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09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动力组件中伸缩杆的前、后来回的伸缩,使齿条能够来回作动,也驱动第六齿轮及其上的第七齿轮同步转动,其中第七齿轮再驱动第五齿轮及二夹持杆上的第四齿轮转动,而第五齿轮则再驱动第一夹持杆上的第三齿轮转动,因此,通过齿条的来回作动,使第一夹持杆及第二夹持杆能够同时进行脱模的制程,而使整个脱模的过程完全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且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能制品损坏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制品的良率及质量,且在生产量亦能加倍的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及通讯等许多的产品中,很多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型制造,而模具已成为工业生产重要的设备之一;然而目前的模具大部分都采用直接模压成型技术来直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此种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能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2)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3)所获得的产品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4)可以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5)能实现批量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又目前采用的模压成型方法,均是将制品和模具一起加热升温至软化的温度附近,再利用模具对制品施压,保持所施压力之状态下降温冷却,脱模后即可获得制品,但是,前述模压成型的脱模方法大都采用橡胶锤敲打方式、抽气吸引或吹气的方式进行,而此些方式在模具成型时,其模压面与模压制品容易产生黏结现象,而且前述脱模方法遇有需螺纹的制品时,其敲打的力量、抽气时的吸引力或吹气强弱都很难控制,若力量过小则无法进行脱模,力量过大则有可能损坏模压制品,造成此类的制品其良率及质量无法提升及生产量始终无法提高等问题,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其包括:一基座及一动力组件,其中该基座的顶部设有一凸块,而该凸块的侧缘朝该基座方向设有两个呈半圆状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且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在该凸块的侧缘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槽口及一第二槽口,又该基座相对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及一第四容置槽,而该第三容置槽及该第四容置槽中分别容设有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且该第一齿轮及该第二齿轮中各设有一第一内螺纹部及一第二内螺纹部,且该第一内螺纹部及该第二内螺纹部中各螺设有一第一夹持杆及一第二夹持杆,而该第一夹持杆及该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先通过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再凸伸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一夹持杆相对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外螺纹部,且位于该第一外螺纹部上方的该第一夹持杆的杆身环设有一第三齿轮,且该第三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一槽口外部,而该第二夹持杆相对该第二齿轮的该第二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二外螺纹部,且位于该第二外螺纹部上方的该第二夹持杆的杆身环设有一第四齿轮,且该第四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二槽口外部;另该基座近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槽口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且该第三容置槽中设有一第五齿轮,且该第五齿轮的部分齿部与该第一夹持杆的该第三齿轮相啮合,另该基座近该第二容置槽的该第二槽口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四容置槽,且该第四容置槽在该基座的侧缘面形成有一凹部,而该凹部中容设有一第六齿轮,且该第六齿轮上方设有一安装轴,而该安装轴上设有一第七齿轮,且该第七齿轮则与该第二夹持杆上的该第四齿轮及该第五齿轮相啮合;另该动力组件至少具有一伸缩杆及一齿条,其中该齿条设在该伸缩杆的一端,且该齿条的部分齿部与该基座上的该第六齿轮相啮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组件为一油压缸。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组件为一气压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其主要是通过该动力组件中该伸缩杆的前、后来回的伸缩,使该齿条能够来回作动,也驱动该第六齿轮及其上的该第七齿轮同步转动,其中该第七齿轮再驱动该第五齿轮及该二夹持杆上的该第四齿轮转动,而该第五齿轮则再驱动该第一夹持杆上的该第三齿轮转动,因此,通过该齿条的来回作动,使该第一夹持杆及该第二夹持杆能够同时进行脱模的制程,而使整个脱模的过程完全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且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能制品损坏的情况,因此本技术不仅能提高制品的良率及质量,且在生产量亦能加倍的成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其包括:一基座10及一动力组件20,其中该基座10的顶部设有一凸块30,而该凸块30的侧缘朝该基座10方向设有两个呈半圆状的第一容置槽31及第二容置槽32,且该第一容置槽31及该第二容置槽32在该凸块30的侧缘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槽口311及一第二槽口321,又该基座10相对该凸块30的该第一容置槽31及该第二容置槽32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11及一第四容置槽12,而该第三容置槽11及该第四容置槽12中分别容设有一第一齿轮13及一第二齿轮14,且该第一齿轮13及该第二齿轮14中各设有一第一内螺纹部131及一第二内螺纹部141,且该第一内螺纹部131及该第二内螺纹部141中各螺设有一第一夹持杆40及一第二夹持杆50,而该第一夹持杆40及该第二夹持杆50的一端先通过该凸块30的该第一容置槽31及该第二容置槽32,再凸伸该第一容置槽31及该第二容置槽32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一夹持杆40相对该第一齿轮13的该第一内螺纹部131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外螺纹部41,且位于该第一外螺纹部41上方的该第一夹持杆40的杆身环设有一第三齿轮42,且该第三齿轮42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一槽口311外部,而该第二夹持杆50相对该第二齿轮14的该第二内螺纹部141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二外螺纹部51,且位于该第二外螺纹部51上方的该第二夹持杆50的杆身环设有一第四齿轮52,且该第四齿轮52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二槽口321外部;另该基座10近该第一容置槽31的该第一槽口311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15,且该第三容置槽15中设有一第五齿轮16,且该第五齿轮16的部分齿部与该第一夹持杆40的该第三齿轮42相啮合,另该基座10近该第二容置槽32的该第二槽口321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四容置槽17,且该第四容置槽17在该基座10的侧缘面形成有一凹部171,而该凹部171中容设有一第六齿轮18,且该第六齿轮18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凹部171,且该第六齿轮18上方设有一安装轴181,而该安装轴181上设有一第七齿轮19,且该第七齿轮19则与该第二夹持杆50上的该第四齿轮52及该第五齿轮16相啮合;另该动力组件20至少具有一伸缩杆21及一齿条22,其中该齿条22设在该伸缩杆21的一端,且该齿条22的部分齿部与该基座10上的该第六齿轮18相啮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组件20为一油压缸。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组件20为一气压缸。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其主要是通过该动力组件20中该伸缩杆21的前、后来回的伸缩,使该齿条22能够来回作动,也驱动该第六齿轮18及其上的该第七齿轮19同步转动,其中该第七齿轮19再驱动该第五齿轮16及该二夹持杆50上的该第四齿轮52转动,而该第五齿轮16则再驱动该第一夹持杆40上的该第三齿轮42转动,因此,通过该齿条22的来回作动,使该第一夹持杆40及该第二夹持杆50能够同时进行脱模的制程,而使整个脱模的过程完全无需敲打、抽气或吹气等制程外,且更无因敲打力量过大而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及一动力组件,其中该基座的顶部设有一凸块,而该凸块的侧缘朝该基座方向设有两个呈半圆状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且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在该凸块的侧缘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槽口及一第二槽口,又该基座相对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及一第四容置槽,而该第三容置槽及该第四容置槽中分别容设有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且该第一齿轮及该第二齿轮中各设有一第一内螺纹部及一第二内螺纹部,且该第一内螺纹部及该第二内螺纹部中各螺设有一第一夹持杆及一第二夹持杆,而该第一夹持杆及该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先通过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再凸伸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一夹持杆相对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外螺纹部,且位于该第一外螺纹部上方的该第一夹持杆的杆身环设有一第三齿轮,且该第三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一槽口外部,而该第二夹持杆相对该第二齿轮的该第二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二外螺纹部,且位于该第二外螺纹部上方的该第二夹持杆的杆身环设有一第四齿轮,且该第四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二槽口外部;另该基座近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槽口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且该第三容置槽中设有一第五齿轮,且该第五齿轮的部分齿部与该第一夹持杆的该第三齿轮相啮合,另该基座近该第二容置槽的该第二槽口的顶部面位置处设有一第四容置槽,且该第四容置槽在该基座的侧缘面形成有一凹部,而该凹部中容设有一第六齿轮,且该第六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凹部,又该第六齿轮上方设有一安装轴,而该安装轴上设有一第七齿轮,且该第七齿轮则与该第二夹持杆上的该第四齿轮及该第五齿轮相啮合;另该动力组件至少具有一伸缩杆及一齿条,其中该齿条设在该伸缩杆的一端,且该齿条的部分齿部与该基座上的该第六齿轮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及一动力组件,其中该基座的顶部设有一凸块,而该凸块的侧缘朝该基座方向设有两个呈半圆状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且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在该凸块的侧缘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槽口及一第二槽口,又该基座相对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位置处设有一第三容置槽及一第四容置槽,而该第三容置槽及该第四容置槽中分别容设有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且该第一齿轮及该第二齿轮中各设有一第一内螺纹部及一第二内螺纹部,且该第一内螺纹部及该第二内螺纹部中各螺设有一第一夹持杆及一第二夹持杆,而该第一夹持杆及该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先通过该凸块的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再凸伸该第一容置槽及该第二容置槽外部一距离,而该第一夹持杆相对该第一齿轮的该第一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外螺纹部,且位于该第一外螺纹部上方的该第一夹持杆的杆身环设有一第三齿轮,且该第三齿轮的部分齿部凸伸出该第一槽口外部,而该第二夹持杆相对该第二齿轮的该第二内螺纹部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凯莱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