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管电极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20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氧化锆管电极涂层,保护氧化锆管电极,防止烟气中诸多有害气体对锆管电极的侵蚀,提高使用寿命。该涂层为固化多孔固体烧结层。它是一种与氧化锆管基体相同,烧结温度在1000℃—1200℃,性能稳定,不产生附加电势,不改变锆管和电极的性能,耐高温粘结牢固,透气性好的新型涂层材料。(*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测定气体中氧含量氧化锆管电极涂层。为了保护氧化锆管电极,防止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或尘埃如硫化物、砷化物对电极的侵蚀,提高氧化锆的使用寿命,现在都开始使用电极涂层。国外涂层的材料是用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镧,或氧化锆-氧化硅。如日本61-54443A,和61-54444A。电解质是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在电极上喷制与电解质相同的保护涂层,在1650℃下烧结。US-4476008则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铝,同时加入1-4%的氧化硅混合物粉末。加热至1300-1400℃。综合文献,国外涂层材料,一类是与电解质相同的材料,另一类为异体材料。用喷涂法烧结,温度高于1300℃。本专利技术,则是创造一种材料与电解质基体相同,而烧结温度较低,经久耐用,性能稳定的电极涂层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锆管电解质,是加钇稳定的。其表面涂质铂电极,然后在锆管和电极上面涂制保护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涂层材料,是用稳定的氧化锆粉、磷酸溶液、氧化镁、松香酒精饱和溶液,混合成膏状后,涂制烧结而成。其工艺配方如下稳定的氧化锆粉(200-300目)10克,磷酸溶液0.3-0.8克,氧化镁0.1-0.4克,松香酒精饱和溶液0.5毫升。(其中氧化锆粉是加钙稳得定的,其含量为4-8%)。将此四种材料混合搅拌成膏状,涂至锆管表面,电极即被复盖。室温风干。烧结工艺80℃保温1小时→100℃保温1小时。1000-1200℃固化烧结2小时,而后随炉冷却。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涂层,为固化多孔固体烧结层,微气孔率为10-20%,孔径为150-300微米,涂制厚度可减少到0.2-0.4毫米。本涂层由于材料与固体电解质相同,故不产生附加电势,不改变锆管和电极的性能。氧离子通过涂层微气孔、及侧面进入电极,有效的防止了有害气体和尘埃对电极的侵蚀,延长了电极和锆管的使用寿命达十倍之多。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氧含量的氧化锆管,特别适用于测定气体中的氧含量。由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铂电极、及电极保护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保护涂层,是由氧化锆粉、氧化镁组成的多孔固体烧结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管电极保护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工艺配方,是用200-300目,加钙稳定的氧化锆粉10克,磷酸溶液0.3-0.8克,氧化镁0.1-0.4克,松香酒精饱和溶液0.5毫升,调成膏状,涂在氧化锆铂电极上,室温风干。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氧化锆管电极保护涂层,其特征在于烧结工艺是80℃保温1小时,100℃保温1小时后,1000℃-1200℃固化烧结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全文摘要一种氧化锆管电极涂层,保护氧化锆管电极,防止烟气中诸多有害气体对锆管电极的侵蚀,提高使用寿命。该涂层为固化多孔固体烧结层。它是一种与氧化锆管基体相同,烧结温度在1000℃-1200℃,性能稳定,不产生附加电势,不改变锆管和电极的性能,耐高温粘结牢固,透气性好的新型涂层材料。文档编号G01N27/413GK1031098SQ8710458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任凤彩, 申天倪, 吕世斌 申请人:首都钢铁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氧含量的氧化锆管,特别适用于测定气体中的氧含量。由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铂电极、及电极保护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保护涂层,是由氧化锆粉、氧化镁组成的多孔固体烧结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凤彩申天倪吕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钢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