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体,所述陶瓷基板上均匀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包括正极引脚、负极引脚,所述负极引脚顶部固定设置有楔形支架,所述楔形支架上固定设置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脚连接,所述LED芯片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内设置有荧光粉,所述正极引脚、负极引脚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安装槽底部对称开设有穿线孔,便于发光二极管的安装,使光线混合均匀形成暖白光,减少光线损失,同时也便于发光二极管的散热,保证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属于二极管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具省能环保、体积小、反应快、寿命长、不易衰减、外表坚固、耐震动、量产容易等优势,可以预见,发光二极管将成为替代传统光源的新一代光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功率都积极提升,并开始用于背光与电子照明等应用后,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散热问题日趋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便于发光二极管的安装,使光线混合均匀形成暖白光,减少光线损失,同时也便于发光二极管的散热,保证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体,所述陶瓷基板上均匀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包括正极引脚、负极引脚,所述负极引脚顶部固定设置有楔形支架,所述楔形支架上固定设置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脚连接,所述LED芯片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内设置有荧光粉,所述正极引脚、负极引脚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安装槽底部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正极引脚、负极引脚底端均贯穿穿线孔,所述陶瓷基板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导电金属层,所述陶瓷基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块。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板表面设置有封装胶层,且发光二极管本体均位于封装胶层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均为硅胶封装。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四角凸杆固定块与陶瓷基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顶部与发光二极管本体接触,底部与固定板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金属层位于安装槽两侧,且分别为正极金属层、负极金属层,所述正极引脚、负极引脚分别与正极金属层、负极金属层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发光二极管本体插入安装槽内,使得正极引脚、负极引脚穿过穿线孔并与导电金属层连接,方便发光二极管本体的安装,在使用时更加稳定;2、通过设置LED芯片,通过设置的LED芯片发出的光形成暖白光,而光线会在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内被反射混合,使光线混合均匀,减少光线损失;3、通过设置散热块,增加陶瓷基板底部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光二极管本体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本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陶瓷基板;2、发光二极管本体;3、安装槽;4、正极引脚;5、负极引脚;6、楔形支架;7、LED芯片;8、第一密封部;9、荧光粉;10、第二密封部;11、穿线孔;12、导电金属层;13、封装胶层;14、固定板;15、散热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陶瓷基板1,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体2,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设置于安装槽3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包括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发光二极管本体2插入安装槽3内,使得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穿过穿线孔11并与导电金属层12连接,方便发光二极管本体2的安装,在使用时更加稳定,所述负极引脚5顶部固定设置有楔形支架6,所述楔形支架6上固定设置有LED芯片7,所述LED芯片7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脚4连接,所述LED芯片7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8,所述第一密封部8内设置有荧光粉9,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0,通过设置的LED芯片7发出的光形成暖白光,而光线会在设置的第一密封部8与第二密封部10内被反射混合,使光线混合均匀,减少光线损失,所述安装槽3底部对称开设有穿线孔11,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底端均贯穿穿线孔11,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导电金属层12,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块15,增加陶瓷基板1底部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光二极管本体2的正常使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陶瓷基板1表面设置有封装胶层13,且发光二极管本体2均位于封装胶层13内,可保护发光二极管本体2不受损伤,并能使发光二极管本体2发射的光线输出,所述导电金属层12位于安装槽3两侧,且分别为正极金属层、负极金属层,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分别与正极金属层、负极金属层焊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密封部8、第二密封部10均为硅胶封装,让LED芯片7发出的光在第一密封部8、第二密封部10内被反射混合,从而形成暖白光。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陶瓷基板1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4,且固定板14四角凸杆固定块与陶瓷基板1固定连接,对陶瓷基板1底部进行保护,避免导电金属层12裸露在外面,所述散热块15顶部与发光二极管本体2接触,底部与固定板14接触,发光二极管本体2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方便通过散热块15传递出去,便于散热。本技术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发光二极管本体2插入安装槽3内,使得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穿过穿线孔11并与导电金属层12连接,方便发光二极管本体2的安装,在使用时,LED芯片7发出的光在第一密封部8与第二密封部10内被反射混合,形成暖白光,使光线混合均匀,减少光线损失,同时散热块15可以增加陶瓷基板1底部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光二极管本体2的正常使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陶瓷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体(2),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设置于安装槽(3)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包括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所述负极引脚(5)顶部固定设置有楔形支架(6),所述楔形支架(6)上固定设置有LED芯片(7),所述LED芯片(7)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脚(4)连接,所述LED芯片(7)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8),所述第一密封部(8)内设置有荧光粉(9),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0),所述安装槽(3)底部对称开设有穿线孔(11),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底端均贯穿穿线孔(11),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导电金属层(12),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陶瓷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体(2),所述陶瓷基板(1)上均匀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设置于安装槽(3)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2)包括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所述负极引脚(5)顶部固定设置有楔形支架(6),所述楔形支架(6)上固定设置有LED芯片(7),所述LED芯片(7)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脚(4)连接,所述LED芯片(7)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8),所述第一密封部(8)内设置有荧光粉(9),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0),所述安装槽(3)底部对称开设有穿线孔(11),所述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5)底端均贯穿穿线孔(11),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导电金属层(12),所述陶瓷基板(1)底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类3V/1W暖白光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兆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