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抛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65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抛丸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第一箱体侧壁,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环柱,所述环柱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环柱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底座顶部靠近第一箱体侧壁处固定连接有进丸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叶片的转速,在叶片转速提升的同时,弹丸对叶片将产生剧烈的震动,所以将叶片呈凹槽状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震动,即提升叶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抛丸器
本技术涉及抛丸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抛丸器。
技术介绍
抛丸器中的双圆盘铆接成一体,构成叶轮体。叶轮体上装有八片叶片,叶轮体与位于抛丸轮中心的分丸轮一起装在由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罩内衬有护板,罩壳上装有定向套及进丸管。工作时,弹丸由进丸管流入抛丸器。跟叶片作同步旋转的分丸轮使弹丸得到初速度。弹丸经定向套的窗口飞出,抛到定向套外面的高速旋转的叶片上,被叶片进一步加速后,抛射到被清理工件的表面上。因为分丸轮和叶片作同步旋转保证了弹丸向叶片的无振动传递,从而减小了对叶片的磨损。现有的抛丸器对弹丸缺少位置固定,在抛丸时其震动比较剧烈,对叶片有较大损害;同时在抛丸器提升转速时,其弹丸容易从进丸管流出,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变速抛丸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抛丸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抛丸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11),所述底座(1)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贯穿第一箱体(11)侧壁,所述第一箱体(11)内部设置有环柱(12),所述环柱(12)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块(14),所述环柱(12)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13),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第一箱体(11)侧壁处固定连接有进丸管(17),所述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抛丸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11),所述底座(1)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贯穿第一箱体(11)侧壁,所述第一箱体(11)内部设置有环柱(12),所述环柱(12)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块(14),所述环柱(12)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13),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第一箱体(11)侧壁处固定连接有进丸管(17),所述底座(1)位于进丸管(17)靠近第一箱体(11)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所述底座(1)底部位于第一凹槽(15)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所述第二电机(3)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所述螺纹杆(31)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1)呈圆柱状设置,且第一箱体(11)底部与支撑座(16)相契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嘉腾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