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
本技术属于冲载模具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机械零件采用传统的制造方法制造完成,如车、铣、磨等工艺,上述仅能满足一般零件的加工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的零件,如薄型零件,则很难采用这些传统的加工工艺去完成,以达到加工要求。薄型零件因其具有厚度较薄的形状特征,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加工过程中变形较大;在传统加工装置上难以依靠夹具使其具有固定的位置,所以大多数薄型零都无法采用传统机床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以实现对薄型带孔零件的加工制作。为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包括上模机构及下模机构,上模机构与压力机连接,下模机构与压力机底座连接,待加工板料设置在上模机构与下模机构之间;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凸模及落料凹模,上模座水平固定设置在压力机的输出端;凸模的上端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凸模的下端穿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1)及下模机构(2),上模机构(1)与压力机连接,下模机构(2)与压力机底座连接,待加工板料设置在上模机构(1)与下模机构(2)之间;/n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座(11)、凸模(16)及落料凹模(17),上模座(11)水平固定设置在压力机的输出端;凸模(16)的上端与上模座(11)固定连接,凸模(16)的下端穿过落料凹模(17),并竖向向下延伸;凸模(16)的外形尺寸与待加工零件的内孔相匹配,落料凹模(17)上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外轮廓相匹配的凹槽;/n下模机构(2)包括下模座(21)、凸凹模(23)、橡胶块(24)及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1)及下模机构(2),上模机构(1)与压力机连接,下模机构(2)与压力机底座连接,待加工板料设置在上模机构(1)与下模机构(2)之间;
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座(11)、凸模(16)及落料凹模(17),上模座(11)水平固定设置在压力机的输出端;凸模(16)的上端与上模座(11)固定连接,凸模(16)的下端穿过落料凹模(17),并竖向向下延伸;凸模(16)的外形尺寸与待加工零件的内孔相匹配,落料凹模(17)上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外轮廓相匹配的凹槽;
下模机构(2)包括下模座(21)、凸凹模(23)、橡胶块(24)及卸料板(25);下模座(21)水平固定设置在压力机底座上,下模座(21)与上模座(11)之间活动连接;凸凹模(23)竖向设置在下模座(21)的上方,橡胶块(24)及卸料板(25)由下到上依次套设在凸凹模(23)上;凸凹模(23)上设置有与凸模(16)相匹配的凹槽结构及与落料凹模(17)相匹配的凸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带孔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机构(1)还包括模柄(12)、打杆(13)及推件块(19);模柄(12)的上端与压力机的输出端连接,模柄(12)的下端穿设在上模座(11)上;模柄(12)为中空结构,打杆(13)竖向活动穿设在模柄(12)内,打杆(13)的上端为自由端,打杆(13)的下端穿过落料凹模(17)后与推件块(19)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涛,罗亚勋,贺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