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24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导流腔,下模具的中部开设有中空的第二导流腔,第二导流腔的底部开设有中空的挤出缝,挤出缝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导出腔;第一导流腔与第二导流腔相连并形成中空的整体导流腔;整体导流腔呈哑铃状;位于挤出缝中间的缝宽大于位于挤出缝两侧的缝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通过改变模具内部的腔体结构,减小模具的弹性形变,进而使得最终挤出的板材厚度尺寸均匀,且最终加工的镁板厚度可达0.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镁合金挤压
,尤其是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变形镁合金主要有AZ31、AZ61、AZ80、ZK31、ZK61、HK31、HK21等牌号,变形镁合金主要是通过挤压、轧制、锻造或拉伸等塑性压力加工,经过挤压、锻造和轧制等生产工艺产出的变形产品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延伸率和更多样化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更多样化结构件的需求。目前镁合金是否可以采用挤压工艺,跟挤压比有关,理论上采用挤压工艺的挤压比可为10-100(详见《镁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徐河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如果挤压比过大,挤压机会因挤压力过大而发生"闷车",使挤压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损坏设备,总之,按照现有技术,挤压比太大的产品无法采用挤压工艺,只能选择锻造或轧制,由于挤压比大的镁板厚度较小,现有模具挤压出的板材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模具挤压出的板材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导流腔,下模具的中部开设有中空的第二导流腔,第二导流腔的底部开设有中空的挤出缝,挤出缝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导出腔;第一导流腔与第二导流腔相连并形成中空的整体导流腔;整体导流腔呈哑铃状;位于挤出缝中间的缝宽大于位于挤出缝两侧的缝宽。优选地,第一导流腔入口处的尺寸小于第二导流腔底部的尺寸,整体导流腔的内壁呈倾斜状。优选地,位于挤出缝中间的缝宽比位于挤出缝两侧的缝宽大10%-20%。优选地,导出腔的宽度大于挤出缝的宽度,且导出腔呈多级台阶状,其宽度逐渐增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通过改变模具内部的腔体结构,整体导流腔作为原料入口,其呈哑铃状,中间窄,两端宽,使压力向两端分散,减小模具的弹性形变;挤出缝作为出料口,其设计为中间宽,两侧窄,使两侧因缝宽减小导致的弹性形变与中心压力大导致的弹性形变相平衡,进而使得最终挤出的板材厚度尺寸均匀,且最终加工的镁板厚度可达0.5mm。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模具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实施例中模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导流腔3,下模具2的中部开设有中空的第二导流腔4,第二导流腔4的底部开设有中空的挤出缝5,挤出缝5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导出腔6;第一导流腔3与第二导流腔4相连并形成中空的整体导流腔;整体导流腔呈哑铃状;位于挤出缝5中间的缝宽大于位于挤出缝5两侧的缝宽。本实施例中,由于模具的导出腔6以及挤出缝5工作时中心压力大,会导致模具弹性形变大,进而影响所挤出板材的尺寸精度。因此在设计模具时,整体导流腔作为原料入口,其呈哑铃状,中间窄,两端宽,使压力向两端分散,减小模具的弹性形变;挤出缝5作为出料口,对挤出精度要求较高,其设计为中间宽,两侧窄,使两侧因缝宽减小导致的弹性形变与中心压力大导致的弹性形变相平衡,进而使得最终挤出的板材厚度尺寸均匀。优选地,位于挤出缝5中间的缝宽比位于挤出缝5两侧的缝宽大10%-20%。为使多个镁合金坯料能够充分融合,进而不影响板材挤出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导流腔3入口处的尺寸小于第二导流腔4底部的尺寸,整体导流腔的内壁呈倾斜状。优选地,导出腔6的宽度大于挤出缝5的宽度,且导出腔6呈多级台阶状,其宽度逐渐增大。实施例1本实施例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AZ31B镁合金棒材,长100mm,将其装进棒炉进行加温,使其温度为430℃,保温6小时;b、本实施例所选挤压设备为T630挤压机,采用加温100℃/小时的梯温形式,将盛锭筒加温至380℃,盛锭筒端面温度为320℃;c、采用上述模具,将模具加温至480℃,保温2小时;d、挤压时,将整个挤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挤压速度为1.0mm/s,挤压10s,第二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68mm/s,挤压140s,第三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5mm/s,挤压20s。在挤压出口吹入压缩空气,流量为0.03m/min。本实施例中挤出的板材厚度均匀,为0.50mm,挤压比为172.9。实施例2本实施例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AZ31B镁合金棒材,长200mm,将其装进棒炉进行加温,使其温度为400℃,保温6小时;b、本实施例所选挤压设备为T630挤压机,采用加温100℃/小时的梯温形式,将盛锭筒加温至380℃,盛锭筒端面温度为280℃;c、采用上述模具,将模具加温至460℃,保温3小时;d、挤压时,将整个挤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挤压速度为1.2mm/s,挤压25s,第二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8mm/s,挤压240s,第三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6mm/s,挤压35s。在挤压出口吹入压缩空气,流量为0.02m/min。本实施例中挤出的板材厚度均匀,为0.5mm,挤压比为172.9。实施例3本实施例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取AZ31B镁合金棒材,长150mm,将其装进棒炉进行加温,使其温度为450℃,保温6小时;b、本实施例所选挤压设备为T630挤压机,采用加温100℃/小时的梯温形式,将盛锭筒加温至420℃,盛锭筒端面温度为360℃;c、采用上述模具,将模具加温至500℃,保温4小时;d、挤压时,将整个挤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挤压速度为1.0mm/s,挤压15s,第二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6mm/s,挤压190s,第三阶段的挤压速度为0.4mm/s,挤压40s。在挤压出口吹入压缩空气,流量为0.01m/min。本实施例中挤出的板材厚度均匀,为0.5mm,挤压比为17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导流腔(3),下模具(2)的中部开设有中空的第二导流腔(4),第二导流腔(4)的底部开设有中空的挤出缝(5),挤出缝(5)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导出腔(6);第一导流腔(3)与第二导流腔(4)相连并形成中空的整体导流腔;整体导流腔呈哑铃状;位于挤出缝(5)中间的缝宽大于位于挤出缝(5)两侧的缝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第一导流腔(3),下模具(2)的中部开设有中空的第二导流腔(4),第二导流腔(4)的底部开设有中空的挤出缝(5),挤出缝(5)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中空的导出腔(6);第一导流腔(3)与第二导流腔(4)相连并形成中空的整体导流腔;整体导流腔呈哑铃状;位于挤出缝(5)中间的缝宽大于位于挤出缝(5)两侧的缝宽。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睿韩永茂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康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