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和辊压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808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和辊压成型机,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道轧辊逐一调节方式存在的步骤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该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偏心轴套组件和调节组件,动力组件与调节组件连接,调节组件与偏心轴套组件连接,偏心轴套组件的数量与上轧辊的数量相当,偏心轴套组件套接于与上轧辊连接的轧辊上轴内,并通过动力组件的驱动带动偏心轴套组件转动,通过偏心轴套组件的转动带动轧辊上轴的轴心在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该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多道轧辊间隙的同时调节,大大节约了更换待加工材料厚度后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间隙的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和辊压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和辊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成型机是通过躲到轧辊对钢板进行逐步的塑性变形,实现不同形状的产品。辊压成型机至少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用于放置待加工材料。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调试,使上轧辊和下轧辊对齐,以将待加工材料辊压加工成相应产品。现有的辊压成型机对轧辊间隙调节的方案是单道轧辊逐一调节,当用户更换待加工材料的厚度时,该种调节方式需要对单道轧辊间隙逐一调节,步骤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和辊压成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道轧辊逐一调节方式存在的步骤繁琐、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偏心轴套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22)、偏心轴套组件(8)和调节组件,其中,/n所述动力组件(22)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连接,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数量与上轧辊(12)的数量相当,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套接于与所述上轧辊(12)连接的轧辊上轴(9)内,并通过所述动力组件(22)的驱动带动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转动,通过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转动带动所述轧辊上轴(9)的轴心在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22)、偏心轴套组件(8)和调节组件,其中,
所述动力组件(22)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连接,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数量与上轧辊(12)的数量相当,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套接于与所述上轧辊(12)连接的轧辊上轴(9)内,并通过所述动力组件(22)的驱动带动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转动,通过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转动带动所述轧辊上轴(9)的轴心在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上轧辊(12)和下轧辊(13)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丝杠组件(100)、调节杆组件(200)和拨片组件(300),其中,
所述动力组件(22)与所述调节丝杠组件(100)连接,所述调节丝杠组件(100)与所述调节杆组件(200)连接,所述调节杆组件(200)与所述拨片组件(300)连接,
所述拨片组件(300)的数量与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数量相当,并且所述拨片组件(300)与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动力组件(22)的驱动带动所述调节丝杠组件(100)和所述调节杆组件(200)在水平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调节丝杠组件(100)和所述调节杆组件(200)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拨片组件(300)绕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的第一中心(26)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套组件(8)包括第一偏心轴套(23)、第二偏心轴套(24)和偏心轴套本体(25),其中,
经所述偏心轴套本体(25)连接的所述第一偏心轴套(23)和所述第二偏心轴套(24)设置于机架(14)上,并且所述第二偏心轴套(24)与拨片组件(3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套(23)和所述第二偏心轴套(24)分别具有第一中心(26)和第二中心(27),其中,
所述第二中心(27)与所述轧辊上轴(9)的轴心同心,使得所述拨片组件(300)绕第一中心(26)转动时,所述轧辊上轴(9)的轴心能够在竖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偏心轴套的上下轧辊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组件(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晨
申请(专利权)人:霸州市智科启达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