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9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包括主体、过滤腔、喷涂空腔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且过滤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过滤腔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槽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筛板,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第一液压气缸推动安装块,通过铰接的连杆使夹臂张开,将夹臂探入瓷胚的口,夹臂张开对瓷胚的口进行固定,防滑垫可避免瓷胚脱落,固定方式完全不影响釉面,可避免釉面刮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
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
技术介绍
在陶瓷加工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将釉浆利用压缩的空气喷到生胚的表面,经过干燥形成一定厚度的釉面的过程,进行这项工作步骤就需要用到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容易产生釉缩,陶瓷表面清理不干净,会在釉浆干燥后产生釉缩;(2)传统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釉面不平整,在釉浆的内部含有杂质,会导致成品的釉面不平整,降低成品质量;(3)传统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釉面易刮损,在喷涂釉浆和等待釉面形成的过程中,釉面易刮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容易产生釉缩、釉面不平整和釉面易刮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包括主体、过滤腔、喷涂空腔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且过滤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过滤腔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槽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筛板,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盘,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涂空腔,且喷涂空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涂空腔的另一侧均与三通管相连通,所述主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清洗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壳体、第一液压气缸、安装块、夹臂、连杆和防滑垫,第一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第一液压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底端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杆。优选的,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侧均铰接有夹臂,夹臂与连杆之间构成活动连接,夹臂底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夹臂关于壳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上套有活动块,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气缸,且第二液压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螺纹柱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筛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防护壳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与内螺纹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从而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第二液压气缸带动毛刷靠近瓷胚,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毛刷洗刷瓷胚,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瓷胚不断转动,从而更加全面的洗刷瓷胚,避免瓷胚表面清理不干净导致的釉缩现象;(2)通过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将有釉液通入过滤腔的内部,过滤筛板不断对釉液进行过滤,使釉液更加细腻,通过喷头向瓷胚进行喷洒,避免釉液不细腻导致的釉面不平整的现象,避免成品质量过低;(3)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第一液压气缸推动安装块,通过铰接的连杆使夹臂张开,将夹臂探入瓷胚的口,夹臂张开对瓷胚的口进行固定,防滑垫可避免瓷胚脱落,固定方式完全不影响釉面,可避免釉面刮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腔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过滤腔;3、喷涂空腔;4、接料盘;5、支撑板;6、第一伺服电机;7、固定机构;701、壳体;702、安装块;703、夹臂;704、第一液压气缸;705、连杆;706、防滑垫;8、三通管;9、喷头;10、万向轮;11、清洗结构;1101、防护壳;1102、毛刷;1103、螺纹柱;1104、第二伺服电机;1105、活动块;1106、内螺纹;1107、第二液压气缸;12、卡槽;13、过滤筛板;14、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包括主体1、过滤腔2、喷涂空腔3和固定机构7,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2,且过滤腔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8,过滤腔2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12,且卡槽12与卡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筛板13,过滤筛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与卡槽1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便于拆卸与安装;主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且第一伺服电机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壳体701、第一液压气缸704、安装块702、夹臂703、连杆705和防滑垫706,第一伺服电机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701,且壳体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704,第一液压气缸7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02,且安装块702底端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杆705;壳体701底端的两侧均铰接有夹臂703,夹臂703与连杆705之间构成活动连接,夹臂703底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夹臂703关于壳体70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便于固定;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将夹臂703探入瓷胚的口,第一液压气缸704推动安装块702,通过铰接的连杆705使夹臂703张开,夹臂703张开对瓷胚的口进行固定,防滑垫706可避免瓷胚脱落;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盘4,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涂空腔3,且喷涂空腔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9,喷涂空腔3的另一侧均与三通管8相连通,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清洗结构11,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01,且防护壳110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104,第二伺服电机11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03,且螺纹柱1103上套有活动块1105,活动块1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气缸1107,且第二液压气缸1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102;活动块1105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106,内螺纹1106与螺纹柱1103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便于调节;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第二伺服电机1104启动带动螺纹柱1103转动,螺纹柱1103与内螺纹1106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包括主体(1)、过滤腔(2)、喷涂空腔(3)和固定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2),且过滤腔(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8),所述过滤腔(2)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12),且卡槽(12)与卡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筛板(13),所述主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且第一伺服电机(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7),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盘(4),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涂空腔(3),且喷涂空腔(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9),所述喷涂空腔(3)的另一侧均与三通管(8)相连通,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清洗结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包括主体(1)、过滤腔(2)、喷涂空腔(3)和固定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腔(2),且过滤腔(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8),所述过滤腔(2)内部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12),且卡槽(12)与卡槽(12)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筛板(13),所述主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且第一伺服电机(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7),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盘(4),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涂空腔(3),且喷涂空腔(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9),所述喷涂空腔(3)的另一侧均与三通管(8)相连通,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清洗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陶瓷施釉线补偿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壳体(701)、第一液压气缸(704)、安装块(702)、夹臂(703)、连杆(705)和防滑垫(706),第一伺服电机(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701),且壳体(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704),第一液压气缸(7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0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高安市鑫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