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0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机构和限位锁,所述限位锁包括驱动件和定位件、卡位件;所述定位件内设有容纳腔和卡圈,所述卡位件包括凹陷部和卡位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圈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卡位部能够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从所述折叠机构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锁,限位锁的卡位件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所述限位锁锁定所述折叠机构的折叠状态或伸展状态,减少滑板车被磕碰后折叠机构自动伸展,从而减少了人为反复折叠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购买者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折叠机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滑板车具备踏板和手柄,通过使用者用脚在地面滑动产生推进力而行驶。近来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形态的滑板车,其中,折叠滑板车因具备有折叠功能,减少占用空间且易提携,使得大多数购买者更喜欢购买折叠滑板车,但现有的折叠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并没有设计有限位锁,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机构容易被磕碰到,进而自动伸展,需要人为多次重复折叠,造成购买者使用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设计有限位锁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能够卡进折叠机构,限制折叠机构自动伸展或折叠。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机构和限位锁,所述限位锁包括驱动件和定位件、卡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上,所述卡位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件并能够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具体地,所述定位件内设有容纳腔和卡圈,所述卡位件包括凹陷部和卡位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圈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卡位部能够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从所述折叠机构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包括连接段和卡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卡位段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定位件之间,所述卡位段阻挡所述弹性元件从所述定位件内脱离出来。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均设在所述连接段上。进一步地,所述卡圈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能够阻挡所述卡位部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纳腔。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段包括抵接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接所述卡圈,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部和定位凸座,所述定位凸座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外凸设置,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有多条平行肋条,旋转所述旋钮,所述旋钮驱动所述卡位件旋转,当旋转至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台相平行时,所述弹性元件驱动所述卡位段回缩,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均被所述卡位段带动,进而使得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回缩回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位段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折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部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折叠部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连通,所述卡位段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卡进所述第二折叠部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定位凸座止于所述第一穿孔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机构和限位锁,所述限位锁包括驱动件和定位件、卡位件;所述定位件内设有容纳腔和卡圈,所述卡位件包括凹陷部和卡位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圈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卡位部能够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从所述折叠机构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锁,限位锁的卡位件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所述限位锁锁定所述折叠机构的折叠状态或伸展状态,减少滑板车被磕碰后折叠机构自动伸展,从而减少了人为反复折叠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购买者的使用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限位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限位锁的剖视图;图4为所述限位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包括折叠机构2和限位锁1,所述限位锁1包括驱动件11和定位件12、卡位件14,所述定位件12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2上,所述卡位件14一端与所述驱动件11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件12并能够卡进所述折叠机构2内。具体地,所述定位件12内设有容纳腔120和卡圈122,所述卡位件14包括凹陷部146和卡位部147,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卡位部147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卡圈122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146和所述卡位部147能够从所述容纳腔120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14从所述折叠机构2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2内。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锁1,所述限位锁1的所述卡位件14卡进所述折叠机构2内,所述限位锁1锁定所述折叠机构2的折叠状态或伸展状态,减少滑板车被磕碰后折叠机构2自动伸展,从而减少了人为反复折叠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购买者的使用体验感。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14包括连接段141和卡位段142,所述连接段141与所述卡位段14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13安装在所述连接段141与所述定位件12之间,所述卡位段142阻挡所述弹性元件13从所述定位件12内脱离出来。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卡位部147均设在所述连接段141上。请参考图1—图4,所述卡圈122包括凸台123,所述凸台123能够阻挡所述卡位部147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纳腔120。所述卡圈122包括通孔121,所述通孔121与所述容纳腔120相通,所述卡位件14能够从所述通孔121处伸缩。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段142包括抵接部148,所述弹性元件13一端抵接所述卡圈122,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部14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12包括安装部124和定位凸座125,所述定位凸座125相对于所述安装部124外凸设置,所述安装部124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2上。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所述第一折叠部2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折叠部22转动折叠。所述第一折叠部21设有第一穿孔210,所述第二折叠部22设有第二穿孔220,所述第一穿孔210与所述第二穿孔220连通,所述卡位段142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穿孔210和第二穿孔220并卡进所述第二折叠部2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21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部22上。具体地,所述安装部124安装在所述第一穿孔210内,所述定位凸座125止于所述第一穿孔210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折叠部21的第一穿孔210内,所述定位凸座125外形为螺帽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11包括旋钮110,所述旋钮110设有多条平行肋条112,旋转所述旋钮110,所述旋钮110驱动所述卡位件14旋转,当旋转至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凸台123相平行时,所述弹性元件13驱动所述卡位段142回缩,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卡位部147均被所述卡位段142带动,进而使得所述凹陷部146与所述卡位部147回缩回所述容纳腔120内,所述卡位段142卡进所述折叠机构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和限位锁,所述限位锁包括驱动件和定位件、卡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上,所述卡位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件并能够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n所述定位件内设有容纳腔和卡圈,所述卡位件包括凹陷部和卡位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圈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卡位部能够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从所述折叠机构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和限位锁,所述限位锁包括驱动件和定位件、卡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叠机构上,所述卡位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件并能够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
所述定位件内设有容纳腔和卡圈,所述卡位件包括凹陷部和卡位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圈平行适配时,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卡位部能够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或缩回,以使得所述卡位件从所述折叠机构内脱离或卡进所述折叠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包括连接段和卡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卡位段固定连接,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定位件之间,所述卡位段阻挡所述弹性元件从所述定位件内脱离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位部均设在所述连接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能够阻挡所述卡位部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限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段包括抵接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接所述卡圈,另一端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彪李晓云黎伟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盛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