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02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Cr:0.09wt%~1.5wt%,Nb:0.04wt%~0.7wt%,Si:0.02wt%~0.3wt%,Ca:0.01wt%~0.2wt%,Ce:0.01wt%~0.2wt%,Ti:0.01wt%~0.1wt%,余量为Cu。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熔炼;2)均匀化退火;3)冷轧;4)预时效处理;5)冷轧‑时效处理;6)冷轧;7)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时效处理,极大的促进了后续时效处理中Cr相的析出,提升了合金的耐热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强度高、导电性好、耐热性强,且制备工艺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合金,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铜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铜的延展性能优异但机械强度较低,在使用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仅对铜进行塑性加工虽然可以增加位错密度来提升机械强度,但同时也会导致其电导率下降。因此,在铜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元素,从而得到具有更高机械强度、导电率、耐热性的铜合金,是目前铜合金领域的研究方向。

2、铜铬合金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力学性能在高铁接触导线、集成电路引线框架、5g连接器、发动机燃烧室内衬以及其他相关部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铬合金的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时效过程中纳米级cr相的析出。但是,由于cr相在时效过程中极易粗化,限制了合金强度的进一步提升,为了提升合金的整体性能,通常在铜铬合金中还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其中,nb元素是铜铬合金中的理想添加元素。cr元素会与nb元素反应生成cr2nb粒子。而cr2nb粒子可以作为第二相起到第二相强化的效果,同时由于cr2nb粒子尺寸几乎不随温度升高而长大,可以极大的改善铜铬合金的耐热性能。

3、相关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专利cn112391556a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耐高温cu-cr-nb合金及制备方法。该专利中cr和nb的含量分别为2%-2.8%和1%-1.3%。由于cr和nb元素的含量均较高,这会导致初生的cr2nb粒子尺寸相对较大,从而不利于cu-cr-nb合金强度和耐热性能的提升。同时,由于cu-cr-nb合金中主要的强化相是cr相,传统的组合形变热处理方式获得的cu-cr-nb合金纳米级cr相的体积分数较小,从而限制了cu-cr-nb合金强度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制备方法。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5、cr:0.09wt%~1.5wt%,

6、nb:0.04wt%~0.7wt%,

7、si:0.02wt%~0.3wt%,

8、ca:0.01wt%~0.2wt%,

9、ce:0.01wt%~0.2wt%,

10、ti:0.01wt%~0.1wt%,

11、余量为cu。

12、优选的,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组分组成为:

13、cr:0.1wt%~1.5wt%,

14、nb:0.05wt%~0.7wt%,

15、si:0.03wt%~0.3wt%,

16、ca:0.05wt%~0.2wt%,

17、ce:0.05wt%~0.2wt%,

18、ti:0.04wt%~0.1wt%,

19、余量为cu。

20、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导电率高于75%iacs,软化温度大于580℃。

21、优选的,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抗拉强度大于615mpa,导电率高于77%iacs,软化温度大于600℃。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将所需合金元素按所述设计比例进行配比后,将其在大气氛围中进行加热熔炼,浇铸得到cu-cr-nb-si系合金铸锭;

24、s2:将步骤s1获得的cu-cr-nb-si系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

25、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cu-cr-nb-si系合金铸锭进行冷轧,得到cu-cr-nb-si系合金板材;

26、s4:将步骤s3的板材进行预时效处理,促进了后续时效过程cr相的析出;

27、所述预时效处理的温度为350-450℃,时间为15-120min;

28、s5:将经步骤s4处理后的板材进行冷轧-时效处理;

29、s6:将经步骤s5处理后的板材进行冷轧;

30、s7:将经步骤s6处理后的板材进行去应力退火,最终得到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

3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选用电解铜、纯铬、纯硅、纯钛、铜铌中间合金、铜钙中间合金以及铜铈中间合金作为原料。

32、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加热熔炼的过程中采用木炭作覆盖剂。

33、优选的,步骤s1中加热熔炼的温度为1650℃~1700℃。

34、优选的,步骤s2中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900~970℃,退火时间为1~20h。

35、优选的,步骤s3中冷轧的变形量为45%~85%。

36、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冷轧-时效处理具体为:先对板材进行变形量为40%-90%的冷轧,然后再在400-600℃下进行30~720min的时效处理。

37、进一步的,步骤s5中,时效处理的时间为60~480min。

38、优选的,步骤s6中冷轧的变形量为40%~80%。

39、优选的,步骤s7中去应力退火温度为150~300℃,退火时间为1-8h。

40、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4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通过特定的成分设计,减少cr和nb元素的含量,使cr的含量不高于1.5wt%,nb的含量不高于0.7wt%。同时,合金中si元素的加入可以使cr2nb相转变为cr8nb3si相。cr8nb3si相作为cr2nb相的衍生相,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热性能。cr8nb3si粒子相比cr2nb粒子具有更高的熔点,因此需要在合金中加入少量ca、ce元素,降低了合金的熔点,促使cr8nb3si粒子的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熔炼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1650℃~1700℃,这是由于cr8nb3si粒子的形成温度比cr2nb更高,因此需要更高的熔炼温度使得cr8nb3si粒子得以形成。由于cr、nb和si元素的含量较低,形成的初生粒子尺寸大幅度减小,可以达到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小尺寸的cr8nb3si粒子对于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强度以及耐热性都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si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促进cr相的形核过程,并抑制cr相的长大。

42、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由于cr相在室温下的固溶度仅有0.025wt%,在时效过程中有大量的纳米级cr相析出,这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第二相强化效果,也可以降低固溶的cr原子对cu基体导电率的影响,从而使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均大幅度提升。

43、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导电率高于75%IACS,软化温度大于58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用电解铜、纯铬、纯硅、纯钛、铜铌中间合金、铜钙中间合金以及铜铈中间合金作为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加热熔炼的过程中采用木炭作覆盖剂;所述加热熔炼的温度为1650℃-17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900-970℃,退火时间为1-20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冷轧的变形量为45%-8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冷轧-时效处理具体为:先对板材进行变形量为40%-90%的冷轧,然后再在400-600℃下进行30-720min的时效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冷轧的变形量为40%-8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去应力退火温度为150-300℃,退火时间为1-8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导电率高于75%iacs,软化温度大于58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新型耐热cu-cr-nb-si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用电解铜、纯铬、纯硅、纯钛、铜铌中间合金、铜钙中间合金以及铜铈中间合金作为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加热熔炼的过程中采用木炭作覆盖剂;所述加热熔炼的温度为16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深蔡涵宇李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