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博特公司专利>正文

在用于全血的层析装置中对聚阳离子的中和作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44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全血样品的层析测定装置和方法,它使用红细胞分离剂聚集红细胞,使血浆或血清能借助于毛细作用流动,并且使用中和剂中和红细胞分离剂对此装置和方法可能具有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检测全血样品中待分析物的层析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装置和方法,它应用红细胞分离剂聚集红细胞,并应用中和剂消除红细胞分离剂对测定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利作用。
技术介绍
现代临床诊断方法通常是对血液样品进行。不幸的是,红细胞对许多诊断测定有干扰作用。在对待分析物的检测中,红细胞可能会抑制特异性结合的配对成分之间的结合。而且,红细胞具有酶活性,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这种酶活性可能干扰产生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应用层析测定装置,特别是层析免疫测定装置的快速检测方式中,红细胞可能会阻止液体流动,液体流动对于在这种装置上发生反应是必不可少的。鉴这种原因和其它一些原因,许多检测法都用血浆或血清进行,这就首先必须从全血中分离出血浆或血清。有许多已知的技术可用于在全血样品中使红细胞与血浆分离。离心是本领域熟知的一种方法,通过离心可从全血中分离出血浆(凝血之前)和血清(凝血之后)。在此过程中,红细胞沉淀于试管底部,可通过缓慢倾倒分离出血清。但是,通过离心使全血分层有许多缺点。通常离心需要抽取大量的血液样品。另外,此方法费时,并需要笨重的实验室设备,通常不能安装在医生的诊室内。最后,对血液额外的操作会增加暴露于血液-携带病原体的潜在危险。为了减少或消除对离心的需要,已发展了应用梯度膜或捕集膜从血液的液体部分分离红细胞的测定装置。还使用了固相化的抗红细胞抗体。另一些已知的用于使红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的技术包括,(1)使全血样品与红细胞结合剂相结合,然后使此混合物通过一种固体的吸水性成分过滤,其特异性结合的配对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与此吸水成分结合,而除去了凝集的红细胞;(2)使全血通过一种玻璃微纤维滤器,此滤器可能具有或不具有与之结合的凝集剂;(3)应用一种多糖材料的阻挡层或隔离层,以便阻止红细胞通过,从而防止它干扰对干测试条上信号的检测或目视观察;以及(4)应用一种具有聚阳离子表面的支持物,它结合红细胞而不结合血浆。这些用于使红细胞与血浆分离的技术许多都是昂贵、复杂的,可能导致对红细胞的分离不完全,并可能引起溶血。溶血会引起非特异性结合或很高的背景干扰,导致丧失检测的灵敏度。这可以是游离血红蛋白所致,它可使检测区染色,以使此检测区可在粉红至暗褐红色的范围内显示颜色。结果,由于检测区内存在血红蛋白的颜色,可全部或部分地掩盖所产生的可视性化学信号。另外,在检测系统中应用分离剂如聚阳离子,有可能对系统产生干扰,常常是通过除了使红细胞聚集之外,还使其它一些试剂或结合成分聚集。因此,需要有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检测血样品中的待分析物,而对检测系统没有不利的影响。这种装置和方法应该适合于包括小量样品在内的多种体积的全血样品。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析装置,它包含一种可限定液流路径、能够支持毛细管流的层析载体,一个与层析载体保持液流接触的血液样品加样部位,一个与此加样部位分隔开的在层析载体上部的检测部位,一种位于加样部位下游的可扩散结合的被标记物,一种在检测部位上游,用于从血液样品中分离血浆或血清的可扩散结合的红细胞分离剂,以及一种在此结合分离剂下游,在检测部位上游,能够与该分离剂结合的可扩散结合的中和剂,借此可中和分离剂的正电荷。优选的情况是,此红细胞分离剂是位于加样部位,以致可在血清或血浆沿层析载体移动之前使红细胞与血清或血浆分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方法,用于检测样品中,优选地是血样品中是否存在某待测物,此方法包括,提供一种能够支持毛细管流、可限定液流路径的层析载体,沿着此载体有(a)一个与层析载体保持液流接触的血液样品加样部位,(b)一个在层析载体上与加样部位分隔开的检测部位,(c)一种位于加样部位下游的可扩散结合的被标记物,(d)一种在检测部位上游,用于从血液样品中分离血浆或血清的可扩散结合的红细胞分离剂,以及(e)一种位于此结合分离剂下游和检测部位上游的,能够与该分离剂结合的可扩散结合的中和剂,借此可中和分离剂的正电荷;此方法还包括使加样部位与血液样品接触,以使红细胞分离剂可从血液样品中分离出血浆或血清,并且使中和剂在样品沿液流路径流动时可中和分离剂的正电荷;以及还包括检测血液样品中是否存在待分析物。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层析测定装置的优选实施方案。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下的观测,全血样品中的红细胞对测定血液样品中待分析物的存在或含量有干扰作用,在不存在此干扰作用时,这种检测可以通过多种测定系统方便地完成。例如在免疫测定法中,与加样部位接触的全血样品,由于存在红细胞的阻碍或干扰,不大可能借助于毛细作用沿测试条移动。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这个问题,而不影响测定系统的灵敏度。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理解中可应用下面的一些定义。“待分析物”或“待研究的分析物”指的是将被检测或测定的,具有至少一个抗原表位或结合位点的化合物或组合物。这种待分析物可以是具有天然存在的待分析物-特异性结合成分的,或者是可以制备一个待分析物-特异性结合成分的任何一种物质,待分析物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物质毒素,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肽,微生物,氨基酸,核酸,激素,类固醇,维生素,药物(包括为治疗目的给予的药物以及为不正当目的给予的药物),以及上述任何一种物质的代谢物,或者针对它们的抗体。名词“待分析物”还包括任何一种抗原物质,半抗原,抗体,大分子和它们的组合。“层析载体”指的是任何适合的多孔性,有吸收能力,吸水性,各向同性的材料,或者是毛细材料。它包含该装置的检测部位,通过此装置,借助于毛细作用或弱作用力,待分析物或待测样品可以被转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到,层析载体可以由单一材料构成,或者由一种以上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不同的区带、部份、层、区域或部位),只要这种多层次结构处于液流相互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待测样品能够在材料之间通过。液流接触允许样品中的至少某些成分,即待分析物,在多孔材料的区带之间通过,优选的情况是,沿不同区带之间的接触界面这种液流接触是均匀一致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材料,或者经合成修饰的天然存在的材料都可用作层析载体,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种类纸(纤维状的),或纤维素材料的膜(微孔的)例如滤纸;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玻璃纤维;织物;包括天然原料(如棉花)织物和合成原料(如尼龙)织物;以及多孔凝胶等。“标记”指的是能够产生目视或仪器可检测信号的任何一种物质。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标记包括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产生信号的标记物。例如包括酶和底物,色原物质,荧光化合物,化学反光化合物,有色的或可着色的有机聚合物胶乳微粒,以及含有直接可视物质的脂质体或其它微泡。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可使用放射标记,胶体金属微粒或胶体非金属微粒。优选的标记物包括胶体金和胶乳微粒。“被标记物”或“缀合物”指的是含有附着于特异性结合成分的可检测标记的物质。这种附着可能是共价的或非共价的结合,还可能包括核酸杂交。这种标记可使被标记物产生可检测的信号,此信号直接或间接地与待测样品中待分析物的含量有关。可选择被标记物的特异性结合成分,使之直接或间接与待分析物结合。“特异性结合成分”指的是特异性结合对中的一种成分,即二种不同的分子,其中一种分子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特异性地结合于第二种分子。如果这种特异性结合成分是免疫反应物,那末它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血液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待分析物的层析测定装置,它包括: 一种能够支持毛细管流的可限定液流路径的层析载体, 一个与层析载体保持液流接触的血液样品加样部位, 一在层析载体上与加样部位分隔开的检测部位, 一种位于加样部位下游的可扩散结合的被标记物, 一种在检测部位上游,用于从血液样品中分离血浆或血清的可扩散结合的红细胞分离剂,以及 一种在此结合分离剂下游,在检测部位上游的可扩散结合的中和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彻小笠原俊博齐藤道弘JP格洛夫
申请(专利权)人:艾博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