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61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和机械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夹紧未加工工件的第一夹紧单元和用于夹紧加工后工件的第二夹紧单元,机械手能将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通过机械手使夹紧组件翻转180°,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上,以将未加工工件放置于工作台上由第一夹紧单元夹紧工件,或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下以将其夹取的未加工工件放置于预设加工位置;还使第二夹紧单元朝下以从预设加工位置夹取加工后工件,或将第二夹紧单元夹取的加工后工件放置于预设放料位置,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冲床锻压设备对产品进行锻压后,需要从模仁中取出锻压工件。但锻压工艺中,模具开合间距较小,模仁中心位置离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距离较远,而且经过锻压后的锻压工件温度较高,不利于取放锻压工件,人工操作难度较大,危险性高,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便于取放工件,提高生产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其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紧未加工工件,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紧加工后工件;机械手,与所述夹紧组件相连,能够使所述夹紧组件翻转180°;还能够将所述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均包括:驱动杆,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夹紧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驱动杆沿第二水平方向分布的两侧且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台的两个夹爪,工件置于两个所述夹爪之间,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弹性件,与所述夹爪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固定,另一端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夹爪,以给所述夹爪施加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向所述驱动杆运动的外力;所述驱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工作台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推动所述夹爪相对于所述工作台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夹紧单元夹紧或松开工件。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均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平行且间隔分布。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直线驱动单元;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固定端;滑块,与所述连接单元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活动端相连,每个所述驱动杆均连接于所述滑块。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安装座,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固定端相连;滑轨,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滑轨外且设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面朝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活动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被所述限位凸起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一侧壁设有与所述夹爪一一对应的凹槽或凸台;所述凹槽或所述凸台沿水平面的截面为梯形。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爪接触与其对应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为弧面结构。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杆的位置。作为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上是否有工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利用第一夹紧单元夹紧未加工工件,利用第二夹紧单元夹紧加工后工件;通过机械手将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通过机械手使夹紧组件翻转180°,可以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上,以将未加工工件放置于工作台上由第一夹紧单元夹紧工件,或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下以将其夹取的未加工工件放置于预设加工位置;还可以使第二夹紧单元朝下以从预设加工位置夹取加工后工件,或将第二夹紧单元夹取的加工后工件放置于预设放料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操作人员参与,提高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组件的剖视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组件的剖视图二。图中:1、工作台;11、固定块;2、驱动杆;21、凹槽;22、楔形面;3、夹爪;4、弹性件;5、直线驱动单元;61、安装座;62、滑轨;7、滑块;71、限位凸起;8、限位块;9、接近传感器;10、未加工工件;20、加工后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本实施例以应用于冲床锻压设备为例,对上述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进行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和机械手,其中,夹紧组件包括工作台1,及设于工作台1两侧的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紧未加工工件10,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紧加工后工件20。机械手与夹紧组件相连,能够使夹紧组件翻转180°;还能够将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本实施例在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利用第一夹紧单元夹紧未加工工件10,利用第二夹紧单元夹紧加工后工件20;通过机械手将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通过机械手使夹紧组件翻转180°,可以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上,以将未加工工件10放置于工作台1上由第一夹紧单元夹紧工件,或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下以将其夹取的未加工工件10放置于预设加工位置;还可以使第二夹紧单元朝下以从预设加工位置夹取加工后工件20,或将第二夹紧单元夹取的加工后工件20放置于预设放料位置,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操作人员参与,提高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1)、机械手将夹紧组件送至预设取料位置,使第一夹紧单元朝上,以将未加工工件10放置于工作台1上,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紧组件,其包括工作台(1),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两侧的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紧未加工工件(10),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紧加工后工件(20);/n机械手,与所述夹紧组件相连,能够使所述夹紧组件翻转180°;还能够将所述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紧组件,其包括工作台(1),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两侧的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紧未加工工件(10),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紧加工后工件(20);
机械手,与所述夹紧组件相连,能够使所述夹紧组件翻转180°;还能够将所述夹紧组件依次循环输送至预设取料位置、预设加工位置和预设放料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均包括:
驱动杆(2),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夹紧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驱动杆(2)沿第二水平方向分布的两侧且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台(1)的两个夹爪(3),工件置于两个所述夹爪(3)之间,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弹性件(4),与所述夹爪(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固定,另一端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夹爪(3),以给所述夹爪(3)施加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向所述驱动杆(2)运动的外力;
所述驱动杆(2)能够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推动所述夹爪(3)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使所述夹紧单元夹紧或松开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二夹紧单元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均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平行且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取放工件的双面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
直线驱动单元(5);
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工作台(1)和所述直线驱动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飞刘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弘安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