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31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9
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包括履带底盘及固定于其上的液压动力机组,所述发动机与液压泵传动配合,液压油箱的底部与液压泵的吸油端相通,液压泵的出油端通过高压液压油输口与外接液压设备进油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出油端通过液压油回油口与散热器的进油端相连接,散热器的出油端与液压油箱的侧部相通;所述发动机风扇端与散热器相连接,发动机进气端依次通过散热器、空气滤清器与大气相通,发动机废气排出口与消音器的底部相通;所述液压动力机组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燃油箱,发动机的燃油进油口与回油口分别通过发动机进油管、燃油回油管与燃油箱相连接。本设计不仅结构紧凑、动力单元装置可移动,而且有效降噪、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具体适用于为外出作业的液压装备提供足够的液压动力。
技术介绍
液压静力植桩机是一种桩工机械,专门用来进行钢板桩支护打桩作业。其主要应用于空间受限或振动噪音要求高的区域打桩作业。液压静力植桩机的工作原理是其利用已压入地面的桩材被拔出的反力,将下一支桩压入地面。在传统的打桩过程中,动力装置往往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且不宜移动。本设计的动力单元装置工作时功率大,振动噪音小且实现了自走功能,操作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移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降噪且可移动的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包括履带底盘和液压动力机组,所述液压动力机组固定于履带底盘上;所述液压动力机组的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油箱、发动机、散热器和消音器,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所述液压泵设置于液压油箱的下方,所述液压油箱的底部通过液压泵吸油管与液压泵的吸油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端通过液压泵出油管与高压液压油输口相连接,高压液压油输口通过外接出油管与外接液压设备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的出油端通过外接回油管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接,所述液压油回油口通过散热器进油管与散热器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油端通过散热器回油管与液压油箱的侧部相通;所述发动机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散热器设置,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与散热器的出气端相连接,散热器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端相连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与大气相通,发动机的废气排出口通过废气管与消音器的底部相通;所述液压动力机组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燃油箱,所述燃油箱通过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的燃油进油口相连接,发动机的燃油回油口通过燃油回油管与燃油箱相连接。所述履带底盘为橡胶履带底盘;履带底盘采用液压驱动,履带底盘的进油端与高压液压油输口相连接,履带底盘的回油端与液压油回油口相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与散热器的出气端相连接,散热器的进气端通过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端相连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端与大气相通,发动机的废气排出口通过废气管与消音器的底部相通。所述液压动力机组的外部设置有静音罩,所述静音罩包括围成长方形的侧围壁和顶板,所述顶板与侧围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侧围壁的底部可拆卸的固定于液压动力机组的底板上,所述侧围壁和顶板的内壁上均包覆有吸音棉,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板的下方设置有与顶板相连接的消音罩,所述消音罩的侧部开设有多个矩形消音孔;所述的侧围壁上开设有多扇检修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发动机与消音器之间,消音器为烟囱状排气结构,消音器的顶部穿过顶板与大气相通。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于发动机的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固定于液压油箱的侧壁上。所述侧围壁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发动机起停开关,所述发动机起停开关与发动机的电气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行走控制器,所述行走控制器与行走遥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行走遥控器上设置有行走控制按钮,所述行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履带底盘的行走液压阀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为液压静力植桩机,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植桩机控制器,所述植桩机控制器与植桩机遥控器信号连接,所述植桩机遥控器上设置有植桩机控制按钮,植桩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液压静力植桩机内的液压阀的控制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中将动力机组布置在可行走的履带底盘上,区别于传统的撬装式动力装置,本设计的动力单元装置能够随着外接液压设备的移动而移动,更加能够适应各类外部施工的环境,提高了移动施工的效率,且履带底盘采用橡胶履带,在施工和行进过程中不会损坏路面。因此,本设计动力单元装置可随外接液压设备移动,适用范围广、施工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中各设备的位置布置合理,合理的利用空间,有效减小了动力单元装置的体积,使动力单元装置能够适应狭小的施工环境,进一步扩大了动力单元装置的适用范围。因此,本设计设备的位置布置合理紧凑,有效减小了动力单元装置的体积,使动力单元装置能够适应狭小的施工环境。3、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中静音罩的设计能够有效吸收噪音,同时在通风处设置有消音罩,消音罩上开设有矩形消音孔,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动力单元装置外部的噪音,减小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因此,本设计静音罩的结构能够有效降噪,减小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4、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中静音罩上开设有多扇检修门,不仅可以通过检修门观察液压动力机组的各设备的工作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检修门对液压动力机组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同时静音罩的侧围壁的底部可拆卸的固定于液压动力机组的底板上,当液压动力机组需要大修时可将侧围壁与液压动力机组底板的连接装置打开,然后取下静音罩,此时可直接的对液压动力机组进行大修。因此,本设计维修保养方便,利用检修门完成日常修理,同时可拆下静音罩对设备进行大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发动机的燃油管路示意图。图3是图1中液压泵的液压油路示意图。图4是图1中消音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静音罩的外观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左视图。图中:履带底盘1、液压动力机组2、液压油箱3、发动机4、空气滤清器5、散热器6、消音器7、电控箱8、液压泵9、液压泵吸油管10、液压泵出油管11、高压液压油输口12、外接出油管13、外接液压设备14、外接回油管15、液压油回油口16、散热器进油管17、散热器回油管18、燃油箱19、燃油回油管20、发动机进油管21、废气管22、静音罩23、侧围壁24、顶板25、通风板26、消音罩27、检修门2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7,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包括履带底盘1和液压动力机组2,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固定于履带底盘1上;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的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油箱3、发动机4、散热器6和消音器7,所述发动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液压泵9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所述液压泵9设置于液压油箱3的下方,所述液压油箱3的底部通过液压泵吸油管10与液压泵9的吸油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9的出油端通过液压泵出油管11与高压液压油输口12相连接,高压液压油输口12通过外接出油管13与外接液压设备14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14的出油端通过外接回油管15与液压油回油口16相连接,所述液压油回油口16通过散热器进油管17与散热器6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6的出油端通过散热器回油管18与液压油箱3的侧部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装置包括履带底盘(1)和液压动力机组(2),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固定于履带底盘(1)上;/n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的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油箱(3)、发动机(4)、散热器(6)和消音器(7),所述发动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液压泵(9)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所述液压泵(9)设置于液压油箱(3)的下方,所述液压油箱(3)的底部通过液压泵吸油管(10)与液压泵(9)的吸油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9)的出油端通过液压泵出油管(11)与高压液压油输口(12)相连接,高压液压油输口(12)通过外接出油管(13)与外接液压设备(14)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14)的出油端通过外接回油管(15)与液压油回油口(16)相连接,所述液压油回油口(16)通过散热器进油管(17)与散热器(6)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6)的出油端通过散热器回油管(18)与液压油箱(3)的侧部相通;/n所述发动机(4)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散热器(6)设置,所述发动机(4)的进气端与散热器(6)的出气端相连接,散热器(6)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5)的出气端相连接,空气滤清器(5)的进气端与大气相通,发动机(4)的废气排出口通过废气管(22)与消音器(7)的底部相通;/n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燃油箱(19),所述燃油箱(19)通过发动机进油管(21)与发动机(4)的燃油进油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燃油回油口通过燃油回油管(20)与燃油箱(19)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装置包括履带底盘(1)和液压动力机组(2),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固定于履带底盘(1)上;
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的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油箱(3)、发动机(4)、散热器(6)和消音器(7),所述发动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液压泵(9)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所述液压泵(9)设置于液压油箱(3)的下方,所述液压油箱(3)的底部通过液压泵吸油管(10)与液压泵(9)的吸油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9)的出油端通过液压泵出油管(11)与高压液压油输口(12)相连接,高压液压油输口(12)通过外接出油管(13)与外接液压设备(14)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外接液压设备(14)的出油端通过外接回油管(15)与液压油回油口(16)相连接,所述液压油回油口(16)通过散热器进油管(17)与散热器(6)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散热器(6)的出油端通过散热器回油管(18)与液压油箱(3)的侧部相通;
所述发动机(4)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散热器(6)设置,所述发动机(4)的进气端与散热器(6)的出气端相连接,散热器(6)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5)的出气端相连接,空气滤清器(5)的进气端与大气相通,发动机(4)的废气排出口通过废气管(22)与消音器(7)的底部相通;
所述液压动力机组(2)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燃油箱(19),所述燃油箱(19)通过发动机进油管(21)与发动机(4)的燃油进油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燃油回油口通过燃油回油管(20)与燃油箱(1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底盘(1)为橡胶履带底盘;履带底盘(1)采用液压驱动,履带底盘(1)的进油端与高压液压油输口(12)相连接,履带底盘(1)的回油端与液压油回油口(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静力植桩机配套动力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4)的进气端与散热器(6)的出气端相连接,散热器(6)的进气端通过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与空气滤清器(5)的出气端相连接,空气滤清器(5)的进气端与大气相通,发动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杜君赵昊戴浩林李胜玺霍同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