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7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包括底座,上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用于平放手机的下沉槽,上述底座后侧壁顶部铰接有可调整角度的反射板,上述底座的前侧壁设有用于立放手机的手机支撑件,上述手机支撑件包括放置板,上述放置板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档条,上述底座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放置板的腔体,上述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腔体开口,上述放置板的后部穿过腔体开口并活动固定于腔体内。其多功能性强,使用舒适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
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
技术介绍
抬头显示简称HUD,又被叫做平视显示器(HUD,HeadUpDisplay),是早期应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的意思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他需要的重要资讯。平视显示器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降低飞行员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Awareness)的掌握。由于平视显示器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民航机也纷纷跟进安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视显示器也被越来越多地在汽车上使用。汽车上的平视显示器能够将重要的行车信息,例如速度、发动机转数、油耗、胎压、导航以及外接智能设备的信息实时地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的视野中,这样使得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行车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消除了潜在的行车隐患;而且,由于投影时虚像落在车正前方,驾驶员调整目视焦距的时间将缩短,对于驾驶者而言更为安全。同时,使得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以避免眼睛的疲劳,能够极大地增强行车全和改进驾驶体验。现有的智能HUD终端一般分为悬挂式HUD和仪表台式HUD,而仪表台式HUD的固定相对稳定,可以更好的实现驾驶员平视,所以仪表台式HUD应用比较多,但是现有的仪表台式HUD仅有显示信息的功能,使用功能性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其多功能性强,使用舒适感更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包括底座,上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用于平放手机的下沉槽,上述底座后侧壁顶部铰接有可调整角度的反射板,上述底座的前侧壁设有用于立放手机的手机支撑件,上述手机支撑件包括放置板,上述放置板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档条,上述底座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放置板的腔体,上述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腔体开口,上述放置板的后部穿过腔体开口并活动固定于腔体内。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放置板的后部设有滑块,上述腔体内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槽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用于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的限位块。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槽开口的边缘设有用于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的限位条,上述限位条向放置板的方向延伸。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设于放置板的上方。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放置板后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滑块,上述腔体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一个滑块配合的滑槽。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档条的前侧壁上设有控制按键。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内置于无线充电座,上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充电插口。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射板为PC板,上述PC板的前侧壁和后侧闭上均设有减反射膜层,两个上述减反射膜层的表面均设有三防膜层。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射板的透光率为77±2%,上述反射板的厚度为1.0-3.0mm,上述反射板的曲率半径为350-400mm。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这样的车载智能HUD终端在使用的时候将底座固定在车内,再将反射板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启动车载智能HUD终端即可开始使用,因为底座上部设有用于平放手机的下沉槽,这样当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可以将随身携带的手机放入下沉槽内,这样避免手机放在裤兜里影响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舒适性,也可以避免手机放在衣兜里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时候落入车座的缝隙里,这样将手机放入下沉槽的中既可以保证驾驶员驾驶的舒适性,也可以避免手机滑落在车内不好取出,同时还可以保证驾驶员能够及时接收到手机讯息;底座的前侧壁设有用于立放手机的手机支撑件,手机支撑件包括放置板,放置板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档条,这样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接电话或者查看手机的时候可以将手机的底部插入手机支撑件中,通过放置板与档条将手机固定住,这样驾驶员不用手持手机,避免驾驶员一手持手机一手开车,进一步保证驾驶的安全性;底座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放置板的腔体,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腔体开口,放置板的后部穿过腔体开口并活动固定于腔体内,当不需要使用手机支撑件的时候,可以将放置板向腔体内部推动,将放置板收纳在腔体内部,这样使得整个底座的整体性能更好,尽可能的少占用车内空间,当需要使用手机支撑件的时候,向外拉动档条将放置板从腔体内拉出即可使用,这样操作十分方便、简单;这样的车载智能HUD终端不仅有显示信息的功能,且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放置手机,使用多功能性强,使用舒适感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车载智能HUD终端使用手机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车载智能HUD终端不使用手机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手机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手机支撑件与底座腔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放置板与滑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1-底座,2-下沉槽,3-反射板,4-放置板,5-档条,6-腔体,7-腔体开口,8-滑块,9-滑槽,10-限位块,11-限位条,12-控制按键,13-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用于平放手机的下沉槽,所述底座后侧壁顶部铰接有可调整角度的反射板,所述底座的前侧壁设有用于立放手机的手机支撑件,所述手机支撑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档条,所述底座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放置板的腔体,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腔体开口,所述放置板的后部穿过腔体开口并活动固定于腔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智能HUD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用于平放手机的下沉槽,所述底座后侧壁顶部铰接有可调整角度的反射板,所述底座的前侧壁设有用于立放手机的手机支撑件,所述手机支撑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档条,所述底座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放置板的腔体,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腔体开口,所述放置板的后部穿过腔体开口并活动固定于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HU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的后部设有滑块,所述腔体内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智能HU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用于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智能HU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开口的边缘设有用于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出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向放置板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昌强潘盛亮王德贵孙勇杨力张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玖捌汽车大数据贸易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