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素标记I型不耐热肠毒素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01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临床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腹泻病人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其特征为以800个碱基对Ⅰ型不耐热肠毒素(LT-[1])DNA片段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然后将样本滤膜经RNA酶A和蛋白酶K消化处理后,进行核酸杂交,在适当条件下用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检测产LT-[1]的产毒性大肠杆菌。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性质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临床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腹泻病人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可产生多种肠毒素,其中最主要一种为I型不耐热肠毒素(LT1),采用核酸杂交技术可检测到LT1编码基因。最初人们采用同位素标记LT1DNA探针用于核酸杂交(Moseley SL,et al J Infect Dis 1982,145∶863)来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虽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同位素半衰期短,操作时防护及同位素处理等缺点限制其常规应用。近年来,人们研究非同位素标记探针来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主要应用生物素(Bi-alkowska Hobrzanska H.J clin Microbiol 1987,25∶338),尽管生物素标记LT1探针避免了同位素探针的缺点,但其敏感性低于前者,而且在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时还未解决好特异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的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以800个碱基对LT1DNA片段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地高辛素标记核苷酸(地高辛素-dUTP)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从而形成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将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点于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经RNA酶A和蛋白酶K消化处理后,在适当条件下用该探针进行杂交检测产LT1的产毒性大肠杆菌。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一.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1.取若干ulLT1DNA(0.1~1ug),95~100℃水浴5~10分钟,迅速冷缺;2.在水浴中加入1~2ul六核苷酸混合物、1~2ul带地高辛素标记的核苷酸混合物(含地高辛素-dUTP0.35mM/L,PH6.5),加无菌去离子水至反应体积19ul,再加1ulKLENOW酶。3.混匀后在25~37℃水浴1~18小时;4.加2ul0.2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H8.0),终止反应;5.加2ul4M氯化锂、60ul无水乙醇沉淀标记的DNA,在-20℃放置2~14小时;6.高速离心,用70%乙醇洗涤沉淀物;7.用50ul10∶1TE溶解沉淀物。经过上述步骤,即制成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二.核酸杂交下述实验溶液用量以100cm2硝酸纤维膜为准。1.滤膜准备(1)将无菌硝酸纤维素滤膜平放LB培养基(每100ml含胰蛋白胨1g、酵母粉0.5g、氯化钠1g和琼脂1.5g)上;(2)取样本(粪便或细菌)点膜,37℃培养过夜;(3)将滤膜转移到为下述液体饱和的双层滤纸上0.5N氢氧化钠2×10分钟1MTris-HCl(PH7.6)2×2分钟1MTris-HCl(PH7.6)~1.5M氯化钠10分钟(4)凉干滤膜后80℃2小时烘烤;(5)滤膜浸泡于10∶1TE37℃5分钟后用40~200ug/mlRNA酶A(用10∶1TE稀释)25~37℃消化1~2小时;用10∶1TE、TES各洗涤一次;(6)用50~1000ug/ml蛋白酶K25~50℃消化1~2小时,TES25~50℃洗涤2×5分钟,凉干备用。2.杂交置硝酸纤维素滤膜于杂交袋,加10ml预杂交液(5×SSC、0.5~5%封闭液、0.02~0.09% SDS,其中1×SSC=0.15M氯化钠-0.015M柠檬酸钠)68℃水浴2~5小时;倒出预杂交液加2.5ml杂交液(5×SSC、0.5~5%封闭剂、0.02~0.09% SDS、2~200ng/ml新鲜变性地高辛素LT1探针)68℃水浴2~12小时。3.洗膜50ml2×SSC-0.1%SDS洗膜3×5分钟,50ml0.1SSC-0.1%SDS65℃洗膜3×15分钟。4.检测(1)20ml1号液(0.1MTris-HCl、PH7.5-0.15M氯化钠)浸泡滤膜1分钟;(2)30ml2号液(含0.5~5%封闭剂的1号液)封膜20~40分钟;(3)1号液洗1次;(4)按1∶5000比例用1号液稀释抗地高辛素抗体-碱性磷酸酶复合物至150mu/ml,用10ml抗体-酶复合物稀释液孵育滤膜20~40分钟;(5)100ml1号液洗膜3×15分钟;(6)20ml3号液(0.1MTris-HCl、PH9.5-0.1M氯化钠-0.05M氯化镁)浸泡2分钟;(7)10ml显色液在暗处孵育滤膜2~24小时;(8)20ml4号液(10∶1TE、PH8.0)洗膜5分钟终止反应观察结果。凉干滤膜保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在DNA斑点试验中可检测0.1pg质粒DNA,在菌落原位杂交试验中可检测12个细菌/ml,在粪便斑点杂交试验中可检测24个细菌/ml,且检测结果无假阳性和假阴性;(2)检测时间短,仅需20~30小时;(3)性质稳定,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1~2年);(4)操作安全,无需防护。权利要求1.一种地高辛素标记Ⅰ型不耐热肠毒素(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为(1)以800个碱基对LT1DNA片段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地高辛素标记核苷酸掺入新的DNA链,形成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2)将样本滤膜经RNA酶A和蛋白酶K消化处理后,进行核酸杂交,在适当条件下用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检测产LT1的产毒性大肠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为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取若干ulLT1DNA(0.1~1ug),95~100℃水浴5~10分钟,迅速冷却;(2)在水浴中加入1~2ul六核苷酸混合物、1~2ul带地高辛素标记的核苷酸混合物(含地高辛素-dUTP0.35mM/L,PH6.5),加无菌去离子水至反应体积19ul,再加1ulKLENOW酶;(3)混匀后在25~37℃水浴1~18小时;(4)加2ul0.2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H8.0),终止反应;(5)加2ul4M氯化锂、60ul无水乙醇沉淀标记的DNA,在-20℃放置2~14小时;(6)高速离心,用70%乙醇洗涤沉淀物;(7)用50ul10∶1TE〔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1mMEDTA、PH8.0〕溶解沉淀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样本滤膜在碱性裂解后须经下述处理10∶1TE(10mM Tris-HCl、10mM EDTA、PH8.0)37℃ 5分钟,40~200ug/ml RNA酶A(用10∶1TE稀释)25~37℃消化1~2小时,用10∶1TE、TES〔10mMTris-HCl、PH7.8-5mM EDTA-0.5%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各洗涤一次;再用50~1000ug/ml蛋白酶K25~50℃消化1~2小时,TES25~50℃洗涤2×5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为封闭剂浓度在预杂交液、杂交液和2号液中为0.5~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临床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腹泻病人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其特征为以800个碱基对I型不耐热肠毒素(LT文档编号C12Q1/04GK1039444SQ8910619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高辛素标记Ⅰ型不耐热肠毒素(LT↓[1])DNA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为:(1)以800个碱基对LT↓[1]DNA片段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地高辛素标记核苷酸掺入新的DNA链,形成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 针;(2)将样本滤膜经RNA酶A和蛋白酶K消化处理后,进行核酸杂交,在适当条件下用地高辛素标记LT↓[1]DNA探针检测产LT↓[1]的产毒性大肠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纬彭文伟谢彦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