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9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传动杆后与支撑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杆的内部开设圆孔,并且在圆孔的内部设置连接杆和传动杆,从而可以按下连接杆,让传动杆把底杆向两侧打开,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护理
,具体为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日常生活中患有骨关节疾病、意外事故所致骨关节损伤的病人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人数也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骨关节病变,如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也较常见。目前在骨科的护理中,会使用到助行器,来帮助患者来行走和恢复,而现有的一种骨科护理用的助行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够稳定的情况,容易使患者发生摔倒,从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助行装置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传动杆后与支撑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与传动杆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扭簧。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设计成弧形,所述底杆的顶端为半球形,通过在支撑杆的底端设置顶端为弧形的凹槽,起到了卡接住底杆的作用,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面通过通孔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同时配合弹簧和挡板,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左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杆,右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杆,所述左顶杆和右顶杆之间设置有横杆,通过左顶杆和右顶杆的设置,同时配合左顶杆和右顶杆之间的横杆,起到了让两个连接杆同时按下的效果,保证了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稳定。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左顶杆、右顶杆和横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左顶杆和右顶杆的正截面均为方形,通过橡胶套的设置,使得患者在按动左顶杆和右顶杆时可以更加的舒适。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底杆的底面从正截面看为倾斜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和传动杆靠近圆孔的一端均为弧形,通过把底杆的底面设置成倾斜状,使得打开底杆时起到了对装置本体更好的固定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杆的内部开设圆孔,并且在圆孔的内部设置连接杆和传动杆,从而可以按下连接杆,让传动杆把底杆向两侧打开,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同时配合弹簧和挡板,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杆;3、圆孔;4、连接杆;5、左顶杆;6、横杆;7、右顶杆;8、传动杆;9、底杆;10、凹槽;11、转杆;12、固定板;13、弹簧;14、挡板;15、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3,圆孔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支撑杆2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8,两个传动杆8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11,转杆11的一端穿过传动杆8后与支撑杆2的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8远离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9,底杆9与传动杆8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转杆11的表面设置有扭簧,通过在支撑杆2的内部开设圆孔3,并且在圆孔3的内部设置连接杆4和传动杆8,从而可以按下连接杆4,让传动杆8把底杆9向两侧打开,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1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支撑杆2左右两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顶端设计成弧形,底杆9的顶端为半球形,通过在支撑杆2的底端设置顶端为弧形的凹槽10,起到了卡接住底杆9的作用,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的顶面通过通孔与连接杆4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12,同时配合弹簧13和挡板14,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4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4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4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两个连接杆4分别位于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左侧连接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杆5,右侧连接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杆7,左顶杆5和右顶杆7之间设置有横杆6,通过左顶杆5和右顶杆7的设置,同时配合左顶杆5和右顶杆7之间的横杆6,起到了让两个连接杆4同时按下的效果,保证了装置本体1左右两侧的稳定。左顶杆5、右顶杆7和横杆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5,橡胶套15、左顶杆5和右顶杆7的正截面均为方形,通过橡胶套15的设置,使得患者在按动左顶杆5和右顶杆7时可以更加的舒适。底杆9的底面从正截面看为倾斜状,连接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3),所述圆孔(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8),两个所述传动杆(8)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一端穿过传动杆(8)后与支撑杆(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远离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9),所述底杆(9)与传动杆(8)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所述转杆(11)的表面设置有扭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3),所述圆孔(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8),两个所述传动杆(8)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一端穿过传动杆(8)后与支撑杆(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远离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9),所述底杆(9)与传动杆(8)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所述转杆(11)的表面设置有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左右两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顶端设计成弧形,所述底杆(9)的顶端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萍代秀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