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拉伸缓冲结构的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44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拉伸缓冲结构的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导向座总成,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缓冲插筒、缓冲垫圈,所述缓冲插筒与所述活塞杆上下活动装配,所述缓冲插筒的外径等于所述缓冲垫圈的内径,所述缓冲插筒的上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挡沿,所述缓冲垫圈下部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二挡沿,在所述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垫圈的内孔壁上设有多个上大下小的轴向槽,在所述缓冲垫圈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各个轴向槽一一连通对应的径向槽,在所述缓冲垫圈的下方设有固定穿装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止动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减振器拉伸减振质量的目的,使用效果优良。优良。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拉伸缓冲结构的减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减振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拉伸缓冲结构的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减振器大量应用到汽车中,主要包括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导向座总成、复原阀总成、压缩阀总成等,导向座总成的下端插装在工作缸的上端,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悬架运动会使得减振器活塞杆和工作缸相对,带动油液通过复原阀总成及压缩阀总成在工作缸上下腔及油缸腔来回流动,产生阻尼力,吸收汽车运动产生的振动能量,保证了驾驶舒适性。由于减振器在车辆中的功能,使得活塞杆相对于工作缸一直做往复直线运动,当悬架相对于车身跳动至上下极限位置时,须由减振器实现对车轮上下跳动极限进行缓冲约束,这两个极限位置需要减振器在很短的运动距离内提供很大的阻尼力,这是已有的复原阀总成和压缩阀总成所不能做到的,所以需要在减振器内增加额外的缓冲机构,来抑制车轮极限位置的上下跳动,确保汽车行驶的舒适性。
[0003]常规的减振器拉伸缓冲结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弹簧缓冲,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弹簧容易产生衰减,缓冲功能下降,带来噪声,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减振器下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拉伸缓冲结构的减振器,包括油缸、工作缸、活塞杆,所述工作缸的上端设有导向座总成,所述活塞杆穿装在所述工作缸内且上端向上穿过所述导向座总成后伸出所述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导向座总成下方的部位外穿装有上下分布的缓冲插筒、缓冲垫圈,所述缓冲插筒与所述活塞杆上下活动装配,所述缓冲插筒的外径等于所述缓冲垫圈的内径;所述缓冲插筒的上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挡沿,所述第一挡沿的上端面与所述导向座总成的下端面挡止接触,所述缓冲垫圈下部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二挡沿,所述第二挡沿的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壁滑动接触,在所述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活塞杆同轴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挡止接触;所述缓冲弹簧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缓冲弹簧上端的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壁过盈配合、下端的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缓冲垫圈位于所述第二挡沿上方的部位向上过盈插装在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所述缓冲垫圈的内孔壁上设有多个上大下小的轴向槽,在所述缓冲垫圈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各个轴向槽一一连通对应的径向槽;在所述缓冲垫圈的下方设有固定穿装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止动圈,所述止动圈的上端面构成用于向上顶推所述缓冲垫圈的顶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志郑书阳周亮王建超刘佳张道显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