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37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冷凝器、冷凝水回收罐、缓冲罐、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缓冲罐均设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上方,所述缓冲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所述平衡管连通,所述空腔中设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连通。通过在冷凝水回收罐与平衡管之间设置缓冲罐,将冷凝水回收罐中释放的气体进行冷凝,降低其中的水蒸汽含量,提高冷凝效率,降低从平衡管中进入蒸发器中的气体的湿度,提高蒸发器的蒸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碱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染整领域,特别是一种淡碱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染行业,为了回收淡碱,应用蒸发器将淡碱蒸发,回收蒸发后的浓碱和水蒸汽。蒸发器的蒸发原理是,在高压下将淡碱加热后输送到较大的腔体内,该过程压力减小,液体沸点降低,淡碱中的水会在腔体中蒸发至饱和。在蒸发器上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冷凝水回收罐,冷凝水回收罐上连通有循环管,蒸发器中产生的水蒸汽经冷凝水管冷凝后进入冷凝水回收罐中,通过循环管回到蒸发器中,循环管用于平衡压力,否则加热器里面的冷凝水排不出来。有的情况下,设置平衡管可回收部分未冷凝的水蒸汽中的热量,然而在淡碱回收过程中,蒸发器中的温度高于冷凝水回收罐中的温度,因而该循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水蒸汽在冷凝管中凝结成冷凝水到达冷凝水回收罐中,冷凝管中的温度较低,而冷凝水回收罐中的温度与室温接近,部分冷凝水在回收罐中变回水蒸汽,这部分水蒸汽以及在冷凝管中未被冷凝的水蒸汽通过循环管回到蒸发器中,降低了蒸发效率和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淡碱回收装置的冷凝效率和蒸发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冷凝器、冷凝水回收罐、缓冲罐、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缓冲罐均设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上方,所述缓冲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所述平衡管连通,所述空腔中设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液管的下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的入口处连通,所述通液管的上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的出口处连通,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排气口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液管包括若干依次连通的通液段,所述通液段的进口端低于所述通液段的出口端,若干通液段竖向排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中设有若干通液管,若干通液管的入口端均相互连通,若干通液管的出口端均相互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中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空腔设于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所述上隔板的上方设有上储液腔,所述下隔板的下方设有下储液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分别与上储液腔、下储液腔连通,冷凝液储藏罐与进液口、出液口均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冷凝水回收罐与平衡管之间设置缓冲罐,将冷凝水回收罐中释放的气体进行冷凝,降低其中的水蒸汽含量,提高冷凝效率,降低从平衡管中进入蒸发器中的气体的湿度,提高蒸发器的蒸发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缓冲罐的剖视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缓冲罐的剖视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冷凝器2、冷凝水回收罐3、缓冲罐4、平衡管6,所述平衡管6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所述冷凝器2、所述缓冲罐4均设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上方,所述缓冲罐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中设有空腔42,所述壳体41上设有与所述空腔42连通的进气口421和排气口422,所述进气口421、排气口422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所述平衡管6连通,所述空腔42中设有通液管45,所述通液管45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连通。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液管45的下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的入口处连通,所述通液管45的上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的出口处连通,所述进气口421设于所述排气口422下方。冷凝液储藏罐5中的冷凝液从通液管45的上端向冷凝液从通液管45的下端流动,与空腔42中上升的气体之间流动方向相反,提高冷凝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述通液管45包括若干依次连通的通液段,所述通液段的进口端低于所述通液段的出口端,若干通液段竖向排列。冷却液从通液段的进口端进入通液段,充满通液段后才能从通液段的出口端排出,可以增加通液管45的冷却液的量,提高冷却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腔42中设有若干通液管45,若干通液管45的入口端均相互连通,若干通液管45的出口端均相互连通。单一的通液管45的形式为若干通液段组成的片体状,若干通液管45组合成的立方体形状可以充分利用缓冲罐4内的空间,增加冷凝面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41中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空腔42设于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所述上隔板的上方设有上储液腔43,所述下隔板的下方设有下储液腔44,所述壳体41上设有进液口411、出液口412,进液口411、出液口412分别与上储液腔43、下储液腔44连通,冷凝液储藏罐5与进液口411、出液口412均连通。该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若干通液管45的入口端均相互连通,若干通液管45的出口端均相互连通的实施方式,通液管45将上储液腔43中的冷凝液导入到下储液腔44中,与空腔42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冷凝器(2)、冷凝水回收罐(3)、缓冲罐(4)、冷凝液储藏罐(5)、平衡管(6),所述平衡管(6)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所述冷凝器(2)、所述缓冲罐(4)均设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上方,所述缓冲罐(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中设有空腔(42),所述壳体(41)上设有与所述空腔(42)连通的进气口(421)和排气口(422),所述进气口(421)、排气口(422)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所述平衡管(6)连通,所述空腔(42)中设有通液管(45),所述通液管(45)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冷凝器(2)、冷凝水回收罐(3)、缓冲罐(4)、冷凝液储藏罐(5)、平衡管(6),所述平衡管(6)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所述冷凝器(2)、所述缓冲罐(4)均设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上方,所述缓冲罐(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中设有空腔(42),所述壳体(41)上设有与所述空腔(42)连通的进气口(421)和排气口(422),所述进气口(421)、排气口(422)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罐(3)、所述平衡管(6)连通,所述空腔(42)中设有通液管(45),所述通液管(45)的两端均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碱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45)的下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的入口处连通,所述通液管(45)的上端与所述冷凝液储藏罐(5)的出口处连通,所述进气口(421)设于所述排气口(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昊通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