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生物电子装置的叠层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2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行有效生物操作所用的装置及制造方法采用叠层结构(30,110)。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平面样品支撑(50,72,104,122)包括至少一个样品通孔(56,74,90);平面电极(32,70,94,112,114)被置于邻近第一平面样品支撑(50,72,104,122)处,并有电极贯穿区(38,76);第二平面支撑(40,78,96,102,124)带有排气通孔(48,80,92,98);所述平面电极(32,70,94,112,114)成叠层关系位于第一平面样品支撑(50,72,104,122)与第二平面支撑(40,78,96,102,124)之间。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样品通孔(56,74,90)、电极通孔(38,76)和排气通孔(48,80,92,98)成重叠布置。最好是一些通孔、贯穿区和排气通孔或者是它们的全部为对准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样品通孔的水平尺寸大于排气通孔的水平尺寸。在优选实施例中,样品支撑和平面支撑均由片状材料制成,最好由聚酰亚胺制成,其厚度实质上为1密尔到5密尔。电极最好选自贵金属,特别是金。各孔或者贯穿区最好都通过激光钻孔形成,最好还伴随以化学蚀刻。借助互相联系给出穿过多个支撑的导电通路,还有助于采用杂交电路,特别是小片挠曲电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效生物操作中所用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包含有效电极的装置,所述电极特别适用于核酸的电泳迁移,及其杂交和分析。本申请是1995年9月27日提交的申请序号为No.08/534,454,题为“有效可编程矩阵装置所用的设备及方法”的部分继续,而后者又是1994年9月9日提交的申请序号为No.08/304,657,目前已被授权,修订题目为“带多个电极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系统”的部分继续,还是1994年7月7日提交的申请序号为No.08/271,882,目前已被授权,修订题目为“电子精密控制分子生物学分析和诊断的方法”的部分继续,也是1993年11月1提交的申请序号为No.08/146,504,目前已被授权,修订题目为“分子生物学分析和诊断的有效可编程电子装置”的部分继续,以及1996年9月6日提交的申请序号为No.08/709,358,目前已被授权,题目为“有效生物学样品制备所用的装置和方法”的部分继续;在此,它们均被作为参考文献,即如这里所充分显示的那样。分子生物学包括多种形式的核酸和蛋白分析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和方法构成临床诊断检测和实验的基础。这些技术包括核酸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行有效生物操作的装置,包括:至少带有一个样品通孔的第一平面样品支撑;邻近所述第一样品支撑的平面电极,它有电极贯穿区;带有排气通孔的第二平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电极在所述第一样品支撑与第二平面支撑之间呈叠层关系,并 且样品通孔、电极通孔和排气通孔成重叠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E阿克利托马斯R杰克逊爱德华L谢尔登Ⅲ
申请(专利权)人:内诺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