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三维软件操作的通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
本申请涉及齿轮传动
,尤其涉及基于三维软件操作的通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齿面接触分析能够对齿轮副传动过程中的啮合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对于缩短产品试制周期、降低试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齿面接触分析是根据齿轮副的装配、齿面几何信息得到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的齿轮转角及齿面接触椭圆(或接触区域)的参数,难点是确定接触椭圆中心点(接触点)位置和接触椭圆参数。传统的齿面接触分析方法有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和滚检试验。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操作者需要掌握齿轮齿面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啮合方程来得到分析结果,对于不同的齿轮副,齿面数学模型不同,且对复杂齿面齿轮,容易出现求解不稳定,计算复杂的情况,从而对操作者的理论基础要求比较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需要在获得齿轮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元求解器进行求解,操作步骤及涉及的软件较多,耗费时间长,且操作者需具备较深的有限元方面的知识;采用滚检试验,滚检试验需完成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三维软件操作的通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三维软件里导入齿轮副三维模型并对齿轮副三维模型进行定位装配,使主动轮与从动轮齿面不存在干涉现象,完成齿轮副的初始装配;/nS2:齿轮副划分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绕其转轴转动角度∠1,从动轮绕其轴转动角度∠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三维软件操作的通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三维软件里导入齿轮副三维模型并对齿轮副三维模型进行定位装配,使主动轮与从动轮齿面不存在干涉现象,完成齿轮副的初始装配;
S2:齿轮副划分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绕其转轴转动角度∠1,从动轮绕其轴转动角度∠2,∠2=∠1*N1/N2,N1与N2分别是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此时,主动轮与从动轮为初始状态;
S3:步骤S2中,若主动轮与从动轮发生干涉,则从动轮向其在步骤S2中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若干个微小角度△X,直至主动轮与从动轮不发生干涉;
S4:步骤S2中,若主动轮与从动轮不发生干涉,则从动轮向其在步骤S2中转动方向的同向转动一个微小角度△X;在主动轮与从动轮发生干涉前,从动轮重复转动△X,直至从动轮首次与主动轮相交产生干涉,此时从动轮停止转动,此时主动轮与从动轮为微干涉状态;
S5:在微干涉状态下,记录从动轮由初始装配状态转动至微干涉状态的转动角度和以图片形式保存微干涉状态下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面求交图;
S6:在步骤S4出现微干涉状态后,重复S2-S5的步骤,直至齿面的啮合过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软件操作的通用齿面接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生,王圣晖,卢少凡,唐进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