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原子分辨率的X射线全息图的球面立体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119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X射线全息图的球面立体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暗房中,将硬X射线软片贴在一个半球体空心内侧,该半球体的半径为15厘米;将待测原子像的样品放置在带有硬X射线底片的半球体正中心;在贴有硬X射线底片的半球体和样品之间,放置一个硬X射线带通滤波器;接通同步辐射源,X射线照射待测样品,让底片曝光;将曝光好的底片进行显影、定影、冲洗、晾干;将曝光好的底片展平,用黑度计扫描获得数字图像数据,进入计算机进行数字重构,可获得原子分辨率的原子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X射线全息,特别是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X射线全息图的球面立体记录方法,它在观察原子三维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
技术介绍
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三维排列的结构信息是物理学、材料学、化学、生物学的基础。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求确定物质的三维结构的方法,希望能够看到物质内部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全息成像的分辨率受限于两个因素,当光源为球面波时,受限于光源的波长和光源的尺寸;当光源为平面波时,受限于光源的波长和探测器的分辨能力。要想获得更高的全息成像分辨率,要求光源的波长更短,光源尺寸更小或者探测器的分辨能力更高。这两个因素阻止了研究人员用全息的方法在原子水平上观测样品内部的三维结构。为克服传统全息术的成像分辨率所受的限制,Szke在1986年提出了内源全息术的概念。样品内部的原子受到来自外部的硬X射线源激发后,发射出荧光。把这个受激发的原子发出的荧光作为光源,直接到达探测器的荧光(作为参考波)和经邻近原子散射后到达探测器的荧光(作为物波)发生干涉,探测器在4π立体角范围内记录干涉信号,即得到一张发光原子周围的所有散射原子的全息图,利用计算机数值法对全息图进行重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X射线全息图的球面立体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暗房中,将硬X射线软片贴在一个半球体空心内侧,该半球体的半径为15厘米;2)将待测原子像的样品放置在带有硬X射线底片的半球体正中心;3 )在贴有硬X射线底片的半球体和样品之间,放置一个硬X射线带通滤波器;4)接通同步辐射源,X射线照射待测样品,让底片曝光;5)将曝光好的底片进行显影、定影、冲洗、晾干;6)将曝光好的底片展平,用黑度计扫描获得数字图像数 据,进入计算机进行数字重构,可获得原子分辨率的原子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鸿奕陈建文朱化凤干慧菁李儒新徐至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