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冲退料机构及侧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28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冲退料机构及侧冲模具,涉及退料机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冲切边模具冲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料,卡在凹模后难以下落至废料落料槽内的技术问题。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上的安装槽内;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和与退料板相连接的弹性结构,当侧冲模具的冲切冲头由闭模位置向开模方向移动时,退料板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能逐渐凸出下模板并能推动位于退料板前方的废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现侧冲模具下模上的废料顺利落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冲退料机构及侧冲模具
本技术涉及退料机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冲退料机构及侧冲模具。
技术介绍
钣金冲压模中,冲切类的模具需要考虑冲切废料的退料和落料。侧冲切边模具的废料一般细小,冲切过程中容易变形卡在凹模中,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废料如果不能顺利落料,累积的废料堵料将导致打爆模具。根据冲切特点,凹模孔如果可以增加退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但侧冲类模具因为结构空间限制,无法设计常规的退料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冲退料机构及侧冲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冲切边模具冲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料,卡在凹模后难以下落至废料落料槽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冲退料机构,所述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上的安装槽内;所述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和与所述退料板相连接的弹性结构,当侧冲模具的冲切冲头由闭模位置向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退料板在所述弹性结构的作用下能逐渐凸出所述下模板并能推动位于所述退料板前方的废料。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或者,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且所述侧冲退料机构沿冲切刀口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冲切冲头的侧面上,所述弹性结构夹设在所述退料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侧冲退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套设在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插入所述退料板、另一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上存在第一限位部,所述退料板的内侧壁上存在第二限位部,当所述退料板在所述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向凸出所述下模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能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接用以限制所述退料板凸出所述下模板的最大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连接件和套筒,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安装槽的底面,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套筒的外周向侧面上存在向远离所述套筒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凸出部位且该所述凸出部位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退料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存在向所述通孔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凸出部位且该所述凸出部位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退料板朝向所述冲切冲头的侧面为废料推面,背离所述废料推面的一侧上存在伸入所述安装槽的凸出区且所述退料板上的通孔开设在该所述凸出区上。进一步地,所述退料板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延伸形成顶部退料板。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对称分布在所述下模板上;当所述侧冲退料机构凸出所述下模板时,每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上的顶部退料板分别与所述冲切刀口的端部位置相配合。一种侧冲模具,包括所述的侧冲退料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侧冲退料机构,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上的安装槽内;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和与退料板相连接的弹性结构,当侧冲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侧冲退料机构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凸出下模板,并能推动位于退料板前方的废料,使得卡在凹模上的废料落至废料落料槽内,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冲切边模具冲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料,卡在凹模后难以下落至废料落料槽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冲退料机构在下模板上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冲模具下模处于开模状态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冲模具下模处于开模状态的部分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A;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冲模具下模处于闭模状态的部分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料板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料板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下模板;2-退料板;21-通孔;22-第二限位部;23-顶部退料板;3-滑块;4-冲切刀口;5-连接件;6-套筒;61-第一限位部;7-弹性结构;8-挡块;9-下垫板;10-下模座;11-废料落料槽;12-下垫铁;13-下托板;14-冲切冲头;15-凹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冲退料机构,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1上的安装槽内;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2和与退料板2相连接的弹性结构7,当侧冲模具的冲切冲头14由闭模位置向开模方向移动时,退料板2在弹性结构7的作用下能逐渐凸出下模板1并能推动位于退料板2前方的废料。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1上的安装槽内,安装槽可设置在下模板1朝向冲切冲头14的侧面上,当侧冲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冲切冲头14以及滑块3可以将侧冲退料机构顶入下模板1内;当侧冲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侧冲退料机构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凸出下模板1,并能推动位于退料板2前方的废料,使得卡在凹模15上的废料落至废料落料槽11内。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下模板1上设置有一个侧冲退料机构,或者,下模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侧冲退料机构且侧冲退料机构沿冲切刀口4的长度方向设置。侧冲退料机构可以是两个,可以对称分布在下模板1上;本技术未将整个下模板1朝向冲切冲头14一侧的侧面设计成退料板2,而是在下模板1重要的脱料部位上设计侧冲退料机构,这样能简化结构,增加下模板1强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结构7夹设在退料板2与安装槽的底面之间,弹性结构7可以是弹簧,当侧冲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时,弹性结构7处于压缩状态。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侧冲退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弹性结构7套设在导向结构上,导向结构的一端插入退料板2、另一端与下模板1固定连接。退料板2可以沿导向结构的轴向方向移动,导向结构使得退料板2的运动更稳定些。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导向结构上存在第一限位部,退料板2的内侧壁上存在第二限位部22,当退料板2在弹性结构7的作用下向凸出下模板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部61能与第二限位部22相抵接用以限制退料板2凸出下模板1的最大距离,第一限位部61与第二限位部22的设计,用以限制退料板2的运动行程。作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1)上的安装槽内;/n所述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2)和与所述退料板(2)相连接的弹性结构(7),当侧冲模具的冲切冲头(14)由闭模位置向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退料板(2)在所述弹性结构(7)的作用下能逐渐凸出所述下模板(1)并能推动位于所述退料板(2)前方的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退料机构设置在侧冲模具下模板(1)上的安装槽内;
所述侧冲退料机构包括退料板(2)和与所述退料板(2)相连接的弹性结构(7),当侧冲模具的冲切冲头(14)由闭模位置向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退料板(2)在所述弹性结构(7)的作用下能逐渐凸出所述下模板(1)并能推动位于所述退料板(2)前方的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或者,所述下模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侧冲退料机构且所述侧冲退料机构沿冲切刀口(4)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下模板(1)朝向所述冲切冲头(14)的侧面上,所述弹性结构(7)夹设在所述退料板(2)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退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弹性结构(7)套设在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插入所述退料板(2)、另一端与所述下模板(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冲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上存在第一限位部,所述退料板(2)的内侧壁上存在第二限位部(22),当所述退料板(2)在所述弹性结构(7)的作用下向凸出所述下模板(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61)能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相抵接用以限制所述退料板(2)凸出所述下模板(1)的最大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富罗利宏余德军蔡国旗黄树人朱晖冯会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