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65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块和缓冲杆,所述滑动杆的侧边安装有楔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动杆的侧边,且邻近楔块,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杆,两根所述缓冲杆同轴铰接在轿厢的底部,两根所述缓冲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另外一端均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电梯井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自上而下逐渐加宽,两个所述缓冲轮分别位于缓冲块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电梯受到的重力越大,缓冲力度越大,进而减小电梯下降的高度,减少系统的负荷,提高了电梯的使用便捷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特种设备。电梯是通过电机拉动吊索使电梯井内的轿厢升降来实现人员或物品的提升或降低的。一般的电梯在进出人员或装卸货物时,仅靠着吊索来稳固电梯。但因为吊索通常很长,这种长度下会积累较多的弹性范围。在电梯重载时,会使电梯下降过多的距离,这会使轿厢和楼层之间产生高度差,如果想要将重物运出电梯,则需要克服该较高的“门槛”,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电梯受到的重力越大,缓冲力度越大,进而减小电梯下降的高度,减少系统的负荷,提高了电梯的使用便捷性和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块和缓冲杆,所述滑动杆的侧边安装有楔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动杆的侧边,且邻近楔块,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杆,两根所述缓冲杆同轴铰接在轿厢的底部,两根所述缓冲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块和缓冲杆,所述滑动杆的侧边安装有楔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动杆的侧边,且邻近楔块,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杆,两根所述缓冲杆同轴铰接在轿厢的底部,两根所述缓冲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另外一端均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电梯井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自上而下逐渐加宽,两个所述缓冲轮分别位于缓冲块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块和缓冲杆,所述滑动杆的侧边安装有楔块,所述滑块位于滑动杆的侧边,且邻近楔块,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杆,两根所述缓冲杆同轴铰接在轿厢的底部,两根所述缓冲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另外一端均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电梯井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自上而下逐渐加宽,两个所述缓冲轮分别位于缓冲块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包括至少两种加宽的幅度,在上的加宽幅度小于在下的加宽幅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两个侧面的夹角为20~45°,所述第二缓冲部接续设置在第一缓冲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缓冲部两个侧面的夹角为90~1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压过下降缓冲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包括转盘、前缓冲杆一、前缓冲杆二和后缓冲杆,两根所述缓冲杆的转盘同轴铰接在轿厢的底部,所述前缓冲杆一设置在转盘的其中一侧,且两个转盘上的前缓冲杆一逐渐远离,所述前缓冲杆二设置在前缓冲杆一的末端,且两个前缓冲杆一上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昱晨芦卯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