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09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其主要是通过旋动马达发出的动力经由第二皮带轮、动力皮带,再传送至第一皮带轮及第一齿轮上,接续,再由第二齿轮及轴套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进而同步连动旋动轴作动,因此,藉由前述的作动,使整个脱模的过程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能制品损坏的情况,进而提升制品的良率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机,特别是指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及通讯等许多的产品中,很多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型制造,而模具已成为工业生产重要的设备之一;然而目前的模具大部份都采用直接模压成型技术来直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此种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能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2)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3)所获得的产品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4)可以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5)能实现批量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又目前采用的模压成型方法,均是将制品和模具一起加热升温至软化的温度附近,再利用模具对制品施压,保持所施压力之状态下降温冷却,脱模后即可获得制品,但是,前述模压成型的脱模方法大都采用橡胶锤敲打方式、抽气吸引或吹气的方式进行,而此些方式在模具成型时,其模压面与模压制品容易产生黏结现象,然而,当在脱模时遇有前述情况时,大部份会以敲打、抽气或吹气等方式来处理,但欲发现敲打的力量、抽气时的吸引力及吹气强弱都很难控制,且其中若力量过小则无法进行脱模,力量过大则有可能损坏模压制品,而影响制品的质量甚巨,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其包括:一支撑座,而该支撑座上设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脱模装置,其中该第一容置槽中设有一该第一齿轮,而该第一齿轮上设有一第一传动轴,而该第一传动轴朝该支撑座外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皮带轮,且该第一皮带轮上挂设有一动力皮带,而该动力皮带的另一端设有一旋动马达,且该旋动马达的动力轮出轴上设有一第二皮带轮,而该旋动马达通过该第二皮带轮而能组配在该动力皮带的一端;另该支撑座的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一容置槽相邻接,且该第二容置槽在该第一容置槽的槽壁上形成一缺口,又该第二容置槽中设一第二齿轮,而该第二齿轮通过该缺口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中设有一轴套,该轴套设有一螺孔,且该第二容置槽的槽底相对该螺孔的位置处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的孔缘上设有一卡固槽;而该脱模装置至少具有一外管体及一第二传动轴,其中该外管体设在该通孔中,且该外管体相对该通孔的该卡固槽的位置处设有一卡固凸部,而该第二传动轴设在外管体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经由该通孔而伸设入该支撑座的该第二容置槽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上设有一外螺纹部,而该外螺纹部螺设在该轴套的该螺孔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凸伸出该外管体的管口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二传动轴中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中设有一旋动轴,且该旋动杆至少具有一头端,且该头端凸伸出该穿孔外部一距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第一容置槽之槽底相对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传动轴处设有一凹陷部,而该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伸设入该凹陷部中。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座的外缘相对该第一齿轮位置处设有至少一散热孔。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座10的外缘相对该第二齿轮位置处设有一窗口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其主要是通过该旋动马达发出的动力经由该第二皮带轮、该动力皮带,再传送至该第一皮带轮及该第一齿轮上,接续,再由该第二齿轮及该轴套带动该第二传动轴转动,进而同步连动该旋动轴作动,因此,藉由前述的作动,使整个脱模的过程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能制品损坏的情况,进而提升制品的良率及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之二。图3为本实用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实用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其包括:一支撑座10,而该支撑座10上设有一第一容置槽11、一第二容置槽12及一脱模装置60,其中该第一容置槽11中设有一该第一齿轮20,而该第一齿轮20上设有一第一传动轴21,而该第一传动轴21朝该支撑座10外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皮带轮22,且该第一皮带轮22上挂设有一动力皮带30,而该动力皮带30的另一端设有一旋动马达40,且该旋动马达40的动力轮出轴上设有一第二皮带轮41,而该旋动马达40通过该第二皮带轮41而能组配在该动力皮带30的一端;另该支撑座10的该第二容置槽12与该第一容置槽11相邻接,且该第二容置槽12在该第一容置槽11的槽壁上形成一缺口121,又该第二容置槽12中设一第二齿轮50,而该第二齿轮50通过该缺口121与该第一齿轮20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50中设有一轴套51,该轴套51设有一螺孔511,且该第二容置槽12的槽底相对该螺孔511的位置处设有一通孔122,且该通孔122的孔缘上设有一卡固槽123;而该脱模装置60至少具有一外管体61及一第二传动轴62,其中该外管体61设在该通孔122中,且该外管体61相对该通孔122的该卡固槽123的位置处设有一卡固凸部64,而该第二传动轴62设在外管体61中,且该第二传动轴62的其中一端经由该通孔122而伸设入该支撑座10的该第二容置槽12中,且该第二传动轴62的其中一端上设有一外螺纹部621,而该外螺纹部621螺设在该轴套51的该螺孔511中,且该第二传动轴62的另一端凸伸出该外管体61的管口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二传动轴62中设有一穿孔622,而该穿孔622中设有一旋动轴631,且该旋动杆631至少具有一头端632,且该头端632凸伸出该穿孔622外部一距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第一容置槽11之槽底相对该第一齿轮20的该第一传动轴21处设有一凹陷部111,而该第一传动轴21的另一端伸设入该凹陷部111中。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座10的外缘相对该第一齿轮20位置处设有至少一散热孔13。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支撑座10的外缘相对该第二齿轮50位置处设有一窗口槽14。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其主要是通过该旋动马达40发出的动力经由该第二皮带轮41、该动力皮带30,再传送至该第一皮带轮22及该第一齿轮20上,接续,再由该第二齿轮50及该轴套51带动该第二传动轴62转动,进而同步连动该旋动轴63作动,因此,藉由前述的作动,使整个脱模的过程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能制品损坏的情况,进而提升制品的良率及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座,而该支撑座上设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脱模装置,其中该第一容置槽中设有一该第一齿轮,而该第一齿轮上设有一第一传动轴,而该第一传动轴朝该支撑座外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皮带轮,且该第一皮带轮上挂设有一动力皮带,而该动力皮带的另一端设有一旋动马达,且该旋动马达的动力轮出轴上设有一第二皮带轮,而该旋动马达通过该第二皮带轮而能组配在该动力皮带的一端;另该支撑座的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一容置槽相邻接,且该第二容置槽在该第一容置槽的槽壁上形成一缺口,又该第二容置槽中设一第二齿轮,而该第二齿轮通过该缺口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中设有一轴套,该轴套设有一螺孔,且该第二容置槽的槽底相对该螺孔的位置处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的孔缘上设有一卡固槽;而该脱模装置至少具有一外管体及一第二传动轴,其中该外管体设在该通孔中,且该外管体相对该通孔的该卡固槽的位置处设有一卡固凸部,而该第二传动轴设在外管体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经由该通孔而伸设入该支撑座的该第二容置槽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上设有一外螺纹部,而该外螺纹部螺设在该轴套的该螺孔中,且该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凸伸出该外管体的管口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二传动轴中设有一穿孔,而该穿孔中设有一旋动轴,且该旋动杆至少具有一头端,且该头端凸伸出该穿孔外部一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式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座,而该支撑座上设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脱模装置,其中该第一容置槽中设有一该第一齿轮,而该第一齿轮上设有一第一传动轴,而该第一传动轴朝该支撑座外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皮带轮,且该第一皮带轮上挂设有一动力皮带,而该动力皮带的另一端设有一旋动马达,且该旋动马达的动力轮出轴上设有一第二皮带轮,而该旋动马达通过该第二皮带轮而能组配在该动力皮带的一端;另该支撑座的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一容置槽相邻接,且该第二容置槽在该第一容置槽的槽壁上形成一缺口,又该第二容置槽中设一第二齿轮,而该第二齿轮通过该缺口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中设有一轴套,该轴套设有一螺孔,且该第二容置槽的槽底相对该螺孔的位置处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的孔缘上设有一卡固槽;而该脱模装置至少具有一外管体及一第二传动轴,其中该外管体设在该通孔中,且该外管体相对该通孔的该卡固槽的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凯莱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