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38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CB板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循环处理系统设置于移动平台;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罐、强制循环泵、进料泵、蒸馏水泵、排料泵和蒸汽压缩机;蒸汽压缩机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上进料口以及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料口与气液分离罐的侧壁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下出料口通过蒸馏水泵与气液分离罐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下进料口通过强制循环泵与气液分离罐连通;进料泵与下进料口连通。该系统操作方便,并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在环保的同时能够反复利用资源,节约成本,且该系统为可移动式设计,搬运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PCB板废液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PCB板的生产,越来越多的PCB板被需求,相应地在PCB板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由碱性蚀刻液蚀刻PCB板得到,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废液处理方式处理不完全,仍然会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该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操作方便,并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在环保的同时能够反复利用资源,节约成本,且该系统为可移动式设计,搬运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循环处理系统设置于移动平台;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罐、强制循环泵、进料泵、蒸馏水泵和蒸汽压缩机;蒸汽压缩机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上进料口以及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料口与气液分离罐的侧壁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下出料口通过蒸馏水泵与气液分离罐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下进料口通过强制循环泵与气液分离罐连通;进料泵与下进料口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蒸馏水泵与侧壁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强制循环泵与气液分离罐的靠近自身底部的侧壁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三通管;进料泵设置于强制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进料泵、强制循环泵和板式换热器通过三通管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料泵,排料泵与气液分离罐的底部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移动机构还包括多个设置于移动平台底部的活动轮组件;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止锁件、连接轴和两组滚轮组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移动平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止锁件包括活动柄、弹簧和两块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活动柄相对两侧的止锁柄;活动柄与第二连接件铰接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两组滚轮组件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相对两端,连接轴贯穿于第二连接件并与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和固定设置于滚轮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多个锁定单元;锁定单元沿连接轴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两个相邻锁定单元之间形成用于限制止锁柄活动的限定空间;当活动轮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止锁柄远离活动柄的端部限制于限定空间,弹簧受到挤压。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锁定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一端靠近连接轴,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连接;沿垂直于滚轮的轴心线方向,第二连接段的截面呈圆形;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段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段之间的最长距离;止锁柄包括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活动柄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段连接;沿垂直于连接轴的轴心线方向,第四连接段的截面呈圆形;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段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四连接段的直径;当活动轮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第四连接段远离活动柄的端部限制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根据上述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各自的结构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的设计,得到的排放处理系统,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在环保的同时能够反复利用资源,节约成本;且可移动,更换地方运作方便,止动和活动均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截面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截面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循环处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10-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100-循环处理系统,200-移动机构,210-移动平台,220-活动轮组件,221-第一连接件,222-第二连接件,223-止锁件,224-连接轴,225-滚轮组件,2231-活动柄,2232-弹簧,2233-止锁柄,2234-第三连接段,2235-第四连接段,2251-滚轮,2252-锁定组件,2253-锁定单元,2254-限定空间,2255-第一连接段,2256-第二连接段,110-板式换热器,120-气液分离罐,130-强制循环泵,140-进料泵,150-蒸馏水泵,160-排料泵,170-三通管,180-蒸汽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10,请参阅图1,该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10包括循环处理系统100和移动机构200。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0包括移动平台210,以及多个设置于移动平台210底部的活动轮组件220。请参阅图2,活动轮组件220包括第一连接件221、第二连接件222、止锁件223、连接轴224和两组滚轮组件225。其中,第一连接件221的一端与移动平台2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2设置于两组滚轮组件225之间。请参阅图2-5,在本实施例中,止锁件223与第二连接件222铰接连接,并可对滚轮组件225进行制动。具体地,止锁件223包括活动柄2231、弹簧2232和两块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活动柄2231相对两侧的止锁柄2233。其中,活动柄2231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所述循环处理系统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所述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罐、强制循环泵、进料泵、蒸馏水泵和蒸汽压缩机;/n所述蒸汽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进料口以及所述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料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侧壁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下出料口通过所述蒸馏水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下进料口通过所述强制循环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通;所述进料泵与所述下进料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处理系统和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所述循环处理系统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所述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罐、强制循环泵、进料泵、蒸馏水泵和蒸汽压缩机;
所述蒸汽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进料口以及所述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料口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侧壁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下出料口通过所述蒸馏水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下进料口通过所述强制循环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通;所述进料泵与所述下进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水泵与所述侧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循环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靠近自身底部的侧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三通管;所述进料泵设置于所述强制循环泵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进料泵、所述强制循环泵和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三通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泵,所述排料泵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底部的活动轮组件;
所述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容高阔王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瑞思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