夹持板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为折线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持板的内侧壁设置有折线形防滑凸纹,增大第一夹持板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第一夹持板在转动过程中桩体从两块第一夹持板之间滑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轨桩架的下部开设有沿导轨桩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沿导轨桩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架的两侧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滑槽的滑动块,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根内置于滑槽且转动连接于滑槽内壁的传动丝杠和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传动丝杠的下部的第一液压马达,传动丝杠螺纹穿设于滑动块,所述第一液压马达固定连接于导轨桩架的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杠传动实现滑动架的升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沿第一夹持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靠近第一夹持板轴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直径小于第一夹持板的直径,每根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一夹持板两侧的抵紧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些直径较小的桩体进行打桩作业时,增设有第二夹持板,通过螺杆调节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间隙大小,通过抵紧螺母实现固定,从而实现两块第二夹持板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直径较小的桩体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增加该装置的使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导轨桩架设置有对桩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实现对桩体进行夹紧固定使其保持竖直状态,无需工人继续对桩体进行扶持,即可解放工人的双手,冲击锤对桩体进行打桩时,工人可远离液压锤的作业区域,有效减少发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对滑动架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夹持机构对不同长度尺寸的桩体进行夹持,增大该打桩装置的使用范围;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架转动,从而实现夹持机构转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包括导轨桩架(1)、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1)上的下压滑架(2)以及设于下压滑架(2)上以对桩体(7)进行打桩的冲击锤(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冲击锤(3)的下方且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1)的滑动架(4)和驱动滑动架(4)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5),所述滑动架(4)设置有对桩体(7)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包括导轨桩架(1)、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1)上的下压滑架(2)以及设于下压滑架(2)上以对桩体(7)进行打桩的冲击锤(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冲击锤(3)的下方且滑移连接于导轨桩架(1)的滑动架(4)和驱动滑动架(4)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5),所述滑动架(4)设置有对桩体(7)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连接于滑动架(4)靠近桩体(7)一侧的连接架(61)、两根镜像设置于连接架(61)的两侧的连接杆(62)、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2)且呈镜像设置的两块弧形第一夹持板(63)和调节两块第一夹持板(63)开合以对桩体(7)进行夹持的液压油缸(64),所述连接架(61)镜像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架(61)靠近桩体(7)一端的两侧的摆臂铰接耳(611)和位于连接架(61)远离桩体(7)一端的两侧油缸铰接耳(612),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铰接于摆臂铰接耳(6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夹持板(63)的外壁,所述第一夹持板(63)的外壁设置有活塞杆铰接耳(631),液压油缸(64)的缸体铰接于油缸铰接耳(612),液压油缸(64)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活塞杆铰接耳(6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1)绕横轴转动连接于滑动架(4),所述滑动架(4)设置有驱动连接架(61)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横向内置于滑动架(4)且转动连接于滑动架(4)的转动轴(81)和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81)的一端的第二液压马达(82),所述转动轴(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61),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露唐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路明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