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12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中间设有活塞杆通孔,固定盘顶面向下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移动槽,每条移动槽内部都设有一个结构相同的挤压模块,挤压模块包括水平布置的移动块,移动块凸起顶部设有挤压块,挤压块左侧面设有向左布置的挤压端头,移动块凸起右侧面固定设有移动块强力磁铁,挤压块凹槽右侧面固定设有挤压块强力磁铁,挤压块上部设有挤压块固定圈,移动块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螺丝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在压铆到达一定压力时,自动停止压铆的压力,从而对复原阀螺母起保护作用,而且一次从四个方向对复原阀螺母进行压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
本技术属于铆接装置的
,具体涉及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用来吸收路面的冲击的部件,广泛用于汽车,减振器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复原阀,复原阀上安装有用于锁紧复原阀系的复原阀螺母,在减振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复原阀螺母会在活塞杆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松动,最终导致减振器报废,目前经常将复原阀螺母安装好后进行加固连接,常见的加固连接是螺母拧紧后进行轴向压铆,使螺纹间配合间隙产生微量变形,以此来达到复原阀螺母防脱落的效果,但是压铆的力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需要在复原阀螺母发生一定量的形变之后,及时停止施加压力,而且,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复原阀螺母的压铆点,均匀分布在复原阀螺母四周四个方向时效果最好,而现有的压铆设备,大多都只能一次压铆一个点或者两个点,无法达到压铆效果,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能够在压铆到达一定压力时,自动停止压铆的压力,从而对复原阀螺母起保护作用,而且一次从四个方向对复原阀螺母进行压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为圆盘形结构,固定盘中间设有活塞杆通孔,固定盘顶面向下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移动槽,每条移动槽内部都设有一个结构相同的挤压模块,以最右侧挤压模块为例,挤压模块包括水平布置的移动块,移动块顶部设有移动块凸起,移动块凸起顶部设有挤压块,挤压块左侧面设有向左布置的挤压端头,挤压端头为三角形平板型结构,挤压块底面向上设有挤压块凹槽,挤压块凹槽的形状、位置与移动块凸起的形状、位置相匹配,挤压块与移动块通过挤压块凹槽与移动块凸起的配合水平移动,移动块凸起右侧面固定设有移动块强力磁铁,挤压块凹槽右侧面固定设有挤压块强力磁铁,挤压块强力磁铁右侧面与移动块强力磁铁左侧面相接触,挤压块上部设有挤压块固定圈,挤压块固定圈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挤压块固定圈开口大小与挤压块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挤压块固定圈底面与固定盘顶面固定连接,移动块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螺丝固定架,螺丝固定架为上下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螺丝固定架位置与移动块位置相对应,螺丝固定架左侧与固定盘侧面固定连接,螺丝固定架右侧中部相对位置设有带螺纹的水平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水平布置的螺丝,螺丝贯穿螺丝固定架右侧面,螺丝左端与移动块右侧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活塞杆通孔内部设有竖直布置的活塞杆,活塞杆外侧面设有螺纹,活塞杆外侧面设有复原阀螺母,复原阀螺母为中部设有竖直通孔的圆柱套形结构,复原阀螺母,中部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活塞杆与复原阀螺母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杆通孔的直径大于复原阀螺母的最大直径。进一步的,移动槽侧壁形状与移动块侧壁的形状相适配,移动槽的宽度与移动块的宽度相适配。进一步的,螺丝长度长于移动槽的长度。进一步的,挤压块的长度长于移动块的长度,移动块底部设有移动块油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挤压块强力磁铁与移动块强力磁铁,随着挤压端头对复原阀螺母外侧壁施加的力越来越大,当达到铆接需要的力量要求时,挤压块强力磁铁与移动块强力磁铁互相的吸力达到上限,挤压块强力磁铁与移动块强力磁铁分开,移动块不再带动挤压块夹紧复原阀螺母,达到保护复原阀螺母与活塞杆被过度铆接的效果;通过设置挤压块固定圈,让挤压块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挤压块固定圈的限位始终保持水平前进,保证了对复原阀螺母的铆接效果,同时避免了挤压块与移动块的固定连接,让整个挤压模块的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通过在移动块上设置移动块油槽,在移动块油槽内设置润滑油,让移动块的移动可以一直保持顺滑,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通过在固定盘上设置四个挤压模块,让复原阀螺母四周分布四个铆接点,保证了铆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挤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挤压模块上挤压块部分的内部结构视图;图4为挤压块和移动块和固定盘相配合的示意图。图中:1.活塞杆,2.复原阀螺母,3.挤压模块,4.固定盘,5.活塞杆通孔,6.螺丝固定架,7.挤压块,8.挤压块固定圈,9.挤压端头,10.移动块,11.移动槽,12.移动块凸起,13.挤压块凹槽,14.挤压块强力磁铁,15.移动块强力磁铁,16.移动块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固定盘4,固定盘4为圆盘形结构,固定盘4中间设有活塞杆通孔5,固定盘4顶面向下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移动槽11,每条移动槽11内部都设有一个结构相同的挤压模块3,以最右侧挤压模块3为例,挤压模块3包括水平布置的移动块10,移动块10顶部设有移动块凸起12,移动块凸起12顶部设有挤压块7,挤压块7左侧面设有向左布置的挤压端头9,挤压端头9为三角形平板型结构,挤压块7底面向上设有挤压块凹槽13,挤压块凹槽13的形状、位置与移动块凸起12的形状、位置相匹配,挤压块7与移动块10通过挤压块凹槽13与移动块凸起12的配合水平移动,移动块凸起12右侧面固定设有移动块强力磁铁15,挤压块凹槽13右侧面固定设有挤压块强力磁铁14,挤压块强力磁铁14右侧面与移动块强力磁铁15左侧面相接触,挤压块7上部设有挤压块固定圈8,挤压块固定圈8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挤压块固定圈8开口大小与挤压块7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挤压块固定圈8底面与固定盘4顶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0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螺丝固定架6,螺丝固定架6为上下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螺丝固定架6位置与移动块10位置相对应,螺丝固定架6左侧与固定盘4侧面固定连接,螺丝固定架6右侧中部相对位置设有带螺纹的水平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水平布置的螺丝,螺丝贯穿螺丝固定架6右侧面,螺丝左端与移动块10右侧面相接触。活塞杆通孔5内部设有竖直布置的活塞杆1,活塞杆1外侧面设有螺纹,活塞杆1外侧面设有复原阀螺母2,复原阀螺母2为中部设有竖直通孔的圆柱套形结构,复原阀螺母2,中部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活塞杆1与复原阀螺母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杆通孔5的直径大于复原阀螺母2的最大直径,移动槽11侧壁形状与移动块10侧壁的形状相适配,移动槽11的宽度与移动块10的宽度相适配,螺丝长度长于移动槽11的长度,挤压块7的长度长于移动块10的长度,移动块10底部设有移动块油槽16。工作过程:将复原阀螺母2通过螺纹安装在活塞杆1上,将活塞杆1穿过活塞杆通孔5,让复原阀螺母2的位置与挤压模块3的位置相对应,以最右侧挤压模块3为例,旋转所有挤压模块3上的螺丝,螺丝通过旋转,整体缓慢向左移动,螺丝左端推动移动块10向左移动,移动块10带动移动块强力磁铁15向左移动,移动块强力磁铁15通过磁力对挤压块强力磁铁14产生向左的拉力,挤压块强力磁铁14带动挤压块7向左移动,挤压块7推动挤压端头9向左移动,挤压块7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挤压块固定圈8的限位始终保持水平前进,最终,固定盘4上所有的挤压块7都向固定盘4中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4),固定盘(4)为圆盘形结构,固定盘(4)中间设有活塞杆通孔(5),固定盘(4)顶面向下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移动槽(11),每条移动槽(11)内部都设有一个结构相同的挤压模块(3),以最右侧挤压模块(3)为例,挤压模块(3)包括水平布置的移动块(10),移动块(10)顶部设有移动块凸起(12),移动块凸起(12)顶部设有挤压块(7),挤压块(7)左侧面设有向左布置的挤压端头(9),挤压端头(9)为三角形平板型结构,挤压块(7)底面向上设有挤压块凹槽(13),挤压块凹槽(13)的形状、位置与移动块凸起(12)的形状、位置相匹配,挤压块(7)与移动块(10)通过挤压块凹槽(13)与移动块凸起(12)的配合水平移动,移动块凸起(12)右侧面固定设有移动块强力磁铁(15),挤压块凹槽(13)右侧面固定设有挤压块强力磁铁(14),挤压块强力磁铁(14)右侧面与移动块强力磁铁(15)左侧面相接触,挤压块(7)上部设有挤压块固定圈(8),挤压块固定圈(8)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挤压块固定圈(8)开口大小与挤压块(7)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挤压块固定圈(8)底面与固定盘(4)顶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0)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螺丝固定架(6),螺丝固定架(6)为上下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螺丝固定架(6)位置与移动块(10)位置相对应,螺丝固定架(6)左侧与固定盘(4)侧面固定连接,螺丝固定架(6)右侧中部相对位置设有带螺纹的水平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水平布置的螺丝,螺丝贯穿螺丝固定架(6)右侧面,螺丝左端与移动块(10)右侧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原阀螺母压四点铆接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4),固定盘(4)为圆盘形结构,固定盘(4)中间设有活塞杆通孔(5),固定盘(4)顶面向下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移动槽(11),每条移动槽(11)内部都设有一个结构相同的挤压模块(3),以最右侧挤压模块(3)为例,挤压模块(3)包括水平布置的移动块(10),移动块(10)顶部设有移动块凸起(12),移动块凸起(12)顶部设有挤压块(7),挤压块(7)左侧面设有向左布置的挤压端头(9),挤压端头(9)为三角形平板型结构,挤压块(7)底面向上设有挤压块凹槽(13),挤压块凹槽(13)的形状、位置与移动块凸起(12)的形状、位置相匹配,挤压块(7)与移动块(10)通过挤压块凹槽(13)与移动块凸起(12)的配合水平移动,移动块凸起(12)右侧面固定设有移动块强力磁铁(15),挤压块凹槽(13)右侧面固定设有挤压块强力磁铁(14),挤压块强力磁铁(14)右侧面与移动块强力磁铁(15)左侧面相接触,挤压块(7)上部设有挤压块固定圈(8),挤压块固定圈(8)为左右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挤压块固定圈(8)开口大小与挤压块(7)横截面的大小相适配,挤压块固定圈(8)底面与固定盘(4)顶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0)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螺丝固定架(6),螺丝固定架(6)为上下开口的矩形方框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蔚永胜赵志军李洪钊张道显张国吉刘永红赵团团李富生于淑黎李超黄义定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