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55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包括机身、除尘风机、进棉风机和出棉风机,机身内设有除尘室,除尘室的底部设有除尘口,除尘口和除尘风机连通,除尘室内设有除尘罩,除尘罩的侧壁上设有滤孔,除尘罩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尖刺,机身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件,除尘罩的顶部设有进棉管,进棉管和进棉风机连通,除尘罩的底部设有出棉管,出棉管和出棉风机连通。其可以原棉进行开松,开松后,原棉内的微尘更加容易被吸走,提高了除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
技术介绍
开清棉是纺织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要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而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艺。在开清棉的工序中,首先是开松;其次是除杂;再次是混和,即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若是原棉开松的越好,混合越均匀;最后是均匀成卷。目前在开清棉中对原棉的除杂大多会加入除微尘机,通过抽风将细小的尘抽走,除微尘机的强风容易将原棉吸附过来聚成一团,会降低原棉的开松程度,甚至产生棉结,对后面的工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其在除尘的过程中能对原棉进行开松。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包括机身、除尘风机、进棉风机和出棉风机,所述机身内设有除尘室,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和除尘风机连通,除尘室内设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的侧壁上设有滤孔,除尘罩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尖刺,机身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件,除尘罩的顶部设有进棉管,所述进棉管和进棉风机连通,除尘罩的底部设有出棉管,所述出棉管和出棉风机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棉风机将原棉通过进棉管送入除尘罩内,除尘风机工作,原棉中的微尘从滤孔进入除尘室内,再经过除尘口由除尘风机抽走。同时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第一尖刺对原棉进行搅拌,第一尖刺能撕扯原棉,对原棉进一步开松,能减少棉结。原棉进一步开松后,原棉内的微尘更加容易被吸走,提高了除尘的效果。除尘后的原棉经出棉管来到出棉风机处,由出棉风机排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尖刺对原棉进行搅拌开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除尘室内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设置,电机安装在除尘室内,不需要在机身上开孔安装第一转轴,进而增加除尘室的密封性,可以提高除尘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除尘罩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尖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轴转动,第二尖刺撕扯原棉,对原棉进行开松,进一步提高开松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尖刺和第二尖刺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作用,使得电机能同步带动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有转速差,同时第一尖刺和第二尖刺交错设置,转动时,第一尖刺、第二尖刺之间的原棉会被第一尖刺和第二尖刺拉扯,提高了原棉的开松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有安装架,所述除尘罩和安装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架设置,使除尘罩平稳固定在除尘室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身的外壁设有消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消音层设置,消音层能吸收噪音,能减少噪音的产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转轴转动,第一尖刺对原棉进行搅拌,第一尖刺能撕扯原棉,对原棉进一步开松,能减少棉结。原棉进一步开松后,原棉内的微尘更加容易被吸走,提高除尘的效果。2.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有转速差,同时第一尖刺和第二尖刺交错设置,转动时,第一尖刺、第二尖刺之间的原棉会被第一尖刺和第二尖刺拉扯,提高了原棉的开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机身;11、底座;12、罐体;13、腔室;14、除尘室;15、安装架;16、安装板;2、除尘风机;21、除尘口;3、进棉风机;31、进棉管;4、出棉风机;41、出棉管;5、除尘罩;51、滤孔;6、第一转轴;61、第一尖刺;62、第一齿轮;7、第二转轴;71、第二尖刺;72、第二齿轮;8、电机;9、消音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包括机身1、除尘风机2、进棉风机3和出棉风机4。机身1包括底座11和罐体12,罐体12固定在底座11的顶部,底座11上开设有腔室13,除尘风机2和出棉风机4固定在腔室13内,除尘风机2和出棉风机4的出风端均连有延伸到腔室13外的管道(未图示),进棉风机3固定在罐体12的顶部。罐体12的底部呈锥形,罐体12内开设有除尘室14,除尘室14的底部开设有除尘口21,除尘口21和除尘风机2的进风端连通。除尘室14内设置有除尘罩5,除尘罩5位于除尘口21的上方,除尘罩5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滤孔51。除尘室14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架15,安装架15包括四根支撑脚,四根支撑脚两两对称设置在除尘室14内,支撑脚的一端和除尘室14的内壁焊接固定,支撑脚的另一端和除尘罩5的外壁焊接固定。除尘罩5的顶部设置有进棉管31,进棉管31和罐体12固定连接,进棉管31的底端和除尘罩5连通,进棉管31的顶端和进棉风机3的出风端连通。除尘罩5的底部出棉管41,出棉管41和除尘罩5连通,出棉管41远离除尘罩5的一端穿过除尘室14和出棉风机4的进风端连通。除尘罩5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位于除尘罩5的上部,第一转轴6水平穿过除尘罩5。第一转轴6上固定有第一尖刺61,第一尖刺61的截面呈三角形,第一尖刺61有三组,每组第一尖刺61有四根。除尘室14靠近第一转轴6端部的侧壁固定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上固定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电机8启动,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尖刺61对原棉进行搅拌,第一尖刺61能撕扯原棉,对原棉进行开松。电机8安装在除尘室14内,不需要在机身1上开孔安装第一转轴6,进而增加除尘室14的密封性。除尘罩5还设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和除尘罩5转动连接,第二转轴7位于第一转轴6的下方,第二转轴7和第一转轴6平行设置。第二转轴7固定有第二尖刺71,第二尖刺71的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尖刺71有四组,每组第二尖刺71有四根,第二尖刺71和第一尖刺61交错设置。第一转轴6靠近电机8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齿轮62,第一齿轮62位于除尘室14内。第二转轴7靠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齿轮72,第二齿轮72位于除尘室14内,第二齿轮72和第一齿轮62啮合连接,第一齿轮6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72的直径。电机8带动第一转轴6,通过第一齿轮62和第二齿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包括机身(1)、除尘风机(2)、进棉风机(3)和出棉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设有除尘室(14),所述除尘室(14)的底部设有除尘口(21),所述除尘口(21)和除尘风机(2)连通,除尘室(14)内设有除尘罩(5),所述除尘罩(5)的侧壁上设有滤孔(51),除尘罩(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上设有第一尖刺(61),机身(1)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6)转动的驱动件,除尘罩(5)的顶部设有进棉管(31),所述进棉管(31)和进棉风机(3)连通,除尘罩(5)的底部设有出棉管(41),所述出棉管(41)和出棉风机(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包括机身(1)、除尘风机(2)、进棉风机(3)和出棉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设有除尘室(14),所述除尘室(14)的底部设有除尘口(21),所述除尘口(21)和除尘风机(2)连通,除尘室(14)内设有除尘罩(5),所述除尘罩(5)的侧壁上设有滤孔(51),除尘罩(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上设有第一尖刺(61),机身(1)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6)转动的驱动件,除尘罩(5)的顶部设有进棉管(31),所述进棉管(31)和进棉风机(3)连通,除尘罩(5)的底部设有出棉管(41),所述出棉管(41)和出棉风机(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14)内固定有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叙钟炽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金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